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LX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LX


水作溶剂:采用水溶性引发剂,如过硫酸盐及其氧化还 原体系
2014-10-12
11/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3.4.4 聚合工艺
1)反应设备:釜式反应器 2)反应热的移去:
采用低沸点溶剂时可在回流温度下进行;溶剂沸点高或反应温度 较低时,采用半连续加料方式。
为了便于控制聚合反应速度,通常在釜式反应器中半连续操作
可能采用的装置如下:
2014-10-12
15/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A)为聚合物自上而下喷淋,快速真空蒸发。(B)经管状蒸发器真空蒸发。 (C)用脱气螺杆挤出机处理;(D)用簿膜蒸发器快速真空蒸发。
2014-10-12 16/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② 聚合物热稳定性差、用水作为溶剂。
第二单体
3%~12%
第三单体
1%~3%
衣康酸、甲基丙烯磺酸钠、 引入亲染料的基团、如磺 丙烯磺酸钠、乙烯基吡啶 酸类酸性基团,或吡啶等 及其衍生物等 碱性基团
2014-10-12
19/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聚丙烯腈纤维的性能
1)近似于羊毛,蓬松、卷曲和柔软。密度比羊毛小( 一 般为1.14~1.18g/cm3,羊毛为 1.30~1.32g/cm3),强度比羊毛 高l~2.5倍,保暖性好,常用来代替羊毛。 2)利用其热弹性可制膨体纱,弹性好,保暖性特别好, 可替代羊毛绒线。
3 )耐光、耐气候性好,是合成纤维中最好的(含氟纤 维除外)。
4 )能耐酸(如 35 %盐酸、 65 %硫酸或 45 %硝酸),耐 碱性较差,不溶于一般的化学溶剂,但能溶于极性大的有 机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
2014-10-12 20/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聚丙烯腈纤维的性能 5 )均聚的聚丙烯腈染色性较差,利用共聚方法引入带 不同类型亲染料基团的第三单体,可改善染色性能,并扩 大染料品种和类别,如采用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碱性 染料及酸性染料等,可以得到色谱齐全、色彩鲜艳、水洗 和日晒牢度较好的纤维。 6 )热稳定性好, 170~180℃颜色不变;在空气中 200~ 300℃加热,发生分子内环化,进一步处理可制炭纤维。 但是,聚丙烯腈纤维也有不足之处,如强度、起始弹性 模量等皆居中等水平,其弹回性和卷曲性还不及羊毛。
2014-10-12
21/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聚丙烯腈纤维的应用 可广泛地用于混纺或纯纺织物中。如可制成各种似 毛的呢料、针织品及长绒织物。因为吸湿性低,常与棉、 毛或粘胶纤维混纺,以改进其吸湿性能。又可制成膨体 纱,大量用来代替羊毛。另外,在军用和工业方面也取 得了应用,如帆布、炮衣、旗帜等。
两者作用正好相反,但常常同时发生。
有溶剂存在,可降低向大分子进行链转移的机会,从而减少 大分子的支链,降低支化度。在无溶剂存在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
随着转化率增高和聚合物浓度的增大,自由基向大分子链转移的机 率增多,因此产生支链结构。
2014-10-12 9/52
选择溶剂应注意的问题
a)考虑单体在所选择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b)溶剂的活性:应当无阻聚或缓聚等不良影响以及考虑 对引发剂的诱导分解作用。 c)溶剂对聚合物溶解性能和对凝胶效应的影响:选用良 溶剂时为均相聚合,有可能抑制甚至消除凝胶效应;选 用沉淀剂时为沉淀聚合,凝胶效应显著。 d)溶液聚合选择溶剂时应考虑溶剂的Cs值。 e)溶剂的毒性、安全性和生产成本。
AIBN:不显现诱导分解作用,应用最为广泛 BPO: A)诱导分解导致引发效率降低; B)极性溶剂可促进过氧化物分解,减少半衰期,加 快聚合反应速率。过氧化物在不同溶剂中分解速率 的增加顺序是: 卤代物 < 芳香烃 < 脂肪烃 < 醚类 < 醇类
2014-10-12
7/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2014-10-12
5/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3.4.2 溶剂的影响与选择
水、有机溶剂(醇、酯、酮、苯、甲苯,脂肪烃、环 烷烃、卤代烃等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1)溶剂对引发剂的作用
自由基引发剂的分解速度与周围介质的性质有关。
水:对引发剂的分解速度基本无影响 有机溶剂:因溶剂种类和引发剂种类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014-10-12
10/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3.4.3 引发剂
用量约为单体的0.01%~2% 采用有机溶剂,常用过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
过氧化物的分解速度不仅可受极性溶剂的影响,而且分解产生的 氧化物可能进一步参加反应生成交联结构,因而可能产生凝胶。 过氧化氢一类引发剂易于发生链转移反应,只有在希望产生链转 移反应的场合才使用它。 偶氮化合物的分解受溶剂的影响小,应用较广泛。
