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曲式分析

曲式分析

曲式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起有起迄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便是音乐作品的曲式。

音调:是具有性格特征的短小旋律。

音调的分类:1富有感情色彩的音调,如号角的音调、疑问的音调、叹息的音调、哭泣的音调等。

2模拟自然界音响的音调,如号角之音、报钟声、风声、鸟鸣等。

节奏:是长短不同和强弱不同的音的配合方式,缓慢的节奏通常表现平静、深沉或悲哀的情结;快速的节奏通常表现活跃、兴奋或愉快的情绪;切分节奏通常表现紧张或不稳定的情绪。

节奏模式:1扬抑格,2抑扬格,3扬抑抑格,4抑扬扬格,5扬扬格,6抑抑抑格节拍:节拍是强拍和弱拍有规律的周期性交替。

小节的强弱关系:是一种高级的节奏,它普遍存在于一切,但在快速度的段落中特别明显。

节拍交错:节拍的强弱关系常因节拍交错而变得复杂化,节拍交错有横向和纵向二式。

横向节拍交错:①2/8和3/8的交错②2/4和3/4的交错③5/4和4/4的交错④6/4和5/4的交错⑤7/8和6/8的交错;纵向节拍交错:①二声部交错、②多声部交错。

和声在曲式上的组织作用表现:①终止式;②和声韵律:最常见的和声韵律是“Ⅰ—Ⅰ—Ⅰ—Ⅴ;Ⅴ—Ⅴ—Ⅴ—Ⅰ”的对仗;③和声变奏:当短小的旋律频频反复时,每次反复可因变化和声而把一系列互相呼应的乐节和乐句联合成为乐句和乐段。

织体:是音乐材料组成音的编织物的组织方式。

织体的类型:①单声部的织体。

包括单声部的独唱、独奏和齐唱、齐奏(同度或八度),这种织体写法有时显得很淳朴、自然,具有民间格调,有事则有严肃、深沉的性质。

②复调织体。

包括支声复调、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

③主调音乐的织体。

有旋律与和声结合而成,有持续低音式、和弦式、分散和弦式等类型。

乐思:是音乐思维的载体,是构成音乐作品的素材。

动机:是音乐结构中最小的有机单位,有少数音组成,环绕一个主要重音结合成的节奏音组。

是音乐作品中最小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最小的乐思,动机总具有一定得形象意义和节奏逻辑,所以规模虽小,仍不失为音乐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常包含一个强拍,即占有一小节。

主题:狭义的主题是有完整结构而未经发展的乐思;广义的主题则是狭义的主题经过初步发展以后形成的较大的结构,但在全曲中,它仍是音乐形象的主题的结构则大于乐段。

主题内部乐思发展的主要手法:①反复和模进。

②音程的缩小和扩大。

③节奏的缩小和扩大。

⑤对比。

⑥旋律变奏。

⑦和声变奏。

⑧展衍。

发展主题的手法:是主题内部乐思发展手法的扩大,常用的有①变奏:主题的结构不变,而把旋律加以装饰,或变化织体写法、和声细节等,但仍保持旋律、和声结构的轮廓。

②展开:用主题的片段来反复、模进、变奏,或引进新的乐思,调性不稳定,结构逐渐分裂。

③对比:引进新的主题和原来的主题遥遥相对,对比的大小通常是和结构的大小相称的。

新主题和原有主题之间的对比程度,通常要大于主题内部乐思的对比程度。

乐思的陈述:①呈示性陈述:用于音乐材料或主题的初次陈述,结构和调性都比较稳定,主题材料比较统一,和声较单纯,结束多半是收束性的,即结束在主调或关系调的完全终止上,呈示型的陈述常构成主题或主题变奏。

②展开性陈述:结构逐渐分裂,调性的转移逐渐频繁和迅速,这种陈述并没有完整的结构,结束多半是开放性的,结束梓不稳定和弦上或不稳定的调上,主题展开时或主题内部乐思展开时都可采取这种陈述方式。

③过渡性陈述:连接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时所用的陈述方法,在乐思的发展上合调性布局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材料细碎,结构不规整,调性和声不稳定,常用音阶式的走句,上下翻腾的音流或某一音型的多次重复模进。

④收束性陈述:结构逐渐分裂,而调性非常稳定。

在乐段、乐部或乐曲的最后。

常采取补充终止式使乐思的发展逐渐静止下来。

⑤导入性陈述:又称引子,出现在乐曲主题之前或某一段落之间的部分,在主题出现之前,有情绪、调性、体裁、速度等方面的预示。

结束:a多落在Ⅴ,以期待Ⅰ。

b也有落在Ⅰ,作为调性的预示。

引子可以使几个小节,或几个和弦的重复。

声乐曲中,引子成为前奏。

各种段落分类:按其结构功能分1引子,2开始段落(呈示部),3中间段落(中部),4连接段落(连接部),5再现段落(再现部)6尾声。

乐段:是构成独立段落的最小结构。

有明确的终止式,能够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乐段的长度取决于作品的速度、节拍和体裁。

