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外汇储备与美国国债(终极版)

论中国外汇储备与美国国债(终极版)

中国为何将外汇储备的30%用来购买美国国债
随着中国国内投资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外汇储备金额也逐年增长,目前已突破三万亿美元,而能否高效的使用好这些外汇储备也成了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政府目前选择的相对可靠的方式是投资美国国债,其持有的美国国债在一万亿左右,占中国总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中国为什么要打出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投资美国的国债呢?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中国政府的无奈之举。

外汇储备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投资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国债据我所知还可以用来做以下这些投资:一、战略储备能源和我国匮乏的矿产资源。

比如原油,铁矿石等;二、够买国外高新技术;三、投资国外的土地以及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

四、购买黄金等稀有金属。

五、作金融产品的风险投资。

六、战略性投资国外基金。

中国之所以拿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来投资美国国债,其实是由于相比之下美国国债拥有有相对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诸多优点。

首先,对于外汇储备只有把它们放到国际资本市场上才可以增值,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巨大,没有任何一家国外银行可以保证如此巨大金额的安全,因为一旦其选择的那一家银行破产,中国的巨额资产将颗粒物归。

所以在外国银行存款与购买外国政府国债中,购买美国国债又是最安全和最保险的增值办法。

其次,美国国债市场规模巨大,可供买卖的就有6万多亿美元,这无疑是其他几种投资方式所不能达到的规模,并且美国国债的需求强劲,流动性也强,买进美国国债是自由的,抛售美国国债也是自由的。

至于买还是抛,一切皆由中国自己基于“趋利避害”而作出抉择。

最后,对于现在世界经济而言,美国的综合实力和经济活力依然是世界最强,美国不会垮,虽然近十几年购买美国国债的平均债息约在5%左右,而美国的CPI约为2%左右,也就是说扣除通货膨胀投资美国国债的原始收益依然在3%以上。

因此,从外汇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保值性”这三个基本要求出发,购买美国国债是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运用的主要路径。

下面我来简单的分析一下中国用外汇储备来做其他几种投资的可行性,第一种就是投资匮乏矿产资源,这种投资方式也是相对比较好的一种投资方式,可以比较好的对冲美元贬值所带来的损失,然而这只能消耗掉外汇储备的很小一部分,对于三万亿的外汇储备来说有点微不足道,而且中国战略物资的储备空间有限,中国不可能短时间买入如此之多的物资,这也会造成这些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不稳定。

第二是收购高新技术,由于美欧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使购买变得极其困难。

第三是投资国外的土地以及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这也只能化解外汇储备中很小的一部分,由于中国对非洲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日益密切,这种投资也在不断增加。

第四是购买黄金等稀有金属,其实投资黄金不符合外汇储备所要求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当国家需要外汇兑付的时候,抛出黄金谁来接盘呢?会不会被压价?一旦中国主权基金大量买进黄金的时候,黄金价格将被人为抬高;等中国急用美元大抛黄金的时候,黄金将被狠狠地压价,导致中国手里的大量外汇化为乌有,当今整个国际市场早就盯住中国这笔巨额外汇资产流动变化,所以这一点行不通。

第五是作金融产品的风险投资,中国金融业比起美国来可谓小巫见大巫,在金融体制尚不成熟而且人才缺少的情况下轻易涉足美国金额市场,华尔街必定会让中国的投资石沉大海,输的血本无归!第五是投资国外基金,中国要做好国外基金很难,首先要有大量的金融人才,还要有敏锐的投资眼
光,很多人都知道2007年中国投资银行以30亿美元入股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黑石集团,截止目前亏损已高达60%,这使中投走出国门的第一次投资就以惨败告终,中国还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来培养积蓄金融人才,才能在卧虎藏龙的华尔街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任何国家货币的价值往往是以国家的实际竞争力为基础的。

可以说,尽管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创伤,不仅使得美国的整个金融体系突然崩塌,而且也让美国经济进入全面衰退,但是,就美国国家的经济实力而言,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与美国的国力可抗衡的。

无论是美国的教育人才培养制度、科技创新体制,还是金融市场创新、法律与司法制度及政治民主制度,这些制度安排都决定了在未来几十年内美国经济实力仍然会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既然美国的经济实力是其他国家无法抗衡的,那么持有美国资产所面对的风险就会低一些。

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可能停止,而持有美元资产就可以成为较为安全、风险较低的资产。

所以中国政府选择如此多的外汇储备投资美国国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