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镁质耐火材料

镁质耐火材料

第一讲镁质耐火材料的基本概念及选矿技术路线
一、镁质耐火材料定义及常识
以菱镁矿、海水镁砂和白云石等作原料,以方镁石为主晶相,MgO含量在80%以上的耐火材料。

属于碱性耐火材料。

镁质耐火材料的耐火度高,对碱性渣和铁渣有很好的抵抗性,是一种重要的高级耐火材料。

镁质耐火材料主要用于平炉、电炉、氧化转炉、水泥窑、有色金属冶炼炉和碱性耐火材料的煅烧窑等。

在我国菱镁矿主要产在辽宁南部,大石桥与海城一带,因此这一带的相关企业比较多。

方镁石熔点为2800℃。

我国制造镁砖的主要原料是烧结镁砂,对其要求化学成分和烧结程度。

一般以密度衡量烧结程度,也可用重烧收缩、水化性能、镁砂的外观颜色来衡量。

随着近年来镁砂品质的下降,97高纯的密度要求下降,要求值大于3.22g/cm3。

纯菱镁矿煅烧后为白色,由于铁氧化物的影响,染成褐色、棕褐色,SiO
2

量高者趋近于白色,Fe
2O
3
含量高者趋近于深褐色,含CaO高的趋近于黑色。

二、MgO材料中各种杂质元素对耐火材料的影响。

表5—5 与方镁石处于平衡的13个矿物的熔点
矿物MF CMS MA M2S C3MS2C2S C4AF CA C5A3C3A C3S CaO C2F
熔点℃
1750
不一致
1498
不一致
2130 1890 1575 2130 1415 1600 1485
1545
不一致
1900
分解
2570 1435
C/S




0 0—1 1 1—1.5 1.5 1.5—2 2 2—3 3
C/S




0 0---0.93 0.93 0.93---1.4 1.4 1.4---1.87 1.87 1.87—2.8 2.8



MgO
M2S
MgO
M2S
CMS
MgO
CMS
MgO
CMS
C3MS2
MgO
C3MS2
MgO
C3MS2
C2S
MgO
C2S
MgO
C2S
C3S
MgO
C3S




1860 1502 1490 1490 1575 1575 1790 1790 1850
备注:CA 铝酸钙C3MS2镁蔷薇辉石
M2S 镁橄榄石C2S 硅酸二钙
CMS 钙镁橄榄石C3S 硅酸三钙
C4AF 铁铝酸四钙C5A3 三铝酸五钙
MK 镁铬尖晶石MA 镁铝尖晶石
MF 镁铁尖晶石
结论:
1、高MgO时(MgO>96%)
CaO/SiO2≥2(分子量比),除MgO物相外只有C2S高温相存在,如CaO/SiO2<.1.87(质量比)时,有低温相CMS存在,高温性能下降,CaO不是有害杂质,其次为Fe2O3与Al2O3。

(分子比C/S=2与质量比C/S=1.87是同一概念)2、低MgO(Mg<96%)
不要求CaO/SiO比,SiO2不限,CaO为有害杂质。

CaO全部形成C2MS2与CMS,使物系高温性能下降,其次Fe2O3、Al2O3也为有害杂质相。

在低CaO体系中SiO2全部形成M2S,系高温晶相,所以在低MgO体系中不限止SiO2绝对量。

镁质耐火材料的化学组成及C/S决定着材料的平衡矿物组成。

这一规律性能使我们从已知的化学组成,较为精确在预计产品的平衡矿物组成,进而分析出产品的性能,反之也能精略地设计具有预期性能材料的化学组成和配料比。

Al2O3、Cr2O3、Fe2O3对MgO矿物的影响:这些R2O3的加入会降低最大强度值,且使达到最大强度的C/S的值降低。

当C/S增加到超过最佳比值后,形成了低熔物,铁酸钙、铝酸盐和铬铁矿,会使强度下降。

从抗渣性考虑,对镁质材料来说,高的C/S也是需要的,因为在氧气转炉中使用时,C/S比高的镁砖对初期渣(氧化硅含量高)的抗侵蚀性更好,另外在热面上SiO氧化生成SiO2,进入含碳质耐火材料的工作层内,高的C/S比也可阻止靠工作层的硅酸盐的C/S比的降低。

