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全ppt课件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全ppt课件


6
·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
目前,医院感染的概念通常引用卫生部颁 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 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 入院时巳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 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1、生理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等。由于小儿自身免疫系
统发育尚不完善、老年人脏器功能衰退,导致 儿童和老年人的防御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 在女性特殊生理状况期间如月经、妊娠、哺乳 期时,个体比较敏感,抵抗力下降,是发生医 院感染的高危时期
15
·
(一)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2、病理因素:
患者本身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如恶性肿瘤、 血液病、糖尿病、 肝脏疾病等造成个体本身抵抗力下 降;放疗、化疗、皮质激素的应用等对个体的免疫系 统功能产生抑制甚至是破坏作用;皮肤或黏膜的损伤, 局部缺血,伤口内有坏死组织、异物、血肿、渗出液 积聚等均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易诱发感染。 个体的意识状态也会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如昏迷或 半昏迷患者易发生误吸而引起吸人性肺炎。
23
·
2、自身感染患者:
感染源即患者自身。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包 括寄居在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皮肤、泌尿生殖 道、胃肠道、呼吸道及口腔黏膜等)或来自外 部环境并定植在这些部位的人体正常菌群,也 包括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当个体 的抵抗力下降或发生菌群易位时,可能引起患 者自身感染或传播感染。
已感染的患者是最重要的感染源,一方面患者不断 排出大量病原微生物,另一方面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致 病力强,常具有耐药性,而且容易在另一易感宿主体 内定植。
病原携带者(患者、医务人员、探陪人员)是医院 感染中另一重要感染源,临床意义重大,因为一方面 病原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并经常排出体外,另一方面 携带者本身无自觉症状而常常被忽视。
10
·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2)外源性感染: 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
医院内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 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身体以外的个体、环境 等。直接感染和间接感染。
11
·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3.根据病原体的种类进行分类可将医院感染 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 感染、衣原体感染及原虫感染等,其中细菌感 染最常见。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1
·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 关键措施为: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 离、合理使用抗生素、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
2
·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医院感染 清洁、消毒、灭菌
无菌技术 隔离技术
3
·
第一节 医院感染
12
·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一)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二)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 (三)抗生素滥用 (四)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
13
·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一)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1、生理因素: 2、病理因素: 3、心理因素:
14
·
(一)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另外有些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医院 领导和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等都会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发展。
20
·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感染 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三者同时存在并互 相联系,就构成了感染链,导致医院感染的发 生。
(一)感染源
(二)传播途径
7
·(二)医院感ຫໍສະໝຸດ 的分类8·(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2.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可将医院感染分为 内源性感桨和外源性感染。
(1)内源性感染 (2)外源性感染
9
·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1)内源性感染: 又称自身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
医院内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 染。病原体通常为寄居在患者体表或体内正常 菌群,通常是不致病的,但当个体的免疫功能 受损、健康状况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则会成为 条件致病菌发生感染。
18
·
(三)抗生素滥用
许多感染性疾病治疗期间,由于大量抗生 素的滥用,如无适应证的预防性用药、术前用 药时间过早、术后停药过晚、用药剂量过大或 联合用药过多等,均易致耐药菌株增加,菌群 失调和二重感染。
19
·
(四)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
某些医院建筑布局不合理、卫生设施不良 等使医院的空气中含有许多病原微生物微粒, 医院的设备、器械等物品容易受细菌、病毒、 真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适合病原体的 生长繁殖和变异。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4
·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范围内所获得的任何 感染和疾病。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5
·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
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应包括住院患者,医 务人员,门诊、急诊患者,陪护人员,探视人 员及其他医院流动人员。但以上人员除住院患 者外,其他人员在医院内停留时间相对短暂, 常常难以确定其感染是否来自于医院,所以医 院感染的对象主要为住院患者。
16
·
(一)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3、心理因素: 个体的情绪、主观能动性、暗示作用等在
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其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如患 者情绪乐观、心情愉快、可以提高个体的免疫 功能,降低医院感染的机会。
17
·
(二)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
器官移植、中心静脉插管、气管插管、血 液净化、机械通气等破坏了机体皮肤和黏膜的 屏障功能,损害了机体的防御系统,把致病微 生物带人机体或为致病微生物侵入机体创造了 条件,而导致医院感染
(三)易感宿主
21
·
(一)感染源
感染源:又称病原微生物贮源,是指病原 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人或动 物)或场所。在医院感染中,主要的感染源有:
1、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 2、自身感染患者
3、动物感染源 4、医院环境
22
·
1、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
体内有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及发生病变,称为感 染。 感染后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或无症状的病 原携带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