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癔症和癫痫的临床表现的区别

癔症和癫痫的临床表现的区别


➢3. 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流行性癔症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
多发生在共同生活、经历和观念基本相似的人群中。起初为 一人发病,周围目睹者受到刺激感应,在暗示和自我暗示下相 继出现类似症状,短时间内爆发流行。一般历时短暂,女性多 见。
有人认为赔偿性神经症、职业性神经症也属于癔症的特殊表 现形式。
癫痫
• 癫痫 是临床综合征,是一组反复发作 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大脑功能失 调。感觉、意识、植物神经、精神等 不同障碍或兼而有之。
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1. 运动障碍
较常见: 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和阵挛、肢体瘫痪、 行走不能等。
痉挛发作与癫痫发作十分相似,但无口舌咬伤、跌伤 和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也较长,抽动幅度大,多发 生于有人在场时。
➢2.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感觉缺失 感觉异常 癔症性失明与管视、癔症性失聪等。
咽部梗阻感、异物感——癔症球
正常睡眠图
周期性腿动 nREMⅠ-Ⅱ
发作性睡病 白天
CPS(夜游症) 睡眠中
BCECT
刚入睡 濒醒时
拇或足背屈刻板运动,1-2秒
正常睡眠图
反复出现,多见于成人
不可抗拒睡眠、猝倒、梦魇
REM-nREM
睡眠麻痹四联征
突然起床做“正常”或异常动作 颞叶痫样放电或低
数分,不能回忆
电压或快波
口角抽动开始或SGTCS
癔症与癫痫的相同点
• 相同点: • 1)两者发作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重复言语、低
声自语、叫喊声或发笑,甚至恐惧和愤怒; • 2)两者发作时口中没东西都可能出现吸吮、舐唇、
伸舌、吞咽、咀嚼等; • 3)两者发作时都会出现解扣、脱衣等情感性动作,
但癔症患者动作比较激烈,癫痫则比较柔和。
癔症与癫痫的不同点
3 .反射性发作中促发刺激因子
﹡视觉刺激 闪光:如有可能说明光的颜色 图像 其他一些视觉刺激
﹡思考,音乐,进食,运用,躯体感觉、 本体感觉,阅读,热水,惊跳。
确定是癫痫发作还是癫痫样发作
(一)非癫痫样发作性疾病误诊为癫痫
1. 假性发作 2. 面肌痉挛、多发性抽动症、双腿交
叉摩擦症 3.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4. 睡眠障碍:夜惊、夜游、睡眠肌阵
挛、发作性睡病 5 .TIA、偏头痛
(二)假性发作:为精神性发作,属心因
性疾病,可与癫痫并存
(三)假性发作的主要诊断依据
1. 多见于青年女性 2. 性格特征:高度情感性、暗示性、
自我显示性和丰富幻想性 3 .起病与终止与精神因素有关 4 .症状多样性与戏剧性 5 .意识存在、多无自伤、误伤及失禁 6 .AEDs无效、停药不诱发 7. EEG无痫样放电,Video-EEG有助确诊
为最严重的表现形式 通常在有意识朦胧或漫游症的背景下出现行为
紊乱、思维联想障碍或片段的幻觉妄想以及人格解体 症状,发作时间较上述各种类型长,但一般不超过3周, 缓解后无遗留症状。
• (二)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性障碍)
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以躯体 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
特点: 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 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
➢3. 癔症性痴呆
为假性痴呆的一种 表现为对简单的问题给予近似回答者——Ganser综合征。
表现为明显的幼稚行为时——童样痴呆。
➢4. 癔症性遗忘
阶段性遗忘或选择性遗忘。 遗忘往往能达到回避的目的。 表现为遗忘了某阶段的经历或某一性质的 事件,而那一段事情往往与精神创伤有关。
➢5. 癔症性精神病
癫痫2001年分类
(一)1.自限性发作类型
a.全面性发作 ①强直-阵挛性发作 (包括开始于阵挛期或肌阵挛期的变异型) ②阵挛性发作 ﹡没有强直成分 ﹡有强直成分
③典型的失神发作 ﹡非典型的失神发作 ﹡肌阵挛性失神发作 ﹡强直性发作 ﹡痉挛 ﹡肌阵挛发作 ﹡眼睑肌阵挛 不伴失神 伴失神 ﹡肌阵挛性失张力发作 ﹡负性肌阵挛 ﹡失张力性发作 ﹡全面性癫痫综合症中的反射性癫痫
• 1)癔病性抽搐杂乱无规律,不伴意识丧失和二便失禁,而 癫痫发作时正好相反;
• 2)小儿癔病性发作多见于年长儿,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 而低龄的典型患者较少;
• 3)癔病性发作与周围环境有关,常在引人注目的时间、地 点发作,周围有人时发作加重。癫痫发作往往无征兆。
• 4)癔病发作时脑电图正常,癫痫患者的脑电图一般都有异 常。
•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
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意识和自我身份的认知部分 或完全不相符合,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
意识障碍 情感爆发 癔症性痴呆 癔症性遗忘 癔症性精神病
➢癔症1.意识障碍
周围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障碍。
• 周围环境意识障碍(意识改变状态): 主要指意识范围的狭窄,以朦胧状态和昏睡 较多见,严重可出现癔症性木不一,普通人群 3.55‰(1982),国外资料女性 3~6‰,男性少见。近年有下降趋势,原因不明。
• 多数学者认为:文化落后地区发病率较高,首发年龄以 20~30岁最多。一般预后较好,60~80%可在1年内自发缓 解。
癔症临床表现
癔症性精神障碍 (分离性障碍) 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性障碍) 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癔症和癫痫的临床表现的区别
癔症 定义
又称歇斯底里,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 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 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
癔症
• 主要临床表现 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症状) 癔症性躯体障碍(转化症 状)
癔症
• 癔症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 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有时可由暗 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 自我意识障碍(癔症性身份障碍): 包括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
➢1.意识障碍
周围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障碍。
• 周围环境意识障碍(意识改变状态): 主要指意识范围的狭窄,以朦胧状态和昏睡 较多见,严重可出现癔症性木僵,有的表现 为癔症性神游。
• 自我意识障碍(癔症性身份障碍): 包括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
b. 局灶性发作
①局灶性感觉性发作 ﹡具有原始感觉症状(例如:枕叶和顶 叶癫痫) ﹡具有经验性感觉症状(例如:颞顶枕 叶交界处癫痫)
②局灶性运动性发作 ﹡具有原始阵挛性运动症状 ﹡具有不对称的强直样运动症状(例如:附加运
动区发作) ﹡具有典型的(颞叶)自动症(例如颞叶内侧发
作) ﹡局有多动性自动症 ﹡具有局灶性负性肌阵挛 ﹡具有抑制性运动发作 ﹡痴笑发作 ﹡偏身阵挛发作 ﹡继发性全面性发作 ﹡局灶性癫痫综合症中的反射性发作
(四)假性发作与癫痫发作鉴别要点
特点
癫痫发作
发作
突然
发作时意识清楚
少见
捶胸、挺腹、翻滚、踢腿
罕见
面色
紫绀
舌咬伤及其他外伤
常见
刻板式发作
通常
对抗被动运动及开睑动作

