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落实三维目标思索丁爱平老师执教的《认识人民币》织里实验小学:崔琴教案实录如下:课前准备:(1)师:小朋友,今天丁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课堂储蓄罐。
丁老师会把大家上课的好习惯用五角星来表示,咱们把好习惯一个一个的存进课堂储蓄罐……(2)猜谜语:①眼睛②钱----人名币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课件播放,奖励小动物,小动物都要各自喜爱的礼物,教师边说旁白)----这可怎么办?生1:(小手举的高高地,迫不及待地,)发钱。
生2:发钱师:哎,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指明说)师:钱的用处还真是挺大的,那小朋友知道现在我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
(板书课题),小朋友见过人民币吧。
二:新授,合作学习。
认识1元,1角,人民币单位。
师:桌子上的盒子里就有人名币,如果你认识的话,就向同桌介绍。
师:谁来做光荣的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
生1:这是一元。
师:怎么看出来的?生:这里有一个“1”,这里有一个“圆”,合起来是“1圆”。
师:谢谢你,小老师!(向学生鞠一个躬)师:“壹”是大写的1,单位是“圆”,一般写作:元。
师:这是什么?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那么,怎么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师:把你们桌上的1元举起来,有的小朋友举的是这种,我们叫它纸币(齐说);硬币,新版的。
师:小朋友,看仔细啦!看大屏幕。
老师这儿还有一个“1元”?生(齐):1角师: 1角?不是有数字1吗?生:1后面有一个特殊的汉字“角”(板书)师:“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1元和1角虽然都有1,可是单位不同就差的远了。
师:这儿还有有一些人民币,你们认识吗?(指名说)后面的三个都是几分。
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三、探索,认识元、角、分的进率。
师课件出示。
师:小狗,别哭,别哭,我们来帮你看一看!师:(先出示一张1角)猜一猜,小猪的信封里一共有几张1角?生1:10张师:咱们一起数一数。
1元和10角怎么样啊?(板书:1元=10角)师:谁来安慰小狗?师:小马的钱在信封里,都是相同的纸币,抽一张看一看,是几角?猜猜,小马有几张5角?生:两张。
师:为什么?生:因为5角+5角=10角师:小猴的钱也是相同的,抽一张看一看;那么,里面一共有几张2角的?师:只要是10角就是1元。
四、练习与巩固与提高:1元=()角 2元=()角 10角=()元 40角元=()元师:1元等于10角,那么1角等于多少分呢?(指名答,板书)那么要攒多少1分才是1角啊?播放儿歌《1分钱》,一起唱一唱。
师:盐城实验小学的朋友真了不起,不仅爱数学,而且表演也很自信,大方。
小动物们有钱了,那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一起看一看。
师:小狗第一次存了两张,一共几角?第二次存了三张,一共几元几角?师:小猪去超市买东西,棒棒糖5角一个,它该如何付钱呢?你们先在桌上摆5角前,比一比谁摆的方法多;合作的好。
展示学生摆的方法:(5角);(2角、2角、1角);(2角、1角、1角、1角);(1角、1 角、1角、1角、1角)。
其中硬币和纸币的5角一样。
师:你们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付5角钱这一个的问题,多么善于思考啊,再奖励一颗星。
那咱们再去文具小柜台去看一看。
师:你们能猜一猜本子的价格吗?为什么这么猜?师:本子的钱比铅笔贵,比尺子便宜,是几角?师:我有1元钱,想来买东西,那么1元钱可以买这里面哪几件物品呢?师:刚才都是只买一样的,你可以买几样?你能够买三样物品吗?1元钱够不够?师:谁来做一次营业员?(师生展开摸拟对话)师:一把尺子6角,给你1元,应该找我多少钱?你们想不想自己也买一买?师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学生小组活动,交流。
师:小营业员做的怎样呢?哪一个小组愿意来介绍一下?谁听的最认真,就让谁来给她发小红花。
生1:买了2元5角(一起数一数)师:时间过的真快,一晃,一个月过去了,你们看,小猪把它的前全部花光了;小兔子把它的钱存进了储蓄罐舍不得用,每天都看一看,数一数;小猴子开了一家玩具店,赚了好多钱,它还帮助了生活上有困难的小动物。
小朋友,今天这个故事好听吗?你最喜欢哪一个小动物呢?回家以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小结:今天的表现非常好,在刚才的买卖活动中合作的特别好,这点非常的重要。
这么多的好习惯,是我们小朋友一生的财富。
那么,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生:小猴是如何开店的?思索: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制定(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就这三点教学目标来说,整节课做到了真正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体现数学学科特点。
由于人民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比较多的,因此很多孩子对此并不是零知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课件时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的新课标精神。
(2)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生个性差异。
整节课中学生多次进行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了学习,一年级孩子由于思维的发展还比较慢,有些孩子在教师指名回答时站起来就忘记该说什么了,所以作为老师更应该在保孩子自信心和建立正确是数学知识两方面同时下工夫。
课中丁老师在课堂巡视中就非常注意学生的合作成果,争取请合适的孩子回答合适的问题,同时更注意了学生学生思维的碰撞,做到抓重点抓难点。
切合了学生的学习实际、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3)目标陈述是否便于操作,是否体现认知的层次性。
丁老师在让学生当小小营业员时给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小组合作,文明购物,互相交流”。
这样就对学生的活动定了具体、明确的目标,让学生知道怎么活动,要注意什么,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这样具体、明确的要求非常有必要,在丁老师这节课体现的淋漓尽致。
2.教学目标的达成(1)教学目标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体现三维目标。
