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主要分布植物特性(部分)千头椿: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也耐轻度盐碱,pH9以下均能生长。
适应性极强。
千头椿为落叶乔木,高约30cm,树冠圆球形,树皮灰褐色,分枝较多,无明显的主干。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25枚,卵状披斜形至椭圆状披针形。
全缘,圆锥花序顶生,翅果扁平,褐黄色,幼时稍带红晕。
本种枝时繁茂,树冠圆整,园林中可作庭荫树或行道树。
紫荆:花小而密,先开花后长叶,初春开花。
喜光,稍耐寒。
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能在PH值8的碱土中生长,怕涝。
在园林绿地中多呈高2~10m的灌木状。
枝干光滑、灰色,树冠呈杯形或不规则的球形。
叶互生,心形或近圆形,全缘。
花紫红色,着生于1年生枝基部和2年生以上的老枝,4-10朵簇生或为短总状花序,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花期4月。
适合栽种于庭院、公园、广场、草坪、街头游园、道路绿化带等处,也可盆栽观赏或制作盆景。
垂柳:垂柳为杨柳科属的落叶乔木,喜光,也耐阴。
喜温软湿润气候和肥沃、深厚的土壤。
耐碱、耐寒、耐水湿。
适应能力强,在河边、湖岸、堤坝生长最快,在地势高燥地方也能生长,萌芽力强。
高达18m;树冠倒广卵形。
小枝细长下垂。
叶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8~16cm,先端渐长尖,缘有细锯齿,表面绿色,背面蓝灰绿色;叶柄长约1cm;托叶扩镰形,早落。
垂柳枝条细长,柔软下垂,随风飘舞,姿态优美潇洒,植于河岸及湖池边最为理想,亦可作为行道树、庭院树及平原造林树种。
此外,垂柳对有害气体抵抗力强,并能吸收二氧化硫,故也可用于工厂绿化。
国槐:性耐寒,抗性强,寿命极长,耐烟尘能力强,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抗性强,萌芽力强,极耐修剪。
病虫害少,叶子小,不污染环境。
高15-25米, 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
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片,卵状长圆形,长2.5-7.5厘米,宽1.5-5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国槐适应性强,国槐在城市夹杂物混杂的土壤上,能继续生长。
适应城市街道环境,宜用作城市绿化树种。
百日红:喜光,稍耐阴。
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
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耐旱,怕涝,萌芽性强,生长较慢,寿命长。
百日红为小乔木,有时呈灌木状,高约3~7米。
树皮易脱落,树干光滑。
幼枝略呈四棱形,稍成翅状。
叶互生或对生,近无柄,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7厘米,宽2.5~4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光滑无毛或沿主脉上有毛。
圆锥花序顶生,长4~20厘米,花茎2.5~3厘米,花瓣6,红色或粉红色,花期5~8月,果期7~9个月。
树干越老越光滑。
紫薇具有生长缓慢、寿命长、耐修剪、干粗枝柔、叶圆根露、枝间易愈合、极易造型等特点,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也可作切花,瓶养花时间长。
适宜园林种植。
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多种有害气体,均有较强的抗性,并能吸收一定量的有害气体,紫薇是工厂、城市、居民区绿化的好材料。
紫叶李:喜阳光,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对土壤适应性强,不耐干旱,较耐水湿,但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黏质中性、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不耐碱。
以沙砾土为好,粘质土亦能生长,根系较浅,萌生力较强。
为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干皮紫灰色,小枝淡红褐色,均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卵圆形或长圆形状披针形,长3-4.5厘米,宽2-4厘米,色暗绿色或紫红,叶柄光滑多无腺体,花单生或2朵簇生,白色或粉红色,熟时黄、红或紫色,光亮或微被白粉,花叶同放,花期4月,果常早落较耐湿。
对土壤适应性强,以沙砾土为好,粘质土亦能生长,根系较浅,萌生力较强。
紫叶李整个生长季节都为紫红色,宜于建筑物前及园路旁或草坪角隅处栽植,为须慎选背景之色泽,方可充分存托处他的色彩美。
法桐:是阳性速生树种,抗逆性强,不择土壤,萌芽力强,很耐重剪,抗烟尘,耐移植,大树移植成活率极高。
对城市环境适应性特别强,具有超强的吸收有害气体、抵抗烟尘、隔离噪音能力,耐干旱、生长迅速。
高达30米,树皮深灰色,薄片剥落,内皮绿白色。
嫩枝被黄褐色星状绒毛。
叶长8至16厘米,宽9至18厘米,5至7深裂至中部或中部以下,裂片窄长,幼时被灰黄色星状绒毛,后脱落。
总柄具球形果序,果序径2至2.5厘米,花柱刺尖,长3至4毫米。
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
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街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广场、校园绿化颇为合适。
