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水彩静物写生
课时:84课时
授课时间:2007年10月—11月
授课班级:2005级水彩二班
教学总要求:
1、学习目的:静物写生是提高艺术感受力和联系实物进行独
立思考及表现的有效训练方式。
写生可使眼睛明亮,思维
敏捷。
在写生中可获得视觉上和精神上的真实感受与心灵
启迪,由静物外表到内涵触发主观表现欲望的诸多可能性,从形象、质感、色彩特定气氛的各种美感因素中,培养出
作者发现客观事物美感因素的敏感性和表现激情,以及科
学严谨的观察态度和分析客观对象的能力。
水彩作为一个
色彩基础训练课程,提高色彩感受能力和色彩表达的能力
仍是水彩静物写生最为重要的内容。
2、学习内容与要求:
静物组合与构图形式:如何配置与组合一组静物,将关系到
绘画造型和色彩在位置上的经营搭配,以及由此产生的对
画面构成形态的认识与判断。
完整的构图形式是形、色、
质、空间等因素按一定规律综合构成的视觉形象,其最基
本造型因素包括“点、线、面”组合演变的一切形象,所
以,要求将“点、线、面”联系到整个画面上去处理,考
虑画面空间关系、节奏,体现构图本质要求。
构思与表现:静物构思是对客观物象如何表现个人的意见和办法,包括:黑白灰的布局是否合理、画面结构的节奏的安排与主次关系、画面色彩基调与色彩对比的关系、合理运用光源体现画面效果。
在表现上,可根据画面形式特点和个人绘画风格确定相应的表现方法。
刻画与调整:刻画是指画面色块对比与和谐关系基本确定后对静物的形体、质感、空间感作深入的塑造与表现,使丰富的形与色自然地结合起来;调整则是把刻画内容放在一个全局的高度来审视,通过整体的观察与比较,尽可能将影响整体关系的细节调整到恰到好处。
刻画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从主体入手,或主观感受最强、对比最动人的方面入手,并重点刻画高光、边线、投影。
(2)抓住画面对比基调的对比关系先丰富对象的色彩层次后在处理素描关系。
注意亮部、中间色的对比关系和色块构成效果。
调整的内容包括:(1)画面结构的虚实处理如点、线、面和色彩的冷暖,强弱等。
(2)局部色彩与整体色调的协调以及用笔对形体的理解。
写生色彩的观察、理解与表现:写生色彩主要指从写生的角度观察物体的色彩关系,要求敏锐、准确地反映对象整体而鲜明的色彩关系和局部的色彩变化,依据具体的环境和条件分析研究对象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避免死盯局部而
忽略整体关系。
媒介特性与技能表现:不同的工具材料决定其表现技法及
作画程序,也产生相应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感受,研究水彩
画的技能表现与特色,必定先对工具、材料特性进行分析
与实践。
3、学习重点:
(1)构图与空间处理:绘画本质上是表现的,构图与空间
处理作为情感与绘画内容的承载形式和艺术手段,在写生
中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它凝聚了作者全部的心力和智慧,
体现作者在画面的线条、色彩造型及其构成关系上的一种
协调、整合和布局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造型组合中
还应将色彩因素加进去,只有色彩本身特有的构成方式与
构图的造型因素相结合,才能完整的体现构图的美感和魅
力
(2)丰富色彩感觉,提高色彩表现的能力:首先要坚持在
写生过程中,要坚持整体观察的原则通过对光和色彩造型
的分析,掌握色彩内在的构成因素和变化规律。
其次注意
从研究客观的色彩规律上升到主观概括、归纳和表现色彩。
再有要大胆借鉴油画在色彩表现方面的成就,加深对色彩
原理和规律性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力度。
4、学习难点:
(1)写生色彩与构成表现:学习静物写生除了研究写生色
彩的问题,还要向装饰的、抽象的色彩理论学习,目的是
增强写生效果的整体性和对比力度,使写生色彩同装饰构
成表现有机融合起来。
写生时注意色块构成与色调关系的
总体调整的训练。
(2)色彩的调和和色调中的黑白灰关系:正确理解“色彩中的黑白灰和黑白灰中的色彩”,
5、学习方法手段:
(1)多媒体课件演示。
评析师生优秀静物作品和中外优秀
静物作品。
(2)面授形式。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实际能
