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砂浆试验

建筑砂浆试验

9.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9.1.1适用范围适应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中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

9.1.2技术条件9.1.2.1砌筑砂浆拌合物的密度:水泥砂浆不应小于1900kg/m3;水泥混合砂浆不应小于1800kg/m3;9.1.2.2砌筑砂浆的稠度、分层度、试配抗压强度必须同时符合要求;9.1.2.3砌筑砂浆的稠度可按表9-1的规定选用;表9-1砌筑砂浆的稠度9.1.2.4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不得大于30mm;9.1.2.5水泥砂浆中的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00kg/m3;水泥混合砂浆中的水泥和掺加料总量宜为300~350kg/m3;9.1.2.6具有冻融循环次数要求的砌筑砂浆,经冻融试验后,质量损失率不得大于5%,抗压强度损失率不得大于25%;9.1.2.7水泥石灰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时,石灰膏的减少量不应超过50%;水泥粘土砂浆中,不宜掺入有机塑化剂;9.1.2.8砂浆试配时采用机械搅拌,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少于120s,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小于180s。

9.1.3砂浆配合比设计步骤9.1.3.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m,0,MPa;9.1.3.2计算出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c;9.1.3.3按水泥用量Qc 计算每立方米砂浆掺加料用量QD,kg;9.1.3.4确定每立方米砂浆砂用量Q s ,kg ;9.1.3.5按砂浆稠度选用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 ,kg ; 9.1.3.6进行砂浆试配; 9.1.3.7配合比确定。

9.1.4砂浆的试配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 m,0=f 2+0.645σ…………………………………………………(9-1)式中 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 ;f 2—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 ; σ—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精确至0.1MPa 。

9.1.5当有统计资料时,砌筑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应按规程JGJ98-2000中的公式计算; 9.1.6当不具备有近期统计资料时,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可按表9-2取用;表9-2砂浆强度标准差σ选用表(MPa )9.1.7水泥用量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9.1.7.1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应按下式计算:1000(f m,0-β)Q c = …………………………………………(9-2) α.f ce式中 Q c —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精确至1kg ;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 ; f ce —水泥的实测强度,精确至0.1MPa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其中α=3.03,β=-15.09。

注:各地区也可用本地区试验资料确定α、β,统计用的试验组数不得少于30组。

9.1.7.2在无法取得水泥的实测强度值时,可按下式计算f cef ce =γc .f ce,k …………………………………………………(9-3) 式中 f ce,k —水泥强度等级对应的强度值;γc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该值应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无统计资料时可取1.0。

9.1.8水泥混合砂浆的掺加料的用量应按下式计算Q D = QA-QC……………………………………………………(9-4)式中 QD—每立方米砂浆的掺加料用量,精确至1kg;石灰膏、粘土膏使用时的稠度为120±5mm;QC—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精确至1kg;QA—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掺加料的总量,精确至1kg;宜在300~350kg之间。

9.1.9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子用量,应按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值作为计算值;(kg)9.1.10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用水量,根据砂浆稠度等要求可选用240~310kg。

9.1.11水泥砂浆材料用量可按表9-3选用。

表9-3每立方水泥砂浆材料用量(kg)注:①此表水泥强度等级为32.5级,大于32.5级水泥用量宜取下限;②根据施工水平合理选择水泥值;③当采用细砂或粗砂时,用水量分别取上限或下限;④稠度小于70mm时,用水量可小于下限;⑤施工现场天气炎热或干燥季节,可酌量增加用水量。

9.1.12砂浆配合比试配、调整与确定1)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材料,搅拌要求应符合本章9.1.2.8条的规定;2)按计算或查表所得配合比进行试拌时,应测定其拌合物的稠度和分层度,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调整材料用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然后确定为试配时的砂浆基准配合比;3)试配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为按以上计算得出的基准配合比,其他配合比的水泥用量应按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及减少10%。

在保证稠度、分层度合格的条件下,可将用水量或掺加料用量作相应调整;4)对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后,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90的规定成型试件,测定砂浆强度;并选定符合试配强度要求的且水泥用量最低的配合比作为砂浆配合比。

9.1.13 铁路砂浆配合比设计的规定铁路砂浆配合比设计执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附录E 的规定。

该规定与上述建设部标准JGJ98-2000有个别地方不同,现列述如下:⑴. 配合比计算a. 砂浆试配强度f m,0的计算和现场强度标准差σ的确定与9.1.6相同; a. 砂浆的水灰比应按式9-5计算cem cef f f C W 91.071.071.00,⨯+=(9-5)式中 W/C —— 砂浆的水灰比 0.71,0.91——回归系数f ce ——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精确到0.1MPa 。

