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4单元14课
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
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
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有效地保护鹿,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那里消灭鹿的大敌——狼。
结果摧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那么,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是谁呢?可能谁也不会想到,那就是得到特别保护的宠儿——鹿。
课文通过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捕杀狼前后凯巴伯森林的不同情况,说明了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板书:鹿和狼的故事
谈话:孩子们,这是什么动物?你们小时候听过有关狼的哪些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在美丽的凯巴伯森林里有许许多多的鹿,你觉得鹿是怎样的动物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大森林,去感受不一样的鹿和狼吧。
齐读课题。
二、阅读提示,初读课文。
出示学生阅读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好批注。
2、请孩子们抓住故事的六大要素来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件什么事?
(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大要素)
三、检查自学效果。
1.说说课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0世纪中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四千只鹿出没林间,狼是鹿的大敌,美国罗斯福总统决定由政府雇猎人去消灭狼,森林中的鹿成了宠儿,大量繁殖,十万只鹿开始啃食树皮,植被。
结果森林中的植被吃光了,鹿大量死亡,疾病流行,枯黄的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四、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
1、小组合作交流,森林、狼和鹿发生的变化。
2.分组交流讨论。
3.提问回答:例:1、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概括地说他采取了两项措施:①设立凯巴伯森林为狩猎保护区。
②雇请猎人捕杀狼。
这项决定的结果是①狼等野兽被猎杀得很多。
经过25年的猎杀,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
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动物(豹子等)也被猎杀了很多。
“25年,六千多只”说明猎杀的时间长,狼几乎灭绝。
②同时,鹿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这个“自由的王国”中,它们自由地生长繁育,自由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③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
④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2、什么原因使森林“宠儿”造成这样的结果的?
(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数量急剧下降。
)
5、(小练笔)
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情境:假如你就是当时的狼或鹿你想对罗斯福说些什么?
让学生给美国已故总统罗斯福写一封信,告诉他错在哪儿,应该怎样做才能挽回损失。
6.这篇课文通过凯巴伯森林、美丽善良化身的鹿、凶恶惨忍的狼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狼是森林的保护者。
狼吃鹿,维护了鹿群的相对稳定。
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这样就保护了森林的生态平衡。
五、总结扩展
1.投影出示《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蛇与庄稼》的故事。
请学生快速阅读,体会这两个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告诉我们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我们任何事物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看,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
)
2.你还知道这方面的事例吗?请你说一说。
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
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有一座蝴蝶雕塑纪念碑,并建有一座蝴蝶纪念馆。
这是因为当地人将一种夜蝴蝶视为“澳大利亚的救星”,特意为它修建的。
1860年,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从美国、墨西哥引进了两种仙人掌,人们想用它作为牧场四周的绿篱栅的。
可万万没有想到,生命力极强的仙人掌一遇到澳洲极为适宜的温度和肥沃的土壤,便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蔓延开来,几棵仙人掌不用多久便成为一大片“带刺的丛林”。
只20年时间,3000多万公顷的土地全被这些多刺植物占领,并且以每年50万公顷的惊人速度向外扩展它的地盘,大片的沃土变成对畜牧业和农业毫无用处的荒野。
当地政府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展开了对仙人掌的大规模斗争。
人们用刀砍,用火烧,连根拔,但都收效甚微。
没等老的除尽,新的又生长起来。
用尽了各种方法之后,陷入困境的人们将眼光转向专吃仙人掌的昆虫。
一位昆虫学家发现阿根廷有一种专门在夜间活动的蝴蝶,它翅长4厘米左
右,灰褐色,它只以仙人掌为食,而且胃口很大。
于是他将几千粒这种夜蝴蝶虫卵带回澳大利亚繁殖、放养。
果然,夜蝴蝶成为有效的仙人掌克星,它们所到之处,成片的仙人掌被吞噬、消灭。
到了1935年,3000万公顷的土地又重新成为丰沃的农耕地和牧场。
如今天澳大利亚虽还可常见仙人掌的踪影,但夜蝴蝶决不会给它们大量繁衍的机会。
虽然这种夜蝴蝶其貌不扬,远不如其他蝴蝶五彩缤纷,惹人喜爱,但是人们对它感恩不尽,怀有崇敬和感激之情。
大家知道,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夜蝴蝶在20世纪初从仙人掌的毁灭性灾害中拯救了澳洲大陆。
蛇与庄稼
几十年前,广东沿海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海啸,是台风引起的。
海水倒灌上陆地,淹没了许多田地和村庄。
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是得不到好收成,接连几年都是这样,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
大家觉得很奇怪。
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奇怪的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田里。
那一年,庄稼得到了大丰收。
许多人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还是老农把秘密说破了。
原来洪水淹没了田地的时候,藏在洞里的蛇都给淹死了,田鼠却窜出洞来,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
洪水退了,田鼠又跑回田里糟蹋庄稼。
因为没有了吃田鼠的蛇,田鼠繁殖得特别快,庄稼叫蛇糟蹋得特别严重,所以就歉收了。
现在田里有了蛇,蛇又能大量捕捉田鼠了,所以,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