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一、工程安全管理及职业健康工程安全管理及职业健康防范贯穿施工全过程,项目部必须严格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标准,制订落实相应的必要的方案措施,坚决完成公司下达给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目标,不断改善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1.1 安全生产保障措施1.1.1 建立和健全安全保证体系①公司总经理对安全生产负第一责任,主管生产的公司副经理负领导责任,现场则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设专职安全员,安全员对安全生产负督促检查责任,施工班组亦设专职安全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安全计划、措施的落实。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进场工人必须实行三级教育制度。

②项目经理部认真执行有关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规、法令。

严格执行部颁标准《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严格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标准,认真贯彻建设部颁发的“一标二规范”以及公司关于安全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严格执行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项目部每个成员。

编制基坑(槽)施工方案、脚手架施工方案、施工用电施工方案、模板施工方案、塔吊井架安装施工方案、安全创优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方案实施。

③公司与项目、项目与各工种班组签订经济承包合同必须有安全承包条款,安全承包条款必须与奖金、工资含量挂钩。

④开工前公司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项目负责人及施工员进行详细交底。

分部分项施工前,由施工员向各工种班组长进行安全交底。

班组长要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⑤在安排施工任务时必须同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的签字手续必须由交底者和接受交底者本人进行签字不允许代签。

1.1.2 安全检查制度①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切实执行国家《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及公司的安全制作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设施验收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

公司每月进行一安全检查,公司每季检查一次,并实行复检制度。

②项目进行日、旬检查,并有记录;整改应做到“三定一落实”,即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落实整改措施。

③每次安全检查,施工项目经理部必须及时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并作出书面报告送回公司质安科。

对上级有关部门检查后发出的安全隐患整改通知要按期整改好并进行复检。

④在上级部门的安全检查中,公司将根据各施工项目的检查情况分别给予奖励或处罚。

1.1.3安全监控措施①施工现场应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并有文字材料具体规定。

②安全检查时,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和部门负责人共同进行。

施工生产指挥人员每天在工地指挥生产的同时,检查和解决的安全问题,不能替代正式的安全检查工作。

③安全检查应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并对照安全技术措施提出的具体要求检查。

凡不符合规定的和存在隐患的问题,均应进行登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解决,并对实际整改情况进行登记。

④对有关上级来工地检查中下达的重大事故隐患通知书所列项目,是否如期整改和整改情况应一并进行。

⑤班前安全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应形成制度,按照规定坚持执行。

班前安全活动应有人负责抽查、指导、管理,应有活动内容,针对各班组专业特点和作业条件进行。

不能以布置生产工作替代安全活动内容,每次活动应简单重点记录活动内容。

1.1.4 班组安全活动①班组的周安全活动日,由工长组织班组和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完成时间,凡不进行周安全活动的队组,要追究工长和队组长的责任。

②建立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各施工队组由队组长组织队员召开班前安全会,严格执行班前安全检查制度,做好班前检查工作。

1.1.5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①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如电工、机械工、焊工等人员必须经过地市级部门培训,在取得操作证后才能上岗。

②操作证两年进行年审换证,换证年审期限已满,不及时办理手续的特殊工种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③特殊工种的学徒,必须在师傅的直接指导下,才能进行施工作业。

1.1.6 施工临时用电措施①施工用电必须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和“用电检查评分表”上的要求,并制定下列规定。

所有施工机械用电配电箱,开关箱应配有漏电保护器,门锁及防雨设施,电箱进出线,电源开关、保险装置要符合规定要求,老化破皮,不合要求的电线不允许使用。

②施工用电线路设计,按三相五线配,先报业主审批再实行安装,经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③电气和机械设备须接地和防雷设施,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欧姆。

④机具进场后,细致检查各部位和防护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然后进行启动运转,运转正常经机械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⑤砼搅拌机、砂浆搅拌机进场,安置地应平整夯实牢固,安装完毕后交由“三机工”进行操作。

⑥电焊机、小圆锯等设备零件必须齐全良好,有防护装置。

⑦施工机械应有防雨设施,开机操作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⑧机动翻斗车坚持定人、定机、持证操作,在施工现场行驶,应注意周转的道路情况,不准盲目行驶,严禁超载行驶、开野蛮车。

1.1.7 现场防火、防爆措施①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公安部关于建筑工地防火的基本措施。

