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英语课导入法

高中英语课导入法

高中英语课导入法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少不了引人入胜,连贯,流畅的导入。

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是设计导入的基本出发点,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则是设计导入方法的根本目的。

因此,我们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

一、图片导入法利用文中插图,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导入。

SEFC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篇阅读课文均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这些图片有的创设情景,有的提示教材的重点或难点。

通过对此画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

如高中必修①第四单元Earthquake中Pre-reading的图片,可作如下导入:T: Just have a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can you see?Ss: Bright light in the sky, some animals, some fish, a well and two women ……T: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animals and fish?Ss: Cows, pigs, horses and dogs are upset, the rats are running about, and fish are trying to jump out of the pond.T: What are the two women talking about?Ss: They are talking about cracks in the well.T: What do you think may happen?S1: I think an earthquake will happen.T: Terrific! Where did you get this knowledge?S1: From geography. I like it.T: Good. Imagine there is an earthquake now and your home is shaking, at this moment you have no time to take any other things but one, what will it be?(Have a discussion)S2: I will take all my money.S3: I will take as much water as possible.……T: Good jobs. OK, today we’re going to read a true earthquake th at happened in Tangshan, and see what it tells us.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导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各种教学设施日趋完善,录音机,电脑、投影仪、VCD、录像机等相继进入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导入。

1.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导入教学。

直观导入法常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出现,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切入新课主题快速、高效。

如在上高中必修①第四单元(Earthquake)时,教师可事先找一些与此有关的录像或VCD片段,通过放映,让学生感受到地震时人们的心情及地震所造成的灾难,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又如在上高中必修④第三单元(Nonverbal humour)时, 可直接放映由他主演的电影片段,学生往往在笑过之余,更迫切地希望了解Charlie Chaplin 的有关背景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再如在上高中必修①第二单元(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收音机和录音机的功能,选择性转录了BBC和VOA的英语节目,课内让学生听,然后让他们判断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发音和用词上的区别,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2.音乐欣赏导入法。

欣赏英文歌曲也是一种方便和有效的导入方法。

英文歌曲节奏感强,旋律优美,有些节奏非常符合高中学生的特点,如后街男孩、西城男孩等演唱的歌曲。

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可直接让学生欣赏有关音乐、歌曲,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作品的主题等。

如在上高中必修②第五单元关于(Country Music)时,可让学生先欣赏Country Road这首MTV,并通过对画面和歌词的讨论,引出Country Music这个话题,进一步说明乡村音乐的内容,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

再如在上高中必修②第五单元(Music)时,可播放各种体裁的音乐,使学生感性认识课文的话题。

3.背景知识导入法。

教学一些有关历史性题材的课文,如在上高中必修①第一单元(Friendship)、高中必修①第五单元(Nelson Mandela)、高中必修④第一单元(Women of achievement)、高中必修④第二单元(A pioneer for all people)等,教师可事先通过各种途径(如上英特网Internet等)找到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把它们制成幻灯片:或以关键词出现、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图片形式展示。

教师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符合语言的输入大于输出的原则。

三、以学生为中心,把他们言谈、表演作为导入充分掌握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自由式谈话(Free-talk)、演讲(Speech)、和表演(Act)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1.自由谈话式(Free-talk)。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俩俩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各自自由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足球赛等。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并适时地引入主题。

2.三分钟演讲。

教师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三分钟,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演讲者的各自差异进行安排。

如成绩滞后的学生可进行课文复述,程度中等的可进行与将要学的主题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演讲。

如在上高中必修②第四单元(Wild life protection)时,让学生准备以animals为主题演讲,收效良好。

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可以作即兴演讲。

因此,教师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安排,确定有关人员及演讲的主题,把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的同时作为一节课的导入。

3.课本剧表演。

SEFC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可以编成课本剧。

如在上高中必修③第三单元(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高中必修④第四单元(Body language)等。

教师事先通过成绩好的学生进行改写成简单易懂的剧本,再由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练,在上课时进行表演导入,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使班上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醉于英语学习之中。

四、以教师的提问为主线,通过师生问答导入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除了借助插图、各种媒体、学生的言谈、表演外,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导语。

他可以进行提问,使用问题导入法;也可以通过复习,以旧带新进行导入;对课文题目进行讨论,直接破题导入;还可以通过重要的语言点进行导入。

1.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又称悬念导入法。

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讨论中,并有一种“欲知详情,请看课文”的心情。

如在上高中必修①第三单元(Journey down the Mekong)时,教师可设计以下的问题:T: If you have a chance to travel along a river with someone, which river are you going to?S1: Yellow River.S2:Yangtze River.T: How do people who live along a river make use of it?Ss: To irrigate their fieldsGO swimmingTo make electricity……2.复习导入法。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找准新知识的联结点,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通过巧妙设疑来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如在上高中必修④第五单元(Theme park))时, 可以从高中必修①第三单元(Travel journal)入手,通过复习,来唤起学生的认知图式,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3.破题导入。

由于英语课文的体裁多种多样,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等诸多方面,许多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

因此,对于学生所熟悉的东西,教师往往可以直接破题而入,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高中必修②第二单元(The Olympic Games)时,教师可以直接对题目进行导入:T: What are the Olympic Games?Ss: They are the World Sports Games that are held every four years.T: Where were the Games first held?Ss: In Greece.……4.时事导入法时事是指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

这些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学SEFC 必修1第四单元(Earthquakes)时,教师可根据所在的地区所发生的台风或其它自然灾害。

通过师生谈论天气情况,引出了“I’m sure…”、“I’m not sure…”、“I doubt…”、“Perhaps…”、“Maybe…”等交际用语,并使学生运用这些句型时有了真实的语境。

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学习语言,具体形象,易于理解,易于运用,效果显著(周宏、高长梅,1999)。

例如,在教学SEFC必修1第五单元(Nelson Mandela)时,通过让学生谈论阿拉法特的政治生涯,引出了本课内容Gandhi,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