联轴器找中心理论培训讲解
• 750—1500 0.03 0.06 0.15
• 1500—3000 0.02 0.04 0.10
• 3000以上 第二级机器
0.01 0.03 0.06
• 750以下
0.07 0.15 0.30
• 750—1500 0.05 0.10 0.20
• 1500——3000 0.03 0.07 0.15
0.08
• <750
0.08
0.10
• 在调整联轴器之前先要调整好两联轴器端面之间的间隙,此间隙 应大于轴的轴向窜动量,规定如下:
• 大型机器 端面距离 8—12 mm
• 中型机器 端面距离 6—8 mm
• 小型机器 选择)
端面距离
3—6 mm(现场实际可按图纸要求
• 在给水泵(多级)找正时,联轴器端面间隙为:工作窜量+规定 值
22
7. 间隙测量,记录面不平行值(张口)的计算,(不
考虑轴向窜轴),轴向装一只百分表,计
算公式为a*= a1- a3,正的为上张口,负的 为下张口。左右张口为a*=a2-a4,正的为 a2那边张口,负的为a4那边张口。
上下径向偏差的计算公式为b*= ( b1- b3)/2,正的为电机偏高,负的为电 机偏低。左右径向偏差的计算公式为b*= (b2- b4)/2正,的为电机偏右,负的为 电机偏左。
2019/8/7
21
注意:拿到一组数据你要会判断它的正确性,你从那里开始对零的,盘 一周后到原来位置径向表应该为0,径向表读数上下之和与左右之 和应相差不多,两只轴向表数据相同。否则的话要检查磁性表座和
百分表装得是否牢固。最后测得的数值应符合: • a1+a3=a2+a4 b1+b3=b2+b4
2019/8/7
2019/8/7
3
一、关于机器振动的许用振幅
• 机器运转时的振动程度(振幅大小),是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的 主要标准。1mm=100丝=1000μm ,1μm=0.1丝 (补充电泵2B)
•
机器振动的许用振幅
毫米
• 转速振幅转/分 优 良 劣
备注 第一级机器
• 750以下
0.04 0.08 0.20
2019/8/7
29
小结
• 针对泵、风机联轴器找正时,由于联轴器制造质量误差、转轴的 轴向窜动,导致找正精度难于保证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不同 转速、不同端面值径的联轴器找正的经验值。介绍了通过采用双 表法、三表法消除对测量值的影响,可以大大提高找正精度,保 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2019/8/7
30
0.5=0.5
2019/8/7
12
X
D
L1
L2
h1
h2
L1/D=h1/X
h1=L1*X/D
L1+L2/D=h2/X
h1=(L1+L2)*X/D
2019/8/7
13
测量数据记录示意图
2019/8/7
14
离心水泵两表找正法
测量工器具的使用方法联轴器找中心
2019/8/7
15
五、找中心的原理
• 当两联轴器重新转到0°位置时,在偏移不大情况下,最后所测
10
四、找中心的原理(补充相似三角形)
测量时常用一点法进行测量。一点法是指在测量一个位置上的 径向间隙时,同时又测量同一个位置的轴向间隙。 • 测量时在一个转子对轮上装上磁性表座,另一个对轮上装上百分 表,径向、轴向各一付,(为防止转子窜轴,轴向则需装二个表, 相差180度)。连接对轮(一般一到二枚螺丝,拧紧即可),然 后一起慢慢地转动转子,每隔90度停下来测量一组数据记下,测 出上、下、左、右四处的径向b、轴向a四组数据,将数据记录在 下图所示的方格内。
2019/8/7
26
2019/8/7
27
计算步骤 计算调整量:
• 上下: 前脚 1.1*38+40=81.8丝 垫81.8丝 后脚 3.1*38+40=157.8丝 垫157.8丝
• 左右: 前脚 1.1*(-64)+25=-45.4丝 向右移45.4丝 后脚 3.1*(-64)+25=-173.4丝 向右移173.4丝
2.
连接对轮,保证两对轮距离在标准范围内。
2019/8/7
17
3. 用塞尺检查电机的底脚是否平整,有无虚脚,如果有用塞尺测出数 值,用铜皮垫实。
4. 先用直尺初步找正。主要是左右径向,相差太大用百分表测量误差 太大,并容易读错数据。
5. 安装磁性表座及百分表。装百分表时要固定牢,但要保证测量杆活 动自如。测量径向的百分表测量杆要尽量垂直轴线,其中心要通过 轴心;测量轴向的二个百分表应在同一直径上,并离中心距离相等。 装好后试转一周。并回到原来位置,此时测量径向的百分表应复原。 为测记方便,将百分表的小表指针调到量程的中间位置,并最好调 到整位数。大针对零。
•
•
谢谢大家!
