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上册教师:李彩燕
一、教材分析
《温度》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一节。
这一章的教学以“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为起点,不仅仅因为它们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因为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可以说“温度”是“物态变化”的核心,而学会使用“温度计”则是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
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温度计”学生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地描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温度的概念;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
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对比
五、教学准备
广口瓶,带颜色的水、橡皮塞、细玻璃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烧杯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
六、教学过程
思考回答:需要用温度计测量
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和分析归纳,达到学生真正掌握温度计使用的目的。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对摄氏度的理解。
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思考并讨论如何用物理语言表达这种现象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让学生了解最新科技,拓展学生知识面。
此处学生可能会有各种说法点
拨学生说出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
获或者有什么感想。
七、板书设计
§4-1 温度
1、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
2、摄氏温标的规定:
(1)符号:℃.
(2)一个的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3、温度计
(1)构造:玻璃泡、玻璃管、毛细管等。
(2)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4、体温计
(1)量程:35-42℃
(2)分度值:0.1℃
(3)结构:弯曲细玻璃管,用前甩一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