当无水泥实测强度数据时,f ce 值可按式9-6确定:f ce =γc ·f ce ,,k (9-6)式中:γc —— 水泥强度等级28d 抗压强度标准值的富余系数,该值应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无统计资料时γc 取1.0;f ce ,,k ——水泥28d 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 c. 砂浆的用水量按表9—4选用:表9—4 砂浆用水量(kg/m 3)(TB10424-2003)cw m m wc /=(9-7) 式中:m c ——砂浆的水泥用量(kg/m 3);m w ——砂浆的用水量(kg/m 3)。

e. 砂浆的砂用量,采用重量法确定时,按式9-8计算:m s =m mp ―m W ―m c (9-8)式中:m s —— 砂浆的砂用量(kg/m 3)m mp —— 砂浆拌合物假定重量,其值可取1950~2100 kg/m 3 ⑵. 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a. 砂浆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材料,按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测定其拌合物的稠度;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调整用水量或砂用量,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然后提出砂浆基准配合比。

b. 砂浆试配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

其中一个为按前述方法得出的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0.05,其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基本相同。

c. 当不同水灰比的砂浆拌合物稠度与要求值相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以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

d. 3个不同配合比经调整后,每组配合比至少制作1组(6块)试件,经标准养护至28d试压,并选定符合强度要求且水泥用量较少的砂浆配合比为确定的砂浆配合比。

9.2砂浆稠度试验(9.2、9.3、9.4、9.5条均采用标准JGJ70-9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9.2.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确定配合比或施工过程中控制砂浆稠度,以达到控制用水量为目的。

9.2.2试验使用仪器设备9.2.2.1砂浆稠度仪由试锥、容器和支座三部分组成。

试锥由钢材或铜材制成,试锥高度为145mm,锥底直径为75mm,试锥连同滑杆的重量应为300g;盛砂浆的容器由钢板制成,筒高为180mm,锥底内径为150mm;支架分底座、支座及稠度显示三个部分,由铸铁、钢及其它金属制成;9.2.2.2,秒表等。

9.2.3试验步骤图9.2.4.1 砂浆稠度测定仪9.2.3.1盛装容器和试锥表面用湿布擦干净,并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滑杆,后将滑杆上的多余的油用吸油纸擦净,使滑杆能自由滑动;9.2.3.2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容器,使砂浆表面低于容器口约10mm左右,用捣棒插捣自容器中心向边缘25次,然后轻轻的将容器摇动或敲击5~6下,使砂浆表面平整,随后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9.2.3.3拧开试锥滑杆上的制动螺丝,向下移动滑杆,当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刚接触底座时,拧紧制动螺丝,使齿条测杆下端刚接触滑杆上端,并将指针对准零点;9.2.3.4拧开制动螺丝,同时计时,待10s立即固定螺丝,将齿条测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从刻度盘上读出下沉深度(精确至1mm)即为砂浆的稠度值;9.2.3.5圆锥形容器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9.2.4 稠度试验结果应按下列要求处理:1)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精确至1mm,2)两次试验值之差大于20mm,则应另取砂浆搅拌后重新测定.9.3砂浆密度试验9.3.1目的测定砂浆拌合物捣实后的质量密度,以确定每立方米砂浆拌合物中各组成材料的实际用量。

9.3.2试验使用仪器设备9.3.2.1容量筒—金属制成,容重1L,内径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9.3.2.2托盘天平—称量5kg,感量5g;9.3.2.3水泥胶砂振动台—振幅0.85±0.05mm,频率50±3Hz;9.3.2.4钢制捣棒—直径10mm,长350mm,端部磨圆;9.3.2.5砂浆稠度测定仪;9.3.2.6秒表.9.3.3试验步骤9.3.3.1首先将拌好的砂浆按稠度试验方法测定其稠度。

当砂浆稠度大于50mm时,应采用插捣法,当砂浆稠度小于50mm时,宜采用振动法;9.3.3.2试验前称出1L容量筒的重量,精确至5g。

然后砂浆装满容量筒并略有富余。

采用插捣法时,用捣棒均匀插捣25次,如砂浆沉落到低于筒口应随时添加砂浆,再敲击5~6下;采用振动法时,在振动台上振动10s,如砂浆低于筒口,应随时添加砂浆;9.3.3.3插捣或振动后将筒口多余砂浆拌合物刮平,将容量筒外壁擦净,称出砂浆与容量筒总重,精确至5g;9.3.4砂浆密度ρ(kg/m3)按下式计算m 2-m1ρ= ×1000………………………………(9-5) V无底圆筒式中 m 1—容量筒的重量,kg ;m 2—容量筒和砂浆总重,kg ; V —容量筒容积,L 。

砂浆密度由两次的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计算精确至10kg/m 3。

9.4砂浆分层度试验 9.4.1目的9.4.1.1分层度试验是用于测定砂浆拌合物在运输、停放、使用过程中的离析、泌水等内部组分的稳定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