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说明文阅读

教学设计说明文阅读

事物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不同
事理说明文 (《大自然的语言》)
说明文分类
平实说明文
说明语言不同
生动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 明内容是什么?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内容: 介绍我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
史悠久的特点。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一天:早→晚 ……
(2)凡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叫克隆。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地概括了“克隆”的本 质特征,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3、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 使用彩绘,句中的“极少”能否删去?为 什么?
答:不能删去,因为“极少”一词表范围, 说明使用彩绘很少。如果删去,就表示全 部,不附合实际。“极少”一词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技巧分析: 1、明确说明内容,需抓住说明对象和特征。 2、说明对象从三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抓中心句 三看首尾段。 3、说明对象的特征应抓每段中的关键词。语言要 简明扼要,切记以偏盖全。 4、模式: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
例题 2、“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
超过北京奥运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 会。”一句运用了_____、————、说明方法, 作用是什么——————。
方法
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
说明文语言特点
1、准确、简洁 (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 特征); 2、生动(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上);
结合以下中考题型,总结做题技巧
例题1、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 一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解答: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配合的自然美
解答:不能删。“大约”表示估计,更切合 实际的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总建筑面积,去掉后, 意思就太绝对了,不够准确,这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
技巧分析:
1、表态:不能删
2、分析原因:解词+带词解句+去词解句+ 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分析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 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 人不知其所以为。”
空间顺序
方位:近→远、前→顺序
由主要到次要 由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 由抽象到具体 由原因到结果……(可综合运用)
判断下面三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 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 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 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 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
运用引用这种说明方法;引用唐朝的张嘉贞的 话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 是巧妙绝伦。使说明内容更充实,有说服力。
2、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我国的建筑,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
作比较
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艺术特色.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
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
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
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
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书。
(时间顺序)
(三)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
阅读方法
先读原文通大意, 再读题干做标记, 找出范围对应句, 比较选项看差异。
解答: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具体说明了上海世博会规模 之大。
技巧分析:指出方法+其方法作用+具体说明了对象的 什么特征
回答模式: “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的/具
体的/生动的/清楚)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特点。”
例题3、“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 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一句中“大约”一 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
良的传统;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
(逻辑顺序)
1、下定义、 2、列数字、 3、打比方、 4、分类别、 5、举例子、 6、作比较、 7、引资料、 8、画图表、 9、作诠释、 10、摹状貌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