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年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 默写。

(1) 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演进,历史的发展,离不开英雄人物的贡献。

他们是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视死如归的将士;是孟子《富贵不能淫》中“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鏖战沙场的辛弃疾。

正是这些“风流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 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言简义丰的语言特点,形式多样的表现风格,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北冥有鱼》中“,其翼若垂天之云”,运用传神的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硕大无比的艺术形象;《曹刿论战》中“。

可以一战”,通过简洁的语言描写,突显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见;《卖炭翁》中,“,”,以生动的肖像描写,表现了卖炭翁年龄的老迈和劳动的艰辛。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3.0分)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mù,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tái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1) 以上文段选自作品集《》,这节诗首尾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

(2)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坟mù檐.头典.押青tái(3) “瓦菲”在文中的意思。

(4) 这节诗中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9.0分)3. 阅读,回答问题。

春雨遐思李士兵①春雨又称“杏花雨”,她呼唤花骨朵儿快快醒来,妆扮美丽的春天。

②半夜醒来,听窗外雨声滴滴答答,清脆悦耳,恍如钢琴弹奏出的乐曲。

静心聆听,这声音里还夹杂着窗外几棵竹子在风中摇曳发出的沙沙声,那是一位外地友人特地带给我的观赏斑竹。

③我睡意顿消,心情也愉悦起来,许多关于春雨的画面浮现在眼前:细雨中,在田间弯腰耕作的农民;放学路上,手牵着手在雨后彩虹下笑语盈盈的学生……④A“”,一场春雨初霁,粉红色的杏花便压弯枝头,一树花开,蝶舞蜂闹,春意盎然。

三五好友在树下流连忘返,谈笑嬉闹,一起合影,不负春光不负卿!B“”,寂静的庭院,雨雾笼罩下,青砖黛瓦,屋檐处燕子衔泥筑巢,杏花开放,满园花香。

春雨又将树叶上的浮土冲去,露出碧绿的颜色,那又是一番清新可人的意境啊。

⑤小时候,常听大人说:“春雨不隔人,乡村农事忙。

”小路上,田地间,到处都是戴着斗笠,拿着农具的农民,他们在翻土、施肥、播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趁着这春雨带来的春潮,辛勤劳作着,为一年的好收成开个好头。

⑥他们忙碌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直到孩子们连蹦带跳地跑到跟前脆生生地大喊一声:“爹,回家吃午饭咯!”他们才抬起头向远处村庄望去,果然,村庄上空炊烟袅袅,在细雨蒙蒙中氤氲成了一幅丹青水墨画。

⑦江南的春雨细密如针如丝,往往伴随着晴空艳阳。

前年的装春,我在苏州留园的轩榭楼台,假山池沼间观赏金鱼戏水,与一场春雨不期而遇。

迎着阳光,那雨丝闪着银光,飘逸而来,我们欢笑着仰起头伸开臂膀去迎接它,好美的太阳雨哦!我们在雨里走着,任清凉的雨丝落在皮肤上,任微风撩起发丝,青春的眼眸里满是欢喜!⑧春雨里适合思乡,暮色垂杨中,如烟如雾,远离故乡的人们因它而惆怅。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遥想千百年前,苏东坡伫立台阶前,深情凝重,期望那鸿雁传书,带来故乡亲人音讯,心情难以平静,转身回屋品茗,奋笔疾书,留下千古文章。

C“”,从杜樊川的诗里,读出对朝代更达,岁月变迁,历史风云的慨叹。

⑨春雨里适合读书,窗外雨声淅淅沥沥,煮一壶新茶,热气萦绕,捧一本唐诗宋词或散文小说阅读着,与作者交流,与书中人物对话,此时无人打扰,也无事干扰,尽享书香兰心。

有时,读着读着,想起往事,不由得会心一笑。

⑩春雨仍在滴滴答答地响着,窗外渐渐明亮起来,新的一天如约而至。

拉开窗帘,雨水在竹叶上晶莹剔透,远处的草坪上几朵野花开放,含羞带笑,春雨给人间带来了无限生机。

(选自《盐城晚报》2022年3月16日,有删改)(1) 在文中的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诗句: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C.谁家旧宅春无主,深院帘垂杏花雨A B C(2) 请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一场春雨初霁,粉红色的杏花便压弯枝头,一树花开,蝶舞.蜂闹.,春意盎然。

(从动词运用的角度赏析)②他们才抬起头向远处村庄望去,果然,村庄上空炊烟袅袅,在细雨蒙蒙中氤氲成了一幅丹青水墨画。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3) 请结合文章第⑦段说说江南春雨有哪些特点。

(4) 文章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春雨来到人间的美妙景象,通过“春雨”寄托和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5) 请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4. 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居家隔离、收入减少、社交活动骤减、担心感染等诸多因素使人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大幅提升。

