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使用熟语(成语)限时训练

正确使用熟语(成语)限时训练

正确使用熟语(成语)限时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

所以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B.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C.有的同志孤陋寡闻,见微知著....,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D.潜在的市场价值或立竿见影....的商业利益,也许才是驱动这场表演的真正引擎,也许才是这些人参演的真正动力。

解析“立竿见影”,比喻立见功效。

A.“言不由衷”,说的不是真心话。

B.“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C.“见微知著”,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发展的趋向和实质性的问题。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对孪生姐妹在向记者自我介绍时,活泼的妹妹先声夺人....,文静的姐姐却笑而不答。

B.王老师学识渊博,幽默风趣,有时为了使课上得生动形象,不停地指手画脚....,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C.这篇散文结构严谨细致,语言大气磅礴,如江河日下....,一泻千里。

D.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解析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之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此用一义项。

A.“先声夺人”是指做事抢先一步,在别人之前。

C.“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D.“铤而走险”指因走投无路而采取冒险行为。

答案 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最近,一个自称“龙飞虎”的神秘人物搅得国内棋坛颇不宁静,此人枪疾马快,着法诡异,左支..右绌..,屡挫劲敌。

B.余秋雨,博学多才,有“立地书橱....”之美称,一部《文化苦旅》引无数人为之倾倒。

C.田世国为使患上尿毒症的母亲延续生命献出了自己健康的肾,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让那些不肖子孙....汗颜无地。

D.环境污染曾一度成为某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经过大力治理,该市现在已是天蓝地白,河清海晏....了。

解析“立地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A.“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

C.“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不能理解为“不孝子孙”。

D.“河清海晏”,形容天下太平。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些人简直是不可理喻....,明明没有票还骂骂咧咧硬是想闯进来,素质实在太差了。

B.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C.你这人究竟还有没有同情心?!现在灾区的人们生活非常困难,你自己细大不捐....也就罢了,人家捐钱捐物你还在一旁说风凉话!D.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里最冤的恐怕非陈汤莫属——阵斩匈奴单于,平定西域土地,陈汤的功业自不必说,可他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的凄凉结局。

解析“不可理喻”,无法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

B.“轻诺寡信”,轻易许诺的人就一定很少守信用。

C.“细大不捐”,大的小的都不愿舍弃。

D.“功高不赏”,形容功劳极大,无法加以赏赐。

答案 A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经过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已经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B.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

C.少数为官者,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追求个人享受,一饭千金....。

D.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

解析“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A。

“改头换面”是只换形式,不换内容。

B.“城下之盟”,指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C.“一饭千金”,受人之恩,给予很重的回报。

答案 D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研究员们津津乐道....着“龙芯”1号的研发成功,这是我国首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PU,又称“中国芯”。

B.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成句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堪称化典入词的范例。

C.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问题。

D.陈水扁当局在高中历史课程纲要中,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独立出来,是想用意识形态取代历史,是数典忘祖....。

解析“数典忘祖”,谈论祖上的典章制度或经历时,却忘掉了祖先的职守。

现多比喻忘记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A.“津津乐道”不具备带宾语的功能,因此这里使用不当。

B.“信手拈来”,不能带宾语。

C.“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一般直接用作谓语,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搭配。

答案 D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你不应该求全责备....他的缺点。

B.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C.为了研究新产品,领导和群众焚膏继晷....,很快拿出了第一方案。

D.折扇和信封的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解析“焚膏继晷”,夜以继日。

A.“求全”和“责备”都是动宾短语,动宾短语不能带宾语,故该句表述不合语法;可改换成“对他人的缺点,你不应该求全责备”。

B.“安居乐业”,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

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

D.“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形容词性,不能带宾语。

答案 C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一名歹徒顺手抓起一把尖刀,幸好民警代秋眼疾手快....,一把扣住他的手腕,另两名民警则趁机夺下了尖刀。

