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6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安装解析
2.6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安装解析
2.水表节点
必须单独计量用水量的建筑物,应从引入管上装设水表。水 表节点由有水表前后设的阀门,水表后设的单向阀和放水阀, 绕水表设置的旁通管等组成。
室外水表安装示意图 (a)不带旁通管室外水表安装(b) 带旁通管室外水表安装
室内暗装水表平面图
住宅远传水表安装
3.水平干管
上行下给
下行上给
2-6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安装
(三)给水管道的安装
室内给水管道的安装包括引入管、干管、立管、支管的安 装。
管道安装顺序应结合具体条件,合理安排。一般的原则是: 先地下,后地上;先大管,后小管;先主管,后支管。
1. 引入管安装
给水引入管是由室外管线接入室内给水系统间的管段。
在地面上分段预制成整体后,一次性穿入基础孔洞进行安 装。必要时,引入管预制后经试压合格后再穿入基础洞, 以确保引入管安装的严密性。
支状
上行下给
下行上给
环状
中分式
供水干管和若 干支管组成树 枝状形式,支 管末端互不联 结。
3.水平干管
中分式
上行下给
下行上给
环状
支状
特征及使用范围: 水平干管敷设在中间技术层或中间吊顶内,向上 下两个方向供水。屋顶用作茶座、舞厅或设有中间技 术层的高层建筑多采用。
优缺点: 管道安装在技术层内便于安装维修,有利于管道 排气不影响屋顶多功能使用。需要设置技术层或增加 某中间层的层高。
以上各管道在室内布置时,不应穿越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 信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音像库房等遇水会 损坏设备和引发事故的房间,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上方通过。也 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 和设备的上面;不得布置在烟道、风道、电梯井内、排水沟内; 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也不宜穿越橱窗、壁柜;室内给水管 道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
2.给水管道的敷设要求
(1)给水管道穿越建筑物的基础
引入管进入建筑内有2 种情况,一种情形是从建筑物的浅基 础下通过;另一种是穿越承重墙或基础。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 引入管穿地下室外墙或基础时,应采取防水措施,如设防水套 管等。 引入管在通过基础墙处要预留大于引入管直径100mm的孔洞, 洞顶至管顶的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的最大沉降量,一般不小于 0.15m。在管外填充柔性或刚性材料,或者采取预埋套管、砌 分压拱或设置过梁等措施。 给水横管穿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楼板时均应预留孔洞。暗 装管道在墙中敷设时,也应预留墙槽。横管穿过预留洞时,管 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其净空一般大于等于 0.1m。
中分式
特征及使用范围: 水平配水干管或立管互 相连接成环,组成水平干 管环状或立管环状。高层建 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艺 要求不间断供水的工业建筑 常采用这种方式。
优缺点: 任何管道发生事故时, 可用阀门关闭事故管段而 不中断供水,水流畅通,水 损小,水质不易因滞留而 变质,但管网造价高。
3.水平干管
给水引入管的安装示意图 1-管道竖井;2-活动盖板;3-给水总 阀;4-泄水阀;5-管接头管丝堵
2.干管安装
(1)埋地干管安装
埋地干管安装时,首先确定干管的位置、标高、管径等,预 留洞口或打洞后按剩余线迹来检验所定管道的位置正确与否。 埋地总管一般应坡向室外,以保证检查维修时能排尽管内余 水。埋地管道安装好后要试压、防腐,在回填土之前,要填 写 “隐蔽工程记录”。 (2)架空干管的安装 地上干管安装时,首先确定干管的位置、标高、管径、坡 度、坡向等。正确地按图示位置、间距和标高确定支架的 安装位置,在安装支架的部位画出长度大于孔径的十字线, 然后打洞埋支架,也可以采用预埋螺栓或膨胀螺栓固定支 架。
引入管进入建筑 (a) 从浅基础下通过;(b) 穿基础 1-C5.5混凝土支座;2-粘土;3-M5水泥砂浆封口
2.给水管道的敷设要求
(2)管道在空间敷设
管道在空间敷设时,必须采取固定措施,以保证施工方便与 安全供水。给水钢质立管一般每层须安装1个管卡,当层高大 于5.0m时,每层须安装2个。
(a) 管卡;(b) 托架;(c) 吊环表
活动支架法
螺纹弯头法
软管
管道
沉降缝
2-6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安装
(二)给水管道的敷设
1.给水管道的敷设形式
(1)明装
管道在建筑物内沿墙、梁、柱、地板或在天花板下等处暴露敷 设,并以钩钉、吊环、管卡及托架等支托物使之固定。一般的 民用建筑和大部分生产车间内的给水管道可采用明装。
(2)暗装 干管和立管敷设在吊顶、管井内,支管敷设在楼地面的找平 层内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标准较高的民用住宅、宾馆及工 艺技术要求较高的精密仪表车间内的给水管道一般采用暗装。
环状
支状
中分式
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 管敷设在顶层顶棚下或吊顶 之内,设有高位水箱的居住 公共建筑、机械设备或地下 管线较多的工业厂房多采用。 优缺点:与下行上给式布置 相比,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 头稍高,安装在吊顶内的配 水干管可能漏水或结露损坏 吊顶和墙面。
3.水平干管
下行上给
上行下给
环状
支状
中分式
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 管敷设在低层(明装、暗装 或沟敷)或地下室顶棚下。 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 建筑,在用外网水压直接供 水时多采用这种方式。 优缺点:简单,明装便于安 装维修,与上行下给式布置 相比为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 头较低,埋地管道检修不便。
3.水平干管
环状
上行下给
下行上给
支状
2-6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安装
(一)给水管道的布置
1.引入管
从配水平衡和供水可靠考虑,宜从建筑物用水量最大处和不允许 断水处引入。 当建筑物内卫生用具布置比较均匀时,应在建筑物中部引入,以 缩短管网向最不利点的输水长度,减少管网的水头损失。 引入管一般设置一条,当建筑物不允许间断供水或室内消火栓总 数在10个以上时,需要设置两条 。由城市管网的不同侧引入;也 可由同侧引入,但间距不小于10M。 生活给水引入管与污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 引入管穿过承重墙或基础时,管顶上部预留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 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0.15m,并做好防水的技术处理
4.立管
立管靠近用水设备,并沿墙柱向上层延伸,保持短直,避免多 次弯曲。明设的给水立管穿楼板时,应采取防水措施。美观要 求较高的建筑物,立管可在管井内敷设。管井应每层设外开检 修门。需进人维修管道的管井,其维修人员的工作通道净宽度 不宜小于0.6m。
5.支管
支管从立管接出,直接接到用水设备。需要泄空的给水横支管 宜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