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场电磁环境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及对策

战场电磁环境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及对策

战场电磁环境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及对策摘要:信息化战场构成复杂电磁环境的主要因素有:敌、我双方的电子对抗,各种武器装备所释放的高密度、高强度、多频谱的电磁波,民用电磁设备的辐射和自然界产生的电磁波等。

这些电磁辐射体的共同作用,将给战场空间状态、时间分布、频谱范围和能量密度带来巨大影响,使战场电磁环境日趋复杂和恶化。

在信息化战争时代,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才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

The 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attlefield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on the operations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battlefield constitute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the enemy, both electronic confrontation, release a variety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of high-density, high strength, multi-spectral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civilian electromagnetic devices and natur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e common rol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he state will give the battle space, time distribution, the spectral range and energy density of a tremendous impact on the battlefield 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deterioration. In the era of information warfare, we mus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while avoiding disadvantages, in order to win in the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the future information warfare.关键词:电磁环境战争影响对策。

战场上各种电磁辐射体的共同作用,将给战场空间状态、时间分布、频谱范围和能量密度带来巨大影响,使战场电磁环境日趋复杂和恶化。

战场电磁环境的抽象,无形给部队训练增添了难度,只有揭开战场电磁环境的神秘面纱,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谋求未来作战的主动权,为我军赢得信息化条件下高科技局部战争打下基础。

一、电磁环境发展历程1901年跨越大西洋的越洋无线电通信试验成功,人类进入电磁时代。

电磁波具有以光速传播、易于调制的优越特性,迅速被运用于战场实践。

在1904年2月爆发的日俄海战中,交战双方都首次使用无线电,在各自部队中进行通信联系。

无线电通信成为人类电磁军事应用活动最早开辟的领域。

1935年英国设计了世界上第一部实用雷达。

随着电磁理论和电磁应用不断取得重大突破雷达、导航、卫星等先进武器系统先后投入使用,电磁频谱利用资源越来越宽,对抗手段层出不穷,电磁波已经成为人类传递信息和能量的最重要形式,由此形成了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

二.战场电磁环境对现代战争的影响2.1复杂电磁环境增强了战场感知的困难。

未来条件下作战,是在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下进行的,未来战场的感知自然也离不开电磁环境。

比如,雷达探测、光电探测和电子侦察是现代战争中人们探测战场目标的三种基本电磁手段,它们也构成了军用探测的主体,而这三者的运行,显然离不开对电磁波的依赖。

信息化战场上,虽然为了提高战场感知的准确性,交战双方大量使用了无线电导航定位和敌我识别等电子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单个作战平台或武器系统的判断能力,但是这些电子信息系统无不依靠电磁活动来实现其功能,也无不受到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

这样,观测与感知战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复杂电磁环境中筛选出有用或者说有价值的电磁信号的过程。

当在战场上出现管理控制不力,或者受到敌方强烈电子干扰,就会引起战场电磁环境混乱,而使探测传感器迷茫、战场感知错乱,进而影响到各级指挥员和作战人员判断决策的准确性。

2.2复杂电磁环境制约了指挥控制的效能。

复杂电磁环境作为信息化战场的标志性特征,将充满未来战场的各个角落,这将使作战的难度与复杂性随之陡增,指挥控制的效率也受到影响。

因为各种作战平台之间都需要通过电磁环境传递数据、指令。

比如美军1个师就有 2300 多部电台,如此多的通信系统应用于相对有限的战场空间内,使得通信频段的战场环境日益复杂化。

因此,无线电通信在参与形成战场电磁环境的同时也将受到电磁环境的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指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表现在,一是使传递数据的连续性受到影响。

现代条件下作战,战场通信通常为传统的短波、超短波组网通信,这种数据传输的方式很容易受到电磁环境的影响。

当受到来自敌方或我方的电磁环境干扰时,容易出现数据中断的情况。

二是传递数据的正确性受到影响。

无线电通信活动受战场电磁环境的影响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并不能完全中断通信联系,但常常带来另一个问题,误码率的增加,进而造成传递信息的失真。

未来作战中,一旦敌方使用虚假的信息来“顶替”传输中的“误码”,将导致决策者对战场情况的误判,进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影响整个作战的进程。

三是使协同的效率受到影响。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行动需要参战一方的各种力量能够协调一致的行动,其关键就是数据链的高效动作,将预警机、侦察卫星等所获取的情报实时传输到地面指挥所、空军基地、海军舰艇、作战飞机等各个作战单位或武器平台,但作战行动同步协调能力完全建立在数据链的无线电通信基础之上,一旦其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则整体的协同作战能力将面临崩溃。

