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音乐八年级(上)全案
下面请同学观看这些舞蹈演员是怎么样演绎当时抗日战争时的片段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版本的《游击队之歌》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钢琴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
重点
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
难点
通过欣赏,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体验音乐在时代变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一、导入
1.猜谜导入。
A它是国家的象征。
B每周一会举行仪式,深情仰望它。(国旗)
2.了解红旗及其含义
导入
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彩片段,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举举例子?
师: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你知道他们是哪支队伍吗?
(播放音乐,教师边引导,出现了几个声部,器乐间奏后,音乐走向了高潮,演唱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四部分和第一部分都运用了齐唱的演唱形式,为什么第四部分是高潮?音乐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学生:(力度加强,速度变快,音调变高)
创编
通过分段欣赏我们发现不同演唱形式可表现不同音乐形象,让我们再次完整的欣赏一遍音乐,感受不同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效果。(播放音乐,随着音乐出示对应的演唱形式和音乐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风雨历程》
欣赏《松花江上》
课时
1
时间:第一周
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通过欣赏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演唱情绪。
过程
方法
通过感受、体验、讨论分组等方式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能够对抗战时期的歌曲感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钢琴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
重点
欣赏了解歌曲的创作艺术背景。
教学
2.齐唱的特点:许多人一起唱同一段旋律。
冼星海运用这种演唱形式想表现怎样的效果?
学唱歌曲(出示歌谱)
1.下面我们也来熟悉一下歌曲的旋律,跟老师视唱旋律,找一找在歌曲中有哪些相似的旋律。
2.歌曲中有哪些相似的旋律?比如老师给同学们先找一句。
其实冼星海为歌曲写的旋律很有特点,两两相对,很容易学唱,让我们加点速度再来感受一下。
A相信同学们和老师一样,都被电影当中的画面所感动,我想先听听你们的感受。
B这部作品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
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但日本侵略军的到来使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是,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残忍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奋起反抗,在这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有人拿的起了刀枪,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而诗人光未燃则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下了一段催人奋进的诗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看了这首诗词后也心潮澎湃,最后,一部由八个乐章组成的巨作《黄河大合唱》就这样诞生了,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对伟大祖国的一种赞美!
你们标好了吗?你们的答案和老师的一样吗?让我们用歌声把它表现出来吧。
4.强调重音,激昂的情绪演唱歌曲。
第二部分
1.欣赏第二部分,听一听在旋律歌词都一样情况下,演唱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齐唱
学生:步调一致,同心协力,共同抗日。
新授
2.(播放音乐)引导:出现了几个声部?
演唱的顺序有一样吗?
3.讲解轮唱的知识点
二、欣赏东北民歌《松花江水流不停》
1.欣赏体会歌曲的地方风格,了解东北民歌的地方特色。
2.演唱东北民歌进一步体会风格。创编歌词——描写长白山、松花江景色或吉林人民的勤劳、勇敢、纯朴的特点。
(对比欣赏,加深理解,创编歌词,培养创作能力。)
小结
这首歌不仅是当时沦为亡国奴的三千万东北同胞的真情写照,也唱出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这样的歌曲必定会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力量,也让我们体会到音乐的震撼力,这种震撼是绝不亚于文学的。“九一八,三个简单的数字;九一八,铭记中华民族耻辱的数字;九一八,三个见证历史的数字;九一八,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数字80多年的光阴岁月可以流逝,但是,有些事情我们一定要祖祖辈辈时时刻刻、永远铭记于心。
小结
同学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哺育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以前人们用鲜血保卫了我们的母亲河,如今的中国已不再是当年的中国了,但是祖国的未来还需要靠你们继续保卫下去,现在的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力量建设祖国,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不会挨打,才有力量保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做一名无愧的炎黄子孙!
板书设计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了解《游击队之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钢琴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
重点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之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
难点
弱起节奏、音型的掌握,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过程
方法
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学习轮唱的演唱形式,能跟着老师的指挥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感受轮唱演唱效果。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听赏、歌唱其音乐作品,学生能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和历史背景,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以及所蕴含的爱国情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钢琴
小结
刚才大家的表现很积极,朗诵的很棒。这节课主要欣赏了管弦乐《红旗颂》,乐曲中塑造的红旗形象令人难忘,它那中气势磅礴、热情宽广的旋律更令我们难以忘记。希望今天的同学们珍惜幸福生活,让我们的国旗永远飘扬在东方上空,也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红旗颂》是一部气势宏伟、篇幅较长的作品,大部分学生在理解这部作品时有些困难。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去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说出的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大部分学生对这部作品产生兴趣。
学生:更加的热情奔放
创编
配乐朗诵《红旗颂》
(1)教师准备稿件,将学生分成两组现场配乐朗诵
(2)学生对朗诵进行点评
(3) 教师小结
在这首革命红旗的颂歌中,作者以革命生涯中的切身体验,将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史通过音符演绎得如此震撼人心,而做为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深刻思想内涵的优秀中国管弦乐作品,也成为当今中国在各种重要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曲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名称
第一单元《风雨历程》
欣赏《红旗颂》
课时
1
时间:第一周
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通过欣赏气势宏伟的交响诗巨作《红旗颂》能根据听乐体验,畅谈自己的听后感。
过程
方法
了解《红旗颂》创作背景及其作曲家吕其明。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欣赏交响乐《红旗颂》,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情绪,激发爱国热情。
轮唱是合唱的一种形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分不同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旋律。
刚才欣赏的这一部分是由两个声部演唱的,因此被称为二部轮唱
4.让我们一起来试试二部轮唱的效果吧,初次感受,我们先来唱唱歌曲的前部分(强调重拍)那么你们知道轮唱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吗?
(1)师生轮唱:由同学们来演唱第一声部,老师来演唱第二声部,老师要比同学们晚一个小节进来,所以你们先开始唱,你们永远比老师快一小节,注意把握好速度节奏,看着老师的指挥,相信我们第一次师生合作一定会和快乐!
(2)生生轮唱:感谢同学们和老师的配合,唱得真不错,现在看看你们同学之间是否也有这样的默契?分组轮唱,教师指挥
5.同学们的演唱让我想到了此起彼伏的波浪,这也是轮唱的音乐特点,
在这里冼星海运用了轮唱的形式想表现什么效果?(抗日浪潮此起彼伏,汹涌澎湃)
第三、四部分
歌曲的第三和第四部分各用了哪些演唱形式?效果又有什么什么不同?
作品塑造的红旗形象令人难忘,那优美流畅的旋律和磅礴的气势使人振奋向上。本次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为配乐诗朗诵,这一环节让学生的情绪融入到了音乐作品中,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情绪激动,意犹未尽。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风雨历程》
欣赏《保卫黄河》
课时
1
时间:第一周
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通过学习《保卫黄河》,学生能感受民族解放战争的气氛,领略其内涵,从中得到启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
重点
感受不同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
教学
难点
能有激情地歌唱歌曲,并能够跟着老师的指挥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相信同学们都喜欢看电影,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叫《黄河绝恋》,让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电影的精彩片段吧!(播放电影片段)
(1)找出难唱的乐句,进行练习。
(2)为什么最后一句你们唱不好呢,因为出现了很多的休止符,老师教同学们一个简单的方法,请同学看到休止符的时候可以点一下头或者拍下手再唱,老师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