调查显示,焦虑高居心理健康问题首位,占比31.6%。

②事实上我们对焦虑这一情绪并不陌生,当面对难以预测的事情时,我们往往会在心理上感到烦躁、担忧、恐惧,这就是焦虑的表现。

除此之外,焦虑还表现为行为上的回避和社会功能的减退,并伴有生理的紧张、交感神经功能的兴奋。

③造成生活不确定性的因素很多,这意味着焦虑也有多种类型:完成焦虑,因规划不当或缺乏自制力而未能完成固定任务产生焦虑;定位焦虑,因和他人差距拉大且不知如何赶超而不断自我怀疑;选择焦虑,面临多个选择、多种方法、多个答案时举棋不定、手足无措;环境焦虑,在不同的生活阶段或生活环境面临许多生活烦恼,如上学时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工作时的收入低等,感到烦躁;难度焦虑,我们的大脑有严格的路径依赖,对不熟悉的事情会本能地产生抵触,有的书就是难读,有些文章就是难写……越纠结越拖延,越拖延越焦虑。

④很多人抱怨自己常因一些压力而感到焦虑,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但是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其可以充分调动身体各脏器的机能,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有利于主体应对各种应激源,提高做事效率。

焦虑的产生往往还能作为一种信号,因为它反映了我们想要解决某些问题的内在渴求,提醒我们问题的存在。

焦虑程度还和我们的认知程度成正比,当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提高时,往往更容易产生焦虑,“书读得越多,就越能觉察到自己的渺小”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焦虑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我们的进步。

而且,焦虑能逼迫着我们主动去面对威胁和挑战,从而让我们的心智变得更成熟,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我们如果能够学会正视焦虑,理解焦虑,甚至利用焦虑,可能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材料二】如图的“焦虑环”展示了焦虑产生的机制。

举个通俗的例子,你计划4月份背完英语单词,但4月末还停留在“D”部分。

因未达到既定预期,所以大脑发现威胁并迫切需要消除它,但你却没有办法解决,于是你开始胡思乱想:复习不完怎么办?考不上心仪的学校怎么办?大脑用“灾难性后果”引起你的警惕。

你不能忍受自己什么也不做,于是开始看“鸡汤文”为自己“鼓劲”,但这并没有效果,反而让你更加焦虑。

于是你又回到起点,被焦虑不断包裹。

因此,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自己设立阶段性的小目标并合理推进计划,通过减小预期和现状之间的落差来消解焦虑。

适当做减法也是有用的,如提前做完自己认为最紧要的部分,减掉可以暂时减掉的部分,学会抓重点。

除此之外,还可以给自己适度的奖励,如给自己买喜爱的物品作为达成某一目标时的奖励,这样或许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好,减轻心理压力。

家人、朋友、集体往往也可以帮我们分担焦虑。

年长的亲友可以引导我们储备更多积极的心理资源,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年纪相仿的亲友则可以作为我们倾吐烦恼的对象和学习的对象,给予我们更多的陪伴和帮助,带我们走出焦虑。

【材料三】①世人常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压力是创造力的源泉。

②矫健的非洲羚羊因承受着狼的追捕的压力,从而产生无限动力,努力奔跑;樊锦诗因为内心承受着对国家和历史的责任,从而忠贞为国,保护遗址;运动员因心中装着国家荣誉,从而艰苦训练,勇夺金牌。

世间生命的发展都来自动力,而动力则源于压力。

③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能。

④他一颗忠心,两朝元老、三分天下、五丈原头、八卦阵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

他因三顾茅庐而出山,他承载着刘备与民族的压力,他毕尽一生,用兵如神,把智慧与谋略合为一体,激发出自身无限潜能从而开创了新局面。

⑤压力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面对压力,无需胆怯,像巴尔扎克说的:“压力是天才进步的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敌深渊。

”我们唯有以动力制压,才会走出荆棘,走上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B.研究表明,焦虑可以充分调动身体机能,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因此其具有积极意义。

C.焦虑反映了我们想要解决某些问题的内在渴求,是提醒我们问题存在的信号。

D.由“焦虑环”可知,触发焦虑情绪最直接的因素是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计划或达到预期。

(2) 请根据材料一第②段,给“焦虑”下一个定义。

(3) 材料三的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临近中考,焦虑的小乐来到校心理咨询室求助:“我的语文成绩很差,马上就要中考了,我每天抱着书本复习到半夜,还是完不成任务。

我焦虑得睡不好觉,上课也无法专心听讲,我该怎么办?”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和小乐的问题,为他开一张心理处方。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5. 阅读回答问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东都平,大赦天下,又欲责贼支党,悉流徙恶地。

伏伽谏曰:“臣闻王者无戏言,今四方已定,法者陛下自作,须自守之,使天下百姓信而畏也。

自为无信,欲人之信,岂可得哉?臣愚以为贼党于赦当免者,宜一切加原,则天下幸甚。

”又表置谏官。

帝皆钦纳。

太宗①即位,封乐安县男,迁大理少卿。

(选自《新唐书•孙伏伽传》)【注】①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丙】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朝)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写作背景:元文宗(元朝第八位皇帝。

两次在位,共计四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