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传播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方向作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2.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认真比较。
科学知识
1.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中传播。
2.学会制作土电话,使用土电话玩通话游戏。
知道土电话是通过固体(线)传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观察、实验、假设、资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3. 学习安静地做声学实验。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
【教学难点】
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效果不同
【教学准备】
材料:3只封好口的塑料袋,袋中分别装有一样多的沙(土)、水和空气,带橡皮头的铅笔;两只一次性纸杯或自制纸筒,一段棉线、牙签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打电话)导入,产生疑问
(1)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今天啊,老师就和同学们做个游戏!谁愿意来前面给老师配合一下?
(2)游戏方法:教师通过打土电话,轻声告诉接听土电话的学生一些话,让全班同学猜老师所说的话。
(3)谈话: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朵里的?
(4)教师:同学们想知道原因吗?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声音的传播,学完了老师相信你们就知道原因了!好不好?
(二)探究问题
一、观看几段视频,看看声音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呢?
教师:声音可以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那么效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来看看。
活动1:发现沙子、水和空气能传播声音
1.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将沙子、水和空气装入袋子里,保证3只袋中分别只有一种物质。
2.进行实验。
3.实验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橡皮头铅笔敲击桌面时要尽量控制好用力大小,轻轻敲击。
敲击的距离也要一样。
(先用笔做一个敲击的记号)
(2)教室一定要十分安静,师生不能发出声音,并记下自己的感受,记录员要认真填写活动记录。
(3)注意安全,一定要小组合作,不能一个人动手。
①教师引导各小组学生分组实验:隔着沙子、水和空气,倾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
②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帮助。
设计理念【除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感受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制作过程中的相互合作,让学生知道合作要相互配合,服从团队的任务分配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团队的共同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4)讨论交流
塑料袋里装什么时听声音效果最好?哪个最不容易听到声音?
师:这是因为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时不容易损失,而在空气中比较容易损失,尤其是在开放的空气中更容易损失的缘故。
(5)小结:声音除了能通过空气传播,还能通过沙子和水传播。
其中,沙子我们称之为固体,水是液体。
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声音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板书)
设计理念【研究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去研究,这样得出一样的结论才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
二、活动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这些物体是架在发声体与我们耳朵之间的桥梁,声音正是通过这些物体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假如在发声体周围没有任何物体声音会怎样?(学生猜测结果)
科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中放进一个闹钟,人们在罩外可以听到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人们听到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消失。
实验证明,如果在发声体周围没有任何物体,那么声音就不能向外传播。
(播放实验视频)
(板书: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四、活动4:自主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向
讲述:设计一个研究声音传播方向的实验。
(演示实验:在墙面上敲击;水槽里击打石块;教师在学生中间说话)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教师简单说明:以上事实说明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
汇报实验结果: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五、伏罂而听的故事
学生说说伏罂而听的意思和科学道理
六、课后拓展
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声音的传播》这一课。
知道了声音传播的途径和方向。
有关声音的更多的奥秘正等着你们去探索。
祝愿同学们能学好科学这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