抗渣性主要取决于制品的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特别是结合物的组成。

在一般情况下,以CMS为结合物的比以C2S和M2S为结合物的制品要致密,但CMS 始熔温度较后者低,而且C2S和M2S对碱性和铁渣的化学稳定性高,所以,以C2S和M2S为结合物的制品的抗渣性更好。

镁质耐火材料的主晶相为方镁石,结合相中则以所谓的第二固相的耐火矿物为主。

若结合相以低熔点矿物为主,则性能低。

主晶相决定镁质材料的高耐火、抗碱性渣、铁渣性能好的特点。

而结合物的性质及分布往往成为制品的薄弱环节,决定制品优劣的关键。

三、对选矿路线的要求:
对选矿工艺最基本的要求是:
1、第一次反选最大比例选出特级矿粉(比如70%)
2、为充分利用尾矿粉,采用正选方法降低尾矿CaO含量,以保证下级粉高温性能。

3、选矿水最大程度的回用。

附件一.特种烧结镁砂选矿技术要求
附件二.预设计选矿技术路线A
附件三.预设计选矿技术路线B
四、中矿粉品种:
分选中矿粉可能有如下品种:
(一)按计划的选矿路线产生以下品种:
1、中档砂矿粉;
在一次尾矿正选后,再进行反选,所产生第一个品种是中档镁砂精矿粉,由于前次正选去除一部分CaO后,矿粉中MgO约达45%以上,焙烧后MgO能达94—95%,只要CaO较低(即可视为优质中档矿粉),MgO的高低和SiO2含量多少正对其高温性能影响不大。

2、橄榄石砂矿粉
中矿砂通过一次正选除CaO,二次反选后选出中档镁砂矿粉,尾矿中富集SiO2看橄榄石精矿粉,可焙烧成优质人工合成镁橄榄石砂。

用选矿选出的橄榄石矿粉,煅烧后的橄榄石砂,理化性能优于天然砂,能合成制造优质橄榄石砖系,性能优于普通烧镁砖与中档镁砖,其价格高于中档镁砂。

有关橄榄石产品简介见附件四。

(二)在系统选矿中可能产生二种最终尾矿
1、在预设计选矿技术路线情况下,最终尾矿为尾矿正选后产生的尾矿,其估计成分为MgO(34%),按10000吨/日处理量称有900吨/日,设计处理方案是用尾砂粉30%与二级菱镁石—150目矿粉70%(MgO:46%)相配,经轻烧后生产MgO:~85%的活性MgO粉,作为建材粉
该方案实现的条件是原矿CaO要尽可能低(如CaO<0.8%)。

2、在原矿CaO较高时,再一次反选产生70%精矿粉后,尾矿再进行二次反选,能产生3000×30%=900吨/日尾矿,其化学成分复杂且不可预见,只能暂作尾矿处理。

二次反选选出的为熟料,其成分为MgO:80%粉,总量为2000吨/日。

附件一
特种烧结镁砂选矿技术要求
一、高纯砂成品化学成分设定
高纯特种镁砂
MgO+CaO≥98.5% CaO/MgO>2
CaO<1.8% SiO2<0.7%(max)
精矿粉成分设定
SiO2≤0.3% CaO≤0.8% CaO/SiO2>2
二、中档砂化学成分设定
CaO≤1.2% MgO≥94%
二次中矿选后成分
CaO≤0.5% SiO2≤1.2%
CaO≤0.4% SiO2≤1.5%
CaO≤0.3% SiO2不受限
为尽可能降低选矿成本,最大量回用选矿水,必须要采取以下原则:
1、重新明确主产品特种高纯镁砂化学成分的要求,要强调MgO+CaO含量及CaO/SiO2比,而不单一强调MgO含量。

2、明确尾矿副产品是中档镁砂与优质橄榄石砂,尾矿产品中强调低CaO为原则,所以尾矿一次正选除CaO是重中之重。

3、为保证主精矿粉在一次反选即达到精矿粉质量及选出率,必须慎重确认矿源的成分。

4、重新预设计的选矿线路,最终产品为:
(处理矿石300万吨/年前提)
A、特一级、特二级优质高纯砂105万吨/年
B、中档镁砂30万吨/年
C、优质镁橄榄砂10—15万吨/年
有中矿正选后尾矿,比例成分未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