合欢:合欢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生长,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气候,但不耐水涝。
生长迅速。
落叶乔木,高4—15米,树冠伞形。
2回偶数羽状复叶,羽片4—12对,各有小叶10—30对,小叶长圆形至线形,两侧极偏斜,头状花序皱缩成团。
花细长而弯曲,长0.7~1cm 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
气微香,味淡。
通常栽植于庭园中或为行道树。
玉兰:别名白玉兰、望春花、玉兰花,木兰科。
玉兰原产我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
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
现多见于园林、厂矿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
北方也有作桩景盆栽。
玉兰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
爱高燥,忌低湿,栽植地渍水易烂根。
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在弱碱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长。
在气温较高的南方,12月至翌年1月即可开花。
玉兰花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
玉兰是大气污染地区很好的防污染绿化树种。
玉兰花白如玉,花香似兰,其树型魁伟,高者可超过10米,树冠卵形,大型叶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泽,嫩枝及芽外被短绒毛。
冬芽具大形鳞片。
花先叶开放,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
花被9片,钟状。
果穗圆筒形,褐色:蓇葖果,成熟后开裂,种红色。
3月至4月初开花,6-7月果熟。
紫玉兰:紫玉兰孤植或丛植都很美观,树形婀娜,枝繁花茂,是优良的庭园、街道绿化植物。
紫玉兰适合栽培于气候温暖,喜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的疏松肥沃的土壤以及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不过不能生长于石灰质和白垩质的土壤中;枝条柔弱,因此需要种植于稍庇荫的地点;抗风性能良好,对大气污染也有很强的耐受力;可耐−20℃的短暂低温,性喜温暖湿润,喜光,不耐积水和干旱。
落叶大灌木,高达3~5米,常丛生。
芽有灰褐色细毛;小枝紫褐色。
叶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0—18厘米,宽4—10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背面沿脉有柔毛。
花先叶开放或很少与叶同时开放,大型,钟状;花萼片3,披针形,淡紫褐色,长2—3厘米;花瓣6,长圆状倒卵形,长8一10厘米,外面紫色或紫红色,内面白色;花丝和心皮紫红色;花住1,顶端尖,微弯。
聚合果长圆形,长7—10厘米,淡褐色。
花期4—5月。
石楠: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寒力不强,气温低于-10℃一下会落叶、死亡,焦作、西安可露地越冬。
喜光也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石楠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6m,有时可达12m。
小枝褐灰色,无毛。
叶互生;叶柄粗壮,长2-4cm,老时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22cm,宽3-6.5cm,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生具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幼时中脉有绒毛,成熟后两面皆无毛。
大叶女贞:大叶女贞喜光,喜温暖,稍耐荫,但不耐寒冷。
在微酸性土壤生长迅速,中性、微碱性土壤亦能生长。
萌芽力强,适应范围广。
树皮灰褐色,光滑不裂。
叶长8-12厘米,革质光泽,凌冬青翠,是温带地区不可多得的常绿阔叶树,树干直立或二、三干同出,枝斜展,成广卵形圆整的树冠,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
花期7月。
景观中常用作行道树,具有滞尘抗烟的功能,能吸收二氧化硫,适应厂矿、城市绿化,是少见的北方常绿阔叶树种之一。
樱花:樱花性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根系浅,对烟尘、有害气体及海潮风的抵抗力均较弱。
不耐盐碱土。
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
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及风抗力弱。
属蔷薇科,落叶乔木。
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
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
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有腺。
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红色。
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
核球形,初呈红色,后变紫褐色,7月成熟。
樱花花朵极其美丽,为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
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