的聚合称为溶液聚合。 反应生成的聚合物若溶解于所用溶剂中,为均相溶液 聚合(如丙烯腈 /NaSCN 水溶液);若生成的聚合物不溶 于所用溶剂中而沉淀析出,则为非均相溶液聚合,又称为
沉淀聚合(如丙烯腈/水) 。
2014-10-12
2/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优点:
1)以溶剂为传热介质,聚合温度容易控制; 2 )体系中 聚合物浓度较低,不易进行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而形成支化 或交联产物。 3 )因溶剂的链转移作用,容易调节聚合物的分 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4 )产物易于输送,而且在制造粘合剂、 涂料及纺丝浆的情况下,聚合后溶剂不必除去可直接应用。
热水
缺点:
由于单体浓度低,聚合速率慢,分子量不高;生产过程中 增加了溶剂的回收及纯化等工序,易造成环境污染;此外尚需 考虑安全等问题。
2014-10-12
3/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溶液聚合生产过程:
2014-10-12
4/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后处理:
1 )所得聚合物溶液如直接用作粘合剂、涂料、分散剂、增 稠剂 …… 等用途时,通常须经浓缩或稀释达到商品所要求的浓 度后包装,必要时尚须过滤去除不溶物以后再包装。 2)如果要求由所得聚合物溶液中分离得到固体聚合物,则 可于溶液中加入与溶剂互溶而聚合物不溶的第二种溶剂使聚合 物沉淀析出,再经分离、干燥而得固体聚合物。 3)如果要求自聚合物水溶液中分离聚合物时,可直接进行 干燥,由于聚合物提浓后非常粘稠,所以必须用挤出机干燥、 捏和机干燥或转鼓干燥器等专用设备进行干燥。
单体总浓度17~21%
精制
C%=55-70% Mn=5-8万 12.2-13.5%
精制,去除甲酸钠、Na2S2O8 pH=4.8~5.2
AIBN 0.2~0.8%
添加消光剂等
2014-10-12
25/52
聚合釜来 电动机 视镜 出料 夹套 夹套用蒸汽 盘管加热 伞 视镜 去单体喷 淋冷凝器
热水 进料温度控制器
2014-10-12
18/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制取三元共聚物时,为了使共聚物的组成比较均一,保 证产品质量的稳定,选用的各种单体的竞聚率值不宜相差过 大。
单体 含量
与丙烯腈共聚的第二、第三单体
种 类 丙烯酸甲酯(最常用)、 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 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甲 酯等 作 用 破坏大分子链的规整性、 降低大分子链敛集密度、 改善纤维的染色性,增加 弹性
2014-10-12 12/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3)控制平均分子量的方法: 改变引发剂用量; 改变单体/溶剂的用量比; 添加分子量调节剂。
2014-10-12
13/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3.4.5 后处理
● 所得聚合物溶液直接应用时:
在聚合过程结束前应补加引发剂,以尽量减少残存单体, 或用化学办法将未反应单体除去。如果单体沸点低于溶剂,也 可采用蒸馏的办法脱除残存单体,或减压蒸出残存单体。 注意:脱除单体后的聚合物溶液,必要时可经浓缩或稀释以 达到一定的固含量,再过滤去除可能存在的不溶物,得到商品 聚合物溶液;有机溶剂体系注意避免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而使 聚合物沉淀析出;注意贮存温度勿使溶剂挥发或粘度过高。
2014-10-12
23/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1)丙烯腈均相溶液聚合工艺
工艺流程
NaSCN水溶液作溶剂的均相溶液聚合工艺流 程分为四个工序: 配料; 聚合;
脱除单体;
原液准备。
2014-10-12
24/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T=76~75℃ t=1.5~2h
AN(M1):M2:M3=94.5~88:5~10:0.5~2.0
2014-10-12
17/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3.4.6 聚丙烯腈合成工艺
由丙烯腈聚合得到的聚丙烯腈,早在1929年已发现,但其严 重缺点是发脆、熔点高,当加热到 280~300℃还未熔融就开始分 解,无法进行纺丝,用途受到限制。这是由于-CN 基团与相邻分 子上的氢原子形成了“氢键”而局部结晶,大分子的柔顺性差而 使聚合物发脆。使用其他单体与丙烯腈共聚以后,聚合物分子间 作用力降低,克服了脆性并改善了柔软性和弹性,因而发展成为 重要的合成纤维品种。 此外,还可以加入第三单体来进一步改善纤维的染色性能。 目前,聚丙烯腈已成为世界上三大合成纤维的品种之一。
2014-10-12
22/52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聚丙烯腈合成工艺
聚丙烯腈通常由丙烯腈经自由基引发剂引发聚合而成。 在工业生产中,根据所用溶剂的溶解性能不同,可分为均相 溶液聚合和非均相溶液聚合两种。 均相聚合:一步法,硫氰酸钠(NaSCN)浓水溶液、氯 化锌(ZnCl2)浓水溶液、硝酸(HNO3)、二甲基亚砜 (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等为溶剂的溶液聚合。
3.4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