有防上举手坠落面部动作

发作持续时间

(数秒到数分钟)
暗示诱发发作
罕见
发作后嗜睡或意识混浊
常见
发作期脑电图异常
几乎均可见到
发作后脑电图异常
癫痫性发作 可能为假性癫痫发作 Video-EEG
可能为癫痫性发作
(六)与睡眠有关的发作性障碍与癫痫的鉴别
诊断 发生时间 临床表现
EEG、PSG
夜惊
nREMⅢ-Ⅳ 睡眠中突然哭喊、惊叫起坐 慢波睡眠、非同步性快波
眼直、紧张、持续20秒
梦行症 nREMⅢ-Ⅳ 突然起床活动、徘徊、持续
节律性θ波
数分
睡眠肌阵挛 nREMⅠ-Ⅱ 多见于儿童、不定位肌阵挛
通常
假性发作
可逐渐发生 多见 多见 潮红 少见 不通常
有 有 长 (数分至数十分) 常见 罕见 罕见 罕见
(五)假性发作与真性癫痫发作鉴别诊断程序
临床发作事件
Video-EEG
发作期及发作后EEG +
癫痫性发作
发作期EEG及发作后EEG改变不明确
诱发试验
睡眠
觉醒
催乳素试验 + 催乳素试验 --
催乳素试验 +
2. 持续性发作类型
a .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
﹡全面性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失神性癫痫持续状态 ﹡强直性癫痫持续状态 ﹡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b. 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
﹡Kojevnikov部分性持续性癫痫 ﹡持续性先兆 ﹡边缘性癫痫持续状态(精神运动性癫
痫持续状态) ﹡伴偏侧轻瘫的偏侧抽搐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