②现场临时设施、仓库、易燃料场和用火处要有足够的灭火工具和设备,对消防器材要有专管理并定期检查。

③各类电气设备线路不准超负荷使用,线路接头要接实接牢。

④现场内从事电焊、气焊工作的人员,须经消防知识教育,持有操作合格证。

⑤不准在宿舍内私自用电炉、电饭煲、电热杯、煤油炉等,不准私自乱拉乱接电线,不准在宿舍内使用60瓦以上的灯泡。

1.1.8 脚手架搭拆安全①架子搭设前,架子专业工长向全队架子操作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组织大家学习架子施工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和评分标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增强安全意识。

②架子搭设好后,要经工长、安全员全面检查鉴定、验收合格并办好验收手续后,才允许使用该脚手架。

架子验收必须分段进行,并进行中间验收和总验收。

③架子拆除必须有专人指挥,并将红布条系在栏杆上,用栏杆做危险区栏护并派专人站岗,不允许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内。

④砌筑脚手架按砌筑高度竖向分段搭设,最顶层需设护栏,护栏必须高于操作层1.2m。

⑤在墙体施工前,必须对外架进行检查加固工作,经过检查合格的外架,才能进行墙体砌筑。

⑥在施工过程中,架子队必须派专人定点在施工现场随时进行外架加固维修工作。

⑦项目部材料员和安全员必须做好外架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不合格的材料不允许进场并用于外架的搭设。

⑧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经项目安全员允许不得随意改动脚手架,拆除脚手架时严禁从空中向下抛物。

1.1.9 三宝四口防护安全①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②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计划由项目经理部编写,材料科负责采购,质安科负责进行质量鉴定,任何个人和部门都不得跨越工作范围进行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工作。

③安全防护用品计划必须经质安科签字后方能进行采购。

安全防护用品的厂家必须有生产许可证,安全防护用品必须有合格证、有国家建设部推荐书。

④安全网按照要求搭设,安全带必须坚持高挂低用的原则。

⑤“四口”防护须按《施工现场高处作业技术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设置。

⑥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与维修“四口”防护。

未经安全员批准,任何人准拆除移动安全防护设施,以确保安全生产。

1.1.10井架使用安全①机手必须经过地市级部门的专门培训,取得操作证后方可操作,严禁任何人委派无证人员上机操作。

②机手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国家及地区有关井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经常检查消除故障,定期维修、保养设备。

③井架安装前,项目部应向安装队进行交底,由现场施工人员监督安装,并做好安装记录和交底记录。

④井架安装完毕,经项目部与设备科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⑤井架严禁乘人上下,不准在井架下穿行,不准超载运行,并必须做警告标志、指挥信号、安全防护工作。

1.1.11 高处作业安全措施①要尽量采取地面作业,减少各种高处作业。

②设置安全标志,张挂安全网。

③高处作业人员,每年需要进行一次体格检查。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人员,不可安排他们从事这类作业。

④高处作业人员的衣着要灵便,但决不可赤膊裸身。

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着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靴鞋。

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⑤攀登和悬空作业人员危险比较大,因而对此类人员要通过培训和考试,取得合格证件后再持证上岗。

⑥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该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临边或洞口附近,也不可妨碍通行和装卸。

拆卸下的物体、剩余材料和废料等都要加以清理和及时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时不能抛掷。

各施工作业场内,凡有坠落可能的任何物料,都要一律先行撤除或者加以固定,以防跌落伤人。

⑦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务必及时报告并立即处理解决。

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立即停止作业。

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都不得损坏或擅自移位和拆除。

⑧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在完成后按类别逐项加以查验并且做好记录。

1.2 施工过程危险源的防范措施1.2.1危险源的辨析①本工程施工的各阶段常见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a物体打击。

包括高空作业时的坠落物,可能发生的砸伤、碰伤等伤害。

b高处坠落。

在施工作业中,由于作业人员的失误和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发生作业人员的坠落事故。

c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或机械故障未被及时排除,发生绞、碾、碰、轧、挤等事故。

d触电伤害。

施工现场用电不规范,如乱拉乱接,对电闸刀、接线盒、电动机及其传输系统等无可靠的防护,非专业人员进行用电作业等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e坍塌事故。

包括土方坍塌、内外装修架、垂直运输架及模板支撑架坍塌的事故。

f作业人员在建筑施工现场不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防护用品也是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

g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对所从事的作业规程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想当然做事而发生安全事故。

h易燃、易爆及危险品不按严格的规章制度搬运、使用和保管时易发生安全事故。

②以上八个方面的重大危险源是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也是重大事故隐患最突出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如不认真识别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就有可能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1.2.2 针对危险源的安全生产防范(1)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方法及措施①挖掘机作业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作业范围内严禁站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