本节课教师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而且培养了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教师设计的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2)教学方法、手段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整节课中教师设计的贯穿课堂的的小故事以及课堂中的细节都体现了三维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
(3)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强化,对难点的处理恰当。
这节课给了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强化,对难点的处理恰当。
二、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的科学性(1)丁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细致入微、在教学过程中生动准确地讲解、提问、及时的评价都是对孩子学习环境的一种熏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要产生“我要学习”的欲望,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
(2)数学的理性精神、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数的加减法也是进行了复习。
2.教学内容的思想性能否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指导学生观察人民币,由国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感情3.丁老师对教学内容的二次加工尤为深刻(1)整节课突出数学核心知识和方法,从小动物要求发的奖品不同的这个矛盾出发,让学生思考出了一个共同的新知学习的需要,然后就把小动物发完奖金后的一系列活动出发,贯穿始终的小动物们处理奖金的方式,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孩子爱护人民币并学会好的生活习惯。
有利于形成概念的网络系统,使教学内容结构化。
(2)内容的呈现形式或调整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一致性程度。
突出问题性,如如何购物,如何当好“小小营业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1.课堂教学的结构丁老师这节课数学知识教授的顺序与学生认识的顺序一致;教学过程的脉络、层次清晰;各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非常自然;每一项活动的开展关联目标的非常紧密。
2.课堂教学的环节(1)丁老师以猜谜和小动物们发奖,让学生发现了一个矛盾,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爱好,怎样才能使大家都非常满意呢?这就引出的新的知识“人民币”,导入环节就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新授环节如:小动物要求发的奖品不同的这个矛盾出发,引导学生参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建立概念、得出结论的整个过程,力求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
(3)练习环节能否过有目的、有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技能,能否体现基础性、渐进性和发展性;通过“小小营业员”的变式训练,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多角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4)小结作业环节能引导学生回顾概括、重点强化本课所学、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或者对本课学习加以评价、鼓励,对课后继续探究加以点拨,为后继学习埋下伏笔。
3.课堂教学的调控这节课中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学生即时学习的任务的关联的非常紧密;教学节奏是否疏密相间、起伏有致;对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资源,教师的临场应对灵活、合理。
四、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的选择(1)对低年级孩子,丁老师采用的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的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合理和谐地使用接受式或探究性等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活泼可爱小动物在教学课件的使用有利于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感知与思维。
老师是基于学生认知的需要设计的,并使用传统的教具——黑板板书,同时也让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
2.教学方法的优化(1)对各课堂要素的优化组合调配得当,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师学生的特点灵活、多样、流畅。
(2)教学方法的运用适度、适合,有创新之处。
五、教学效果1.学生的参与(1)学生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参与面非常大。
(2)学生的思维有深度,能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3)学习气氛愉悦,学生经常做出想学、好学的情绪反应,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学习的效果(1)实现了预设目标,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b、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c、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出现生成性目标,并且达成度非常高。
(2)充分利用了一节课的每一分钟,包括课前的猜谜语活动都渗透了数学知识,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自己的收获(3)从教师的教学、以及评价中都能给学生充足的自信去学习和理解新知,这也就看出了教师关注到了学习的隐性效果,包括学习方法、能力、态度、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