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082604
(一级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
本学科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批准为部级重点学科,2002年批准为委级重点学科,1993年第一名博士后进本学科点开展研究工作。

本学科是一门具有国防应用特色的学科。

它包括军事化学和火工烟火技术两个分支。

火工烟火技术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它以化学、物理学、力学、电子信息与机械学为基础,研究火工烟火药剂的合成与分析、快速化学反应、化学物理效应、化学能量转换等理论,以及各种起爆、点火、作功、特种烟火效应、能量转换等火工烟火装置和火工系统的设计、分析与评估。

本学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直接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主要研究方向有:1.快速反应理论:研究化学反应流理论及数值模拟;起爆与点火机理;非稳态燃烧现象;非理想爆轰现象;燃烧转爆轰及爆轰转燃烧机理;热爆炸及热点火理论,含能材料的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开放体系中非平衡态热力学及非线性化学动力学。

2.含能药剂与材料化学:研究单质含能化合物及其混合体系的计算机结构设计、计算化学、设计原理、合成和制备技术、纳米技术、结构表征、性能测试与评估技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在国防科学技术领域和民用爆破器材等领域的应用技术、工程化技术。

3.化学物理效应:研究化学反应及相关过程产生特殊物理效应的原理与应用,主要包括各种军用和民用烟火药剂配方及工艺、化学物理效应过程、烟火装置与系统的设计与效果仿真、无源干扰及光电对抗技术、新概念软杀伤原理及应用技术。

4.火工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火工装置与火工系统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新型换能元及其换能机理,爆炸、燃烧、冲击波的激发、放大、传递及能量转换理论与应用技术。

火工系统的数字仿真与验证技术。

火工系统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研究等。

5.火工燃爆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技术:火工燃爆器件、装置与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理论、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及工艺控制,可靠性与安全性试验与评估方法,失效理论、失效模式与失效分析技术等。

一、培养目标
掌握坚实的火工烟火技术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及在相关工程中担任技术骨干的能力。

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毕业后可从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武器规划与管理机构的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课程设置
三、必修环节
1.文献综述报告(1学分):硕士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要结合课程研究的相关领域进行,综述报告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20篇。

文献综述报告要反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不少于4000汉字。

2.学术活动(1学分):在学期间至少应参加6次以上学术活动(含现代数学系列讲座、跨学科或校外的学术活动3次),其中本人进行正规性的学术报告1次以上。

每次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

3.专业外语(1学分):使研究生了解、熟悉外语论文的写作及如何在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和进行学术报告。

由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研究生选读和笔译相关专业外文文献,学院组织考试。

四、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论文选题应紧跟国内外发展前沿,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涉及工程应用的选题应具有明确的工程实用价值和技术上的先进性。

2.发表论文:应满足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要求。

3.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反映出作者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的新见解。

五、课程简介
21-082604-01-02 火工理论与技术2(36)
适用专业: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武器系统运用工程
先修课程:燃烧与爆轰学,火工品设计,炸药理论
内容概要:物理换能原理与技术;点火起爆原理与技术;传爆原理与技术;燃爆能量转换原理与技术。

参考文献:1.陈福梅. 火工品原理与设计. 兵器工业出版社,1999
2.蔡瑞娇. 火工品设计原理.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1-082604-02-02 含能化合物化学2(36)
适用专业: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物理化学,用化学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炸药理论
内容概要:主要讲述武器弹药系统;工程爆破器材和特种功能器材用起爆药;延期药;点火药;传火药;
特种药剂;猛炸药;火药;烟火药剂等含能药剂及其组分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合成和制
备技术;性能测试技术;表征方法;结构(组分)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应用技术。

参考文献:1.劳允亮. 起爆药化学与工艺学.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2.孙荣康等编著. 猛炸药化学与工艺学. 国防工业出版社,1981
3.张同来等. 含能化合物化学. 自编
21-082604-03-02 化学物理效应2(36)
适用专业: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物理化学,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传热学,烟火学
内容概要:主要讲授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的物理现象,包括化学反应热效应、光效应、电效应、气溶胶效应理论及应用;能量转换原理及转换效率;特种烟火药剂配方、工艺及应用。

参考文献:潘功配,杨硕. 烟火学.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21-082604-04-02 热爆炸理论2(36)
适用专业: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物理化学,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传热学,高等数学
内容概要:主要讲授热爆炸、热点火理论。

包括经典热爆炸;扩展的热爆炸理论;强光起爆理论;冲击波点火理论;热点学说;多反应系统的热爆炸;二维热爆炸理论;热爆炸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1.冯长根. 热爆炸理论. 科学出版社,1988
2.冯长根. 热点火理论. 吉林科学出版社,1992
20-082604-01-02 化学反应动力学2(36)适用专业: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物理化学,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
内容概要:化学反应动力学基本类型和实验方法;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反应速率理论;链反应与光化学反应应动力学;复杂反应动力学等。

参考文献:1.藏亚茹. 化学反应动力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2.韩德刚. 化学动力学基础.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0-082604-02-02 化学反应流理论与数值模拟2(36)
适用专业: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物理化学,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燃烧与爆轰学,物理化学,传热学
内容概要:化学反应流动和燃烧;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高精度有限差分法;网格技术;火焰传热过程数值计算;反应流基本方程和数值解。

参考文献:1.计算流体力学,傅德薰等. 高学教育出版社,2002
2.燃烧过程数值计算,王应时等. 科学出版社,1986
20-082604-03-02 热分析与非等温反应动力学2(36)
适用专业: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物理化学,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仪器分析
内容概要:热重分析法;差热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微热量热法;加速量热分析法;热机分析法;
实验热爆炸;非等温反应动力学;热分析技术在火工药剂、火炸药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1.楚士晋. 炸药热分析. 科学出版社,1994
2.刘振海. 热分析导论.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
20-082604-04-02 配位化学2(36)
适用专业: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物理化学,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
内容概要:配合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理论;配位化合物结构研究的谱学方法;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成键;
配位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配位化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和机理。

参考文献:1.游效曾.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科学出版社, 1992
2.张祥麟.配合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20-082604-05-02 裕度学2(36)
适用专业: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安全工程学,系统理论
内容概要:裕度概念的发展及应用;系统平衡裕度的内涵及定义;简单静力系统平衡裕度分析;化学反应放热系统平衡裕度分析;其它复杂系统平衡裕度分析;危险系统安全裕度分析及监控理论;
裕度理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参考文献:1. 许国志等. 系统科学,第二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2. 冯长根. 热爆炸理论. 科学出版,198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