2.3 复杂电磁环境增加了作战保障的难度。

与机械化条件下的战场保障相比,复杂电磁环境使得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场保障工作更加艰巨、复杂。

一方面电子器材与技术保障更加复杂。

对于电子信息系统而言,具有种类繁多、型号各异、分布散乱、需求多样的特点。

因此,在进行电子器材与技术保障时,不仅需要准备大量高技术电子器材和专业人员,同时还需要使用各种简便器材,以满足制造烟幕、角反射体等电子伪装与消极干扰行动需要,这都为战场准备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另一方面,情报保障难度加大。

侦察情报保障的及时与否对作战行动的成败至关重要。

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受电磁干扰的影响,要获取基础性和预警性情报,还要获取部队行动的态势情报将变得十分困难。

战场范围内各种电磁活动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将产生严重影响情报保障的及时性、准确性很难保证,对指挥决策和作战行动将产生许多迷雾和阻力。

同时,掌握有关电磁活动的规律,为各种作战行动提供支持也将十分困难。

因为各种电磁活动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为了获取战场电磁环境的全面情报,必须在时间上保持连续监测的同时,还要严密监视全频段电磁活动情况。

这些,无疑增加了有关电磁环境情报保障的困难。

四复杂电磁环境影响了作战行动的实效性。

随着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信息化作战平台将被投入战场。

一方面,信息化战场上各种作战平台通过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形成了一体化的作战体系,其整体作战能力将得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

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信息化作战平台在其作战过程中离不开复杂的电磁环境,并在作战地理空间范围内和频谱范围内受到电磁环境的多重影响。

如在 2003 年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大量使用 GPS 干扰器,造成一定数量的美军战斧导弹和杰达姆联合指导弹药失去准头。

而在 1982 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皇家海军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由于自身的警戒雷达和卫星通信设备之间存在严重的相互干扰现象以致被阿根廷发射的“飞鱼”导弹轻易击沉。

三、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应对措施3.1武器装备构建功能一体化、运用体系化、平台多样化的装备体系。

一体化主要是通过多种装备间的功能综合,减少设备数量,降低高技术装备的复杂程度提高武器装备的战场适应力。

体系化主要是将不同种类的作战装备、保障装备和指挥机构相连接,通过共享电磁信息资源,减少功能雷同的电磁波,提高己方电磁活动的有序性。

多样化主要是通过技术平台形式和位置的变化,最大限度地克服不利电磁活动的影响,提高己方各类技术平台的电磁应用水平。

3.2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军事训练要有针对性和实战性。

一是以高仿真技术,模拟逼真的战场电磁环境,形成模拟化专业训练中心,检验装备性能,满足专业兵种的基础训练与合同战术训练需求,提高战术训练的适应能力。

二是以训练基地为依托,在近似未来战场的地理空间,建立专业化模拟部队与研究机构,形成稳定的组合式电磁环境训练模式,以基地化实兵实装联合训练,逼真地反映电子对抗与电磁环境,全面提升联合作战行动对电磁环境的适应能力。

3.3有效管控战场电磁资源战场电磁资源,通常包括对电磁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辐射源、传播媒质和反射体等。

只要通过对其作用空间、工作时间、工作频率和辐射功率实施管理和控制,就可以使实现战场空间内的各种电磁活动变得有序和兼容共存,进而形成有利的战场电磁态势。

首先,应当在作战部门建立权威性的电磁资源管理机构,通过作战指挥机构的权威地位,强制实施战场电磁资源管理,创造和利用有利的战场电磁态势,引导作战进入自己擅长的步调。

其次,要执行严格的战场电磁资源管理法规和制度,使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层次各异、军民混杂的战场电磁资源,在严格的电磁资源管理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约束下使用,让管理战场电磁资源进入法制化轨道。

再次应建立不间断的战场电磁环境监测网,通过全空域、全频域、全天候监测战场内敌我双方的电磁活动,持续更新电磁信号数据库,准确把握战场电磁环境的变化规律。

严峻的挑战不容回避。

创造有利的战场电磁环境,加强武器装备电磁危害的防护加固,警惕“电子奇袭”或“电子珍珠港事件”的发生,应是研究信息化战争防御手段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充分认识、高度关注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并进行深入研究,弄清其本质规律与影响,提高驾驭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正确指导当前与未来各项军事活动,推动信息化战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