力,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尽量引
导和启发学生对静物写生的热情与表现性思维。
(3)课堂
示范。
示范的目的不是纯技法的演示,更不是以个人的绘
画经验取代全面的色彩素质教学。
示范的目的主要是让学
生深入的认识色彩写生的规律性表现技能和整体把握画面
的全过程。
(3)边画边教。
教师边画边教,言传身教,完
整的呈现画作从观察到思维,从研究客观色彩规律到主观
概括表现的全过程,这样课堂讲评与直观教学就能很好地
结合起来。
6、作业安排与要求:
第一周:依据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这周的静物尽可能简单些,主要是水果、瓶罐、衬布的单
组合构图。
画面色彩对比与色块的明度层次要明确,以便
学生正确掌握画面大的色彩对比关系。
要求学生对构图、
造型、色彩有较好的认识和理解体会素描造型与色彩表现上的联系与区别。
强调培养观察与比较的重要性,熟悉水彩工具的性能与特点。
第二周:布置静物的难度适度提高,重点引导学生对写生色彩客观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和想象能力上。
摆设内容有:水果、蔬菜、家用器具,衬布等,色彩的搭配层次较为复杂,空间的组织及静物构成上更加丰富多样。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从构图规则、写生色彩的规律性、水彩技法的运用及写生要点等方面作集体的讲解和示范。
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明白光与色彩关系的问题,理解光源色造成的色相层次及冷暖变化。
逐步提高眼睛整体感受色彩、分析水彩的能力。
第三周:通过两周的训练,学生对光与色彩的基本规律以及色彩的造型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工具的性能也已基本掌握。
这一招静物摆设内容:玻璃器皿、不锈钢用品、衬布等,在画面色块的组合上要求单纯统一些,质量感、空间感的对比效果加强,为加深光与色彩、光与造型的认识,这一周还要摆设逆光的静物练习。
本周静物细节较为琐碎且反光强,练习中可逐步增强学生对色彩的归纳和光感、质量感和形体感的塑造能力。
第四——五周:本周采用的物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皆为复杂些,静物摆设强调生活情景的气息,主要有日常生活用品
和各类乐器等。
作业要求学生能熟练、轻松的运用水彩技
法,对物象作深入的刻画和表现,能从整体上认识和调整
画面色块构成和色调形成的关系,画面艺术表现因素得到
重视和体现。
第六——七周:这一周摆设的是室内一角的作业,场面大,空间层次和整体组织与处理难道增大。
作为最后完成的一
张作业,它是前几周所学知识的总结与提高,要求构图完
成,有个人独特的视觉审美追求。
后记:写生中要注意的问题
1、画面的主次关系与整体观念
主次关系的产生是一个主观存在的过程,它依照作者的构思和画面内容,通过构图、线条、色彩的合理安排与
营造体现出来,目的是强化内容和细节。
主次关系的关键和难度是保持画面的整体感,即在表现主次关系时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整体感是主次
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保证和最终目标,缺乏整体把握能
力,作品必然绘失去内在的凝聚力和完整性。
2、表现形式的统一
采用何种技艺手段和形式语言去完成静物写生创作,每个学生在自然物象面前要有自己的发现和独到的选择,它必然反映出个人对静物表现的审美态度和主观构思的艺术追求。
关注画面表现手段和形式因素实际上是内容与表现形式的
问题。
在形式的和谐与创造中,一方面表现了画面和主题内容,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作者注入形式的审美趣味和思想感情。
3、画面技艺特点和风格追求
技艺特点和风格内涵是表里如一的整体,技法的处理源于每个人感受的差异和自身学养气质的不同,风格作为表现形态,是通过特有的技艺在外部表现中显现自身的内在特质和内涵。
萨金特辉壮丽的作品离不开他潇洒、坦率、流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