B.门前的草地上,活蹦乱跳....着几个可爱的小家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C.为了安置纷至沓来....的志愿者,镇政府拨给了志愿者十几顶帐篷,可是充满爱心的志愿者们却又把帐篷全部送给了灾民。

D.如果日本对其过去所犯罪行已有深刻认识,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词....。

解析“活蹦乱跳”,形容词性,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

不能带宾语。

A项,“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C项,“纷至沓来”,纷纷前来。

D项,“闪烁其词”,说话躲躲闪闪。

答案 B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中国古典山水诗平淡而隽永,读者想象其中的画面和情境,就能领悟意境的含英咀...华.和美妙深远。

B.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和陆崇国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总算可以望其项背....了,我暗下决心,下次考试一定要超过他!C.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并没有直接写自己对东京的失望,而是奇峰突起,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刻画了清国留学生“逛公园,学跳舞”成天不学无术....的丑陋形象。

D.世上还有什么比椿萱并茂....更让人幸福呢!所以,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

解析“椿萱并茂”,比喻父母都健在。

A.“含英咀华”,品味领悟诗文的精华,是动词,此处误作为形容词,错。

B.“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一般用于否定结构。

C.“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

是一种最终状态,不能用“成天”修饰。

答案 D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推开门进去,发现李处长在沙发上正襟危坐....,一脸的肃然,而他的对面,则是唾沫横飞的张局长。

B.大家都拭目以待....着话剧《蔡元培》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

C.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险境,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D.看着自己当年的信笔涂鸦....,随意,散乱,不成章法,李师曾不禁笑了。

解析“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B.“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不能直接带宾语。

C.“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此处与语境含义不符,且“猝不及防”多用于使动结构中。

D.“信笔涂鸦”,没有多加考虑,随意写画。

是动词,句中误作名词。

答案 A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但就在成君忆美滋滋地打着名著的主意时,《麻辣水浒》《经济学演义》等跟风书和《成长力》等“本土”经管书、励志书也纷纷出版——跟风出版让人一言难尽....。

B.吴祥同志在敌人的监狱里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不说,还被灌辣椒水,坐老虎凳,太惨了,你们一定要设法营救他。

C.面对镜头,马化腾有些拘谨,手指紧紧抠住裤子口袋;可一旦离开了镜头,他便放松地侃侃而...谈.,话语犀利,精准而到位。

D.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挽救濒临崩溃的股市成了各国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各国政府纷纷采取降息、注资等措施进行救市。

解析“一言难尽”,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B.“浑身”与“遍体”重复。

C.“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与“放松地”重复。

D.“责无旁贷”与“责任”重复。

答案 A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以往几百万年间所有的巨大火山喷发,比如圣海伦、喀拉喀托、皮纳图博火山与之相比都将相.形见绌...。

B.从文山会海中脱身,转入到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中去,我觉得是您目前的当务之急....。

C.可见美国人虽然跟日本是盟友,但对他们也并非毫无防范之心。

美国人对日本侦察卫星的性能与弱点知道得了如指掌....,却从来不愿意提供这方面的援助。

D.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解析“屡试不爽”,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符合句意。

A.“相形见绌”与“与之相比”重复。

B.“当务之急”与“目前的”重复。

C.“了如指掌”与“知道”重复。

答案 D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B.我们从电视上看到了惊心动魄....的画面:电力工人爬上数十米高的结满冰的铁塔,手持木棒、铁扳手或橡胶棒敲击电线上的冰砣。

C.老舍先生的《茶馆》聚国事家事、世态人情于一室,句句如探骊得珠....,让我们在啼笑中感知着民众的无奈以及时代的黑暗。

D.我们一定要在问题出现之前就未雨绸缪....,做好防备,否则,就可能身陷被动。

解析B.“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A.“人民”与“生灵”重复。

C.“探骊得珠”,比喻作诗文能得其旨要,抓住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