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在这次世界性流行中,作为致病菌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对当时使用的大多数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耐 药性,且其致病的毒力也有所提高,使医院中手 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上升20%~30%。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和伤口感染的大流行 ,改变了过去把医院感染仅理解为病人床边传播 的感染,突破了以前“医院感染就是交叉感染” 的概念,内源性感染的概念开始被提出,并引起 人们的重视。
第七章 医院感染管 理
全球60亿人口中,每年约有3亿人住院,1500万 人患医院感染,150万人死于医院感染 。 美国医院内感染率约为5%,每年约200万病例, 病死率5%,每年约10万人死于医院内感染,平均 延长住院时间4~5天,每年经济损失20亿美元。 英国每年有10万人发生医院感染,导致5000人死 亡,并造成16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 2010年我国内地医院院内感染发生率约为8%, 每例院内感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延长14天,花费 增加6542元人民币,全国每年因医院感染造成的 直接损失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一)发现细菌之前
1847年,维也纳一家医院的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 注意到由产科医生接生的产妇死亡率是助产士接 生的产妇死亡率的9倍。产科医生接生的产妇死亡 率是助产士接生的产妇死亡率的9倍。 调查发现:做过尸体解剖的医生常不洗手就去处 理产妇分娩,而助产士却从不接触尸体解剖工作 。他的研究还发现,如果医生在做尸体解剖后用 漂白粉水洗手,则产妇死亡率会大幅度降低。产 褥热不但可通过尸体材料传播,而且也能经病人 的坏死组织以及污染的被服播散。
二、分类
(一)外源性感染: 1.交叉感染:指在医院内获得而引起的微生 物感染。此种感染可以从病人传给病人; 病人家属作为带菌者传给病人;病人传给 医务人员或医务人员传给病人或其他人。 特点:直接性传染即人与人之间的传染。
二、分类
(一)外源性感染: 2.环境感染:指接触到已被污染过的物品( 如被单、床架、床头柜、门把手、食具、 玩具、清扫工具、医疗器械等)或空气污 染所引起的微生物感染。 特点:在人传人之间多了一个媒介。
(二)内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的预防,主要在于合理使用抗 生素、提高病人的机体免疫力及改善病人 的微生态环境。
三、发展史
(一)发现细菌之前 外科手术感染死亡率高达70%。 18世纪末 ,在进行伤口换药时,用一块纱 布连续地为很多病人清洗伤口,结果造成 所有病人伤口都发生了感染, Dieu医院截 肢后残废率高达60%。在Diderot百科全书 中,关于Dieu医院的记述是:“那是一个 最大的医院,住着很多病人,同时也是一 个最富有和最可怕的医院。”
(一)外源性感染
此类感染可以通过消毒、灭菌、隔离等措 施及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得到预防和控制。 是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测的重点 。
二、分类
(二)内源性感染 指来自病人自身的感染,即病原体存在于 病人自身体内,由于易位或菌群失调而使 病人发生感染。病人本身是病原携带者。 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 等致使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引起自身感染。
三、发展史
(三)抗生素时代 1928年,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发明了青霉 素,并于1943年开始由美国投入生产。到 1946年,青霉素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 有效地治疗感染性疾病。 1949年,文献首次报道了产青霉素酶的金 黄色葡萄球菌使青霉素失活的情况,该病 原菌所致感染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
(三)抗生素时代
三、发展史
(二)细菌学时代 巴斯德发现了微生物,并采用加热消毒等方 法来减少它们的数量,控制其感染。 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首先阐明了细菌与感染 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消毒的概念,认为细菌 通过医疗器械、敷料等进入伤口引起感染。
(二)细菌学时代
1867年发表了世界上著名的外科无菌操作制度的 论文。提倡在进行手术或更换敷料的时候,用石 炭酸溶液喷雾消毒空气,并使用石炭酸浸湿的纱 布覆盖伤口来防止伤口感染;病人的皮肤、医生 的手、使用的器械都要用稀释石炭酸消毒液消毒 。通过这些消毒措施,李斯特所做的截肢手术的 死亡率从47.5%降到15%。 李斯特不仅认为感染来自微生物传播,而且认识 到控制环境中微生物的重要性 。
(一)发现细菌之前
他的这项研究成果于13年后的1861年发表 ,题名为《产褥热的病原学、观点和预防 》。提出实行了严格的漂白粉液洗手措施 ,降低了病死率,然而在当时尚未明确认 识到疾病的传播是微生物迁移的结果。
(一)发现细菌之前
1854~1856年,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 期间率领了几十名护士到战场为伤病员服 务,创建了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病房 通风、带橡皮手套进行操作等一系列严格 措施,仅4个月的时间,就使伤病员的病死 率从42%下降到2.2% 。
(一)发现细菌之前
18世纪末开始建立产院,产院的死亡率极高(主 要由于产褥热所致)。当时Thomas Lightfoot在 伦敦医学泰晤士报写道:“产院引导产妇走向死 亡之门。” 产褥热:分娩后子宫复旧恢复到非孕状态,这种生 理变化约需42天才能完成,这段时间称为产褥期 。自胎盘娩出后,产妇便进入了产褥期。 产褥热 是由于产后致病菌侵人生殖器官而引起的疾病, 医学上叫产褥感染,是产妇在产褥期易患的比较 严重的疾病。引起产褥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葡萄 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
主要内容
概述 医院感管理
第一节 概述
概念 分类 发展史 医院感染的原因 医院感染诊断原则
一、概念
1978年,WHO将医院感染定义为:凡是病 人因住院治疗、陪诊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 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 状的微生物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住院期是 否出现症状,均属医院感染,也称为医院内 感染。(注意点:人、标志、时间) 医源性感染: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 引起的感染 。
广义地讲,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引起的各种微 生物感染。即不论是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医院 职工、探视者或陪住家属,只要是在医院内感染 的疾病,统称医院感染。 但由于门诊病人、探视者来院时间短、感染因素 多,因此,医院感染一般是指住院病人、陪住者 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感染疾病而言。
二、分类
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