2019/8/7
31
2019/8/7
11
补充知识:所谓的相似三角形,就是它们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 一样,然而只要其形状相同,不论大小怎样改变他们都相似,所以就 叫做相似三角形
A
D
B
C
E
F
已知: ABC ∽ DEF 可知AB/DE=AC/DF
AB=5 AC=8 DE=10 DF=16
AB/DE=AC/DF
5/10=8/16
2019/8/7
5
2019/8/7
6
2019/8/7
7
二、联轴器中心偏差及端面间隙的标准
• 联轴器找正中心偏差及端面间隙的标准
• 联轴器找正中心偏差 (单位mm)
• 转数 / 转
刚性联轴器 (补充) 弹性联轴器(补充)
• ≥3000
0.02
0.04
• <3000
0.04
0.06
• <1500
0.06
2019/8/7
8
• 弹性联轴器与刚性联轴器
2019/8/7
9
三、找中心的目的
• 找中心的目的是使一台设备转子轴中心线与另一台设备转子轴中 心线重合,即要使联轴器两对轮的中心线重合,也就是要求泵体 轴中心线与电机轴中心线重合。
• 具体要求: 使两对轮的外圆面同心。 使两对轮的端面平行。
2019/8/7
• 3000以上
0.02 0.05 0.10
2019/8/7
4
• 表中所指的第一级机器包括汽轮机、发电机、离心式压缩机、励 磁机等;
• 第二级机器包括引风机、离心泵、电动机等。
• 根据这个规范,机器的振动按三种等级评定:优、良、劣。新安 装的机器,不应在优以下,大修后的机器,不应在良以下,属于 劣的机器就应该修理
2019/8/7
28
本厂引风机联轴器找中心
• 引风机联轴器为双膜片联轴器,
电机 •
风机
• 因为风机在运行过程中温度在140℃左右,考虑热膨胀原因,风机 冷态情况下轴中心比电机轴中心低约1.5mm,根据1.5mm推算出电 机侧需留出上张口约0.20mm,风机侧下张口约0.20mm,当风机运 行期间受热膨胀后,上下0.20mm张口会自然消除。
得数据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a1+a3=a2+a4
b1+b3=b2+b4
• 在测量过程中,如果由于基础的构造影响,使联轴器最低位置的
径向间隙a3和b3不能测到,则可根据其他三个已测得的间隙数值
推算出来。
•
a3= a2+a4- a1 b3= b2+b4 - b1
2019/8/7
16
六、找中心的方法及步骤
2019/8/7
23
七、找正计算公式
• 根据三角形的相似原理总结以下公式:
• 前支脚垫片厚度=联轴器端面到前支脚螺栓中心距离×(上张 口—下张口)/联轴器直径±(b1-b3) /2
后支脚垫片厚度=联轴器端面到后支脚螺栓中心
距离×(上张口—下张口)/联轴器直径 ± (b1-b3) /2
2019/8/7
• 找中心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好磁性标座、百分表、圈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 及工具大锤、撬杠等工具。
具体操作方法
a.先使两半联轴器平行 b.再使两半联轴器同轴
先把联轴器上下张口值和上下外圆高低值测出来,至于左右 张口及左右外圆偏差没有必要去量它(因电机可以移动,只在最 后考虑)。
• 找中心步骤
1. 检查并消除可能影响对轮找中心的各种因素。如清理对轮上油污、 锈斑及电机底脚、基础。
24
八、实例计算:
已知条件如下图(单位:mm) 要求:
1. 分析中心状态 2. 径向轴向调整到零,计算调整量
+15
2019/8/7
25
计算步骤 中心状态分析:
解:
a.先使两半联轴器平行 b.再使两半联轴器同轴 • 上下张口:a=0-(-38)=38丝 为上张口 • 径向电机高低:b=(0-80)/2=-40丝 为电机低40丝 • 左右张口:a1 =-51-13=-64丝 为右张口 • 径向电机左右情况:b1=(15-65)/2=-25丝 电机偏右25丝 • 前脚比例: L1/D=440/400=1.1 • 后脚比例:( L1+L2)/D=(440+800)/400=3.1
2019/8/7
18
用直尺初步找正。主要是上下、左右径向,张口。
2019/8/7
19
联轴器找中心
塞尺检查电机的底脚是否平整 , 检查电机底脚铜垫片。
2019/8/7
20
6. 把径向表转到最上面,百分表对零,慢慢 地转动转子,每隔90度测量一组数据记下, 测出上、下、左、右四处的径向b、轴向a 四组数据,将数据记录在右图内。径向的 记在圆外面,轴向数据记录在圆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