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器设备管理制度(正式版)

电器设备管理制度(正式版)

电器设备管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器设备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第一章电气保护
一、矿井上下10KV电网及低压配电室继电保护由机电运行部统一管理, 井下配电室以外低压电网保护由区队负责管理。

二、各种继电保护应按规定配置齐全, 动作可靠, 严禁短接或甩掉不用。

三、井下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 应具有短路, 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 引出的馈线上, 应装设短路, 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 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 应具备短路, 过负荷单相断线, 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

四、井下配电网路(变压器馈出线路, 电动机等)均应装设过流, 短路保护装置, 必须用该配电网路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校验开关设备的分断能力和动、热稳定性以及电缆的热稳定性必须用最小两相短路电流校验保护装置和可靠动作系数, 保护装置必须保证配电网路中最大容量的电气设备或同时工作成组的电气设备能够起动。

五、40KW及以上电动机, 应采用真空电磁启动器控制。

六、井下电力网的短路电流不得超过其控制用的断路器在井下使用的
开断能力, 并应校验电缆的热稳定性。

七、熔断管不得有裂纹和严重烧伤现象, 严禁用其它导体代替熔体。

八、煤电钻及照明系统必须使用综合保护装置、煤电钻综合保护器必须具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功能, 每班使用前必须进行一次跳闸试验。

九、井下低压馈出线必须装设检漏装置, 检漏装置应灵活可靠, 严禁甩掉不用, 每天必须对检漏装置进行一次跳闸试验, 检漏保护装置每季应进行一次检修。

十_大倾角不超过15度。

五、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应清洁, 完好无损, 严禁出现裂纹, 开焊或严重变形, 否则为失爆(变形长度不超过50mm, 凹凸深度不超过5mm)。

六、电气设备不应有严重锈蚀现象, 进行涂漆防腐时下列地点不应涂漆、铭牌、防炸标志、警示牌、渗入隔爆接合面的油漆及时清除, 防爆电气设备防爆内外有锈皮脱落为失爆。

七、闭锁装置应齐全, 可靠, 设备原设计无闭锁装置的, 不得去掉“断电源后开盖”的警示牌, 闭锁装置起不到闭锁作用为失爆。

八、隔爆室的观察窗, 严禁缺密封胶圈并且胶封, 透明板松动、破裂或使用一段玻璃为失爆。

九、隔爆接合面应保持完整, 定期进行磷化和更换防锈油脂, 油脂内部不得渗入铁硝、砂粒等, 防止划伤接合面。

十、隔爆接合面的间隙不应超过规定值, 其机械损伤不超过允许值。

十一、用螺栓紧固的隔爆面, 同一部位的螺栓, 螺母等规格应一致, 螺母必须上满扣, 弹簧垫圈以压平为合格, 对于断裂或失去弹性的弹簧垫圈必须
及时更换。

十二、电气设备的零件应齐全, 开关及启动器的消弧罩不应有缺损, 不允许缺消弧片和电源隔板, 接线室内应清洁干燥, 绝缘座套管不允许有裂纹, 烧伤等痕迹, 触头的开距, 同期度应符合要求。

十三、电缆引入装置应完整、齐全、紧固、喇叭口不应有破损, 挡板、挡环不应有锈蚀。

十四、密封圈厚度和宽度应符合规定, 密封圈不得出现老化, 变质和变形。

十五、电缆接线时, 其护层要伸入盒(腔)壁5-15mm, 按规定使用合格的卡爪和弹簧垫。

十六、按地芯线应留有余量, 防止电缆拔脱时地线先断失去保护作用。

十七、接线应整齐无毛刺, 上紧螺母时不应压住电缆绝缘外皮, 螺露芯线距垫圈的距离不能小于10mm, 接线完毕后应仔细清洁接线室, 不得留有碎导线头等杂物。

十八、防止电缆拔脱的装置应压紧电缆, 但电缆的压扁量不得超过其直径的10%。

十_大于电缆外径1mm以上的。

2、进线嘴内径与密封圈外径之差超过下列规定值的。

(密封圈外径在20mm以下, 不超过1mm、60mm以上不超过2mm)。

3、密封圈单孔内穿多根电缆或将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的。

4、密封圈因破损、老化、变质、变形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5、密封圈没有完全套在电缆上的。

6、密封圈和电缆之间有其他包扎物的。

7、一个进线嘴内用多个密封圈的。

8、不用的进线嘴缺密封圈或挡板及挡板绝对厚度小于2mm或挡板直径比进线嘴内径小2mm以上的。

9、挡板放在密封圈里边或挡环放在密封圈和挡板之间的。

10、进线嘴压紧后没有余量或线嘴内缘不紧, 密封圈端面与器壁接触不严及密封圈能活动的。

11、压盘式进线嘴缺压紧螺栓或压紧螺栓上不紧的。

12、螺母式进线嘴因乱扣, 锈蚀等紧不到位或有三个手指能使压紧, 螺母旋过半扣的。

13、使用的螺母式进线嘴缺少挡环的。

14、电缆在进线嘴处能抽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