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2006学年 02学期
专业 06 级《管理学》期末试卷(A)
)去,那才什么事不会发生呢!”最后一位会计师气愤地说:“你们生产、设计或推销什么都无关紧要,如果不是我们对结果做了记录,谁会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段对话最可能在何种类型的组织中出现?()
A.职能结构B.简单结构C.事业部结构D.矩阵结构
9.“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话最能说明如下哪条管理原则?()
A.搞好企业,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合适的企业家
B.搞好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解雇无能的人,让“熊兵”下岗
C.当好领导的关键,是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把“熊兵”培养成“能将”
D.任何领导者都不可避免要与一些无能之辈共事
10.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艾柯卡曾讽刺说:“等委员会讨论后决策射击,野鸡已经飞走了。
”关于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委员会决策往往目标不明确
B.委员会决策的准确性往往很差
C.群体决策往往难以把握市场动向
D.决策往往不讲究实效性,只考虑作出合理的决策
11.英国将军汉密尔顿爵士曾经说过:“我们越是接近整个组织的最高司令,就越是应当按三人一组进行工作;我们越是接近整个组织的基层(站列步兵),就越是应当按六人一组进行工作。
”这句话反映了()。
A.有管理幅度的大小实际上是应当而且可以用一个数字来予以绝对规定的
B.处在组织高层的管理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相比,用于指挥和领导工作的时间要多一点
C.军事组织与其他类型的组织极不相同,其管理幅度是随着管理层次的升高而缩小的
D.高层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幅度要小于基层管理者
12.有位名人说过:“人们从事工作,会有各种各样的动机,而每个人的动机又各不相同。
你必须探知你所接触的每个人的不同动机,以便掌握和开启发挥各人潜能的钥匙。
”这句话说明,管理人员必须进行()。
A. 授权
B.激励
C.人员配备
D.沟通
13.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 )。
A.工业管理之父 B.科学管理之父 C.经营管理之父 D.行政管理之父
14.我国习惯上称之为“专家预测法”的是()。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头脑风暴法
D. 德尔菲法
15.预算控制方法是一种( )。
A.事先控制
B.事后控制C.现场控制 D直接控制
16.某企业打算生产某产品。
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有三种情况:销路好、销路一般和销路差。
生产该产品有三种方案:a.改进生产线;b.新建生产线;c.与其他企业协作。
据估计,各方案在不同情况下的收益见表。
A.a方案 B b 方案 C c 方案D都一样
17.下列战略不属于一般性经营战略的是( )。
A.成本领先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专一化战略 D.一体化战略
18.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
A.输入处理输出反馈B.输入输出反馈
C.输入处理输出D.输入处理反馈
19.某企业总经理属军地两用人才,素来以严治军,注重强化规章制度和完善组织结构,尽管有些年轻的技术人员反映该企业老总的做法过于生硬,但几年下来该企业还是发展很快。
根据管理方格论,该总经理的工作方式最接近于( )。
A.l,9型(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B.9,1型(任务型管理)
C.1,1型(贫乏型管理) D.9,9型(团队型管理)
20.关于目标的说法哪种是正确的:(1)目标具有多样性;(2)目标分等级层次的;(3)目标是个网络体系;(4)目标有时间性。
( )
A.(1)(2)(3)正确
B.(1)(2)(4)正确
C.(2)(3)(4)正确 D.全正确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 分)
1.决策最后所选取的方案,只能是“令人满意的”或“足够好的“,而不可能是最优的。
()
2.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低层次理论。
()
3.弗里德曼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创造利润。
()
4.元培学院是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
5.领导与管理者既有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有人是一个领导者,但他不是管理者。
()
6.管理者要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而且每个管理者的三种技能要求是一样的。
()7.360度绩效考评是指由上级、同事、下属、客户和自己对被考评者工作业绩进行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评方法。
()
8.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就是管理的二重性。
()
9.领导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指挥、激励、感召三个方面。
()
10.职能机构是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协助主管行使管理职能的参谋和办事机构。
()
三、名词解释(共15 分,每小题 3 分)
1.目标管理
2.组织结构
3.领导
4.职权
5.管理幅度
四、简答题(共21分,每小题7分)
1. 简述波特五力模型的主要内容。
2. 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科学管理原则)。
3. 谈谈事业部组织结构特点及适用范围。
五、论述题(共20 分,每小题10分)
1. 论述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谈谈其对管理的意义。
2.试论述菲德勒领导权变理论中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情境因素的主要内容。
六、案例分析题(共14分,第1小题5分,第2小题9分)
黄工程师为什么要走
助理工程师黄大佑,一个品牌大学高材生,毕业后工作已8年,于4年前应聘调到一家大厂负责技术工作,工作勤恳负责,技术能力强,很快就成为厂里有口皆碑的“四大金刚”之一,名字仅排在一号种子厂技术部主管陈工之后。
然而,工资却同仓库管理人员不相上下,夫妻小孩三口尚住在来时住的那间平房。
对此,他心中时常有些不平。
黄厂长,一个有名的识才老厂长,“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孙中山先生名言,在各种公开场合不知被他引述了多少遍,实际上他也是这样做了。
4年前,黄大佑调来报到时,门口用红纸写的“热烈欢迎黄大佑工程师到我厂工作”几个不凡的颜体大字,是黄厂长亲自吩咐人秘部主任落实的,并且交待要把“助理工程师”的“助理”两字去掉。
这确实使黄大佑当时春风不少,工作更卖劲。
两年前,厂里有指标申报工程师,黄大佑属有条件申报之列,但名额却让给一个没有文凭、工作平平的老同志。
他想问一下厂长,谁知,他未去找厂长,厂长却先来找他:“黄工,你年轻,机会有的是”。
去年,他想反映一下工资问题,这问题确实重要,来这里其中一个目的不就是想得高一点工资,提高一下生活待遇吗?但是几次想开口,都没有勇气讲出来。
因为厂长不仅在生产会上大夸他的成绩,而且,曾记得,有几次外地人来取经,黄厂长当着客人的面赞扬他:“黄工是我们厂的技术骨干,是一个有创新的……”
最近,厂里新建好的一批职工宿舍,听说数量比较多,黄大佑决心要反映一下住房问题,谁知道这次黄厂长又先找到他,还是像以前一样,笑着拍拍他的肩膀:“黄工,厂里有意培养你入党,我当你的介绍人。
”他又不好开口,结果家没有搬成。
深夜,黄大佑对着一张报纸招聘栏出神。
第二天一早,黄厂长办公室台面上压着一张小纸片:黄厂长:您是一个懂得使用人才的好领导,我十分敬佩您,但我决定走了。
问:1.根据公平理论,黄工的工资和仓管员的不相上下,是否合理?(5分)
2. 根据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等激励理论分析,为什么黄厂长最终没有留住黄工?(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