乐段的特征:①乐段是音乐作品中表现完整乐思或相对完整乐思的最小结构,是建立在单一主题上的最小完整曲式。

②乐段的组成部分是乐句,乐句间互相用终止式划分开来,有通过终止式的功能关系联合有机的曲式结构。

③乐段常由几个乐句组成,这些乐句之间具有问答呼应的关系。

④主调音乐风格的乐段,在陈述、发展和结束乐思时和声的表现手法起很大作用。

⑤乐段的结构规模一般不太长大,但形式完整、统一,能体现鲜明的音乐形象。

⑥乐段可以作为独立乐曲的曲式,也可以是较大型作品的一部分。

乐汇:指环绕一个主要重音而结合的音组,乐汇必然包括一个强拍,也包括复拍子的次强拍,长度一般为一小节,包括强起和弱起两种方式。

在一些单拍子而又快速的作品中,有的乐汇可能有几个小节,包含两个强拍或更多。

在一些复拍子而又慢速的作品中,有的乐汇额能只有半个小节,包含次强拍或一个强拍。

单乐段的分类:①以乐段内部所包含的乐句数量分类a两句体,b三句体,c四句体,d多句体②根据乐思的发展状况分类a重复型乐段,b非重复型乐段,c展开乐段,d独立乐段③根据结构模式分类a 方整性乐段b不方整乐段④依据和声调性布局分类a开放性乐段,b收拢性乐段c转调乐段平行乐段中两乐句的关系:①两乐句开头相同,②第二乐句模进或移调,③第二乐句反行,④第二乐句采用新的主题材料,但保持着和第一乐句相同或相似的节奏。

复乐段:是复合结构的乐段,由两个相互呼应的单乐段构成,四个乐句,图示:abac,分平行复乐段和对比复乐段两种。

①平行复乐段:两个大乐句开头的主题材料相同的复乐段,称为平行复乐段。

②对比复乐段:两个大乐句的主题材料形成对比但音乐语言仍一脉相承的复乐段,称为对比复乐段。

展开型乐段;是以一个比较简短的主题核心为基础发展而成乐段。

构成展开型乐段的步骤:1.主题核心的呈示;2.主题核心的重沓,既用反复或摸进出来的巩固主题核心。

一气呵成的乐段类型:1.原来可以划分乐段,因旋律发展,运用阻碍终止,侵入终止或隐蔽终止小郭而后贯穿起来,但因旋律不断上行而中间的半终止又不是很明显,因此有一气呵成之势;2.原来就没有两乐句乐段所特有的周期性结构。

补充:乐句或乐段末尾形成终止以后收束性扩展称为补充。

补充的典型形式;1.延长或反复主和弦;2.反复终止和弦;3.用正格终止后再用变格终止作为补充终止。

扩充:乐句和乐段在内部进行结构的扩展。

方法:1,动机或乐节的反复。

模进,模仿,变奏 2.延长终止和弦3.再阻碍终止过不完全终止后。

重复前面的乐节或乐句,最后以完全终止结束4.用复调手法,变奏手法或调性发展的手法扩充内部结构。

乐段的应用范围:1作为独立的乐曲,民歌,小型器乐曲,群众歌曲等;2.作为乐曲的主题3.作为乐曲的其他组成部分;4.乐段的反复或变化可以构成分节歌。

二部曲式的基本类型:1.单主题二部曲式:其中第二年部分运用了第一部分的主体材料,常是第一部分主题的展开和收束。

图示,a+a1。

2.对比主题二部曲式;第二部分出现新的主题,和第一部分形成一定程度的对比图示,a+b.;二部曲式动力再现部:为了使乐思的发展获得新的动力。

在再现部有时不采用一成不变的再现,而在旋律,和声,调性,织体。

力度各方面特别是再结构方面有或多或少的改变,这种变化的再现部称为“动力再现部”。

没有再现部的单二部曲式的类型:1,单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从主题的分裂展开开始,最后进行收束,单并不再现第一部分中完整的一个乐句;2.单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运用第一部分的主题材料或和第一部分有联系的主题材料,写成在结构上和第一部分相互平行的段落,因此结构是稳定的但和声调性是从不稳定到稳定。

分节歌;是几节歌词唱同一曲调的歌曲。

通常分为主歌和副歌两部分,每节歌的主歌轮番唱不同的歌词而副歌则唱相同的歌词,有时每节副歌开始的歌词不同那个而结构相同,由此分节歌的每节歌词完全不同。

单二部曲式应用范围:1.独立小曲了;2.分节歌;3.变奏曲的主题4.复三部曲式的任何一个部分5.近代回旋曲式的从主部,插部;近代奏鸣曲式的副部,插部6.圆舞曲套曲或其他舞曲套曲的任何一部分。

单三部曲式;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呈示性乐段。

第二部分是展开型乐段;第三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在没有再现的三部曲式中会出现新的主题然后逐渐收束)图解:a+a1+a a+b+a a+b+c单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的动力性表现:1.结构不对称,不平稳或不稳定;2.旋律线的升降,力度的增减不平衡,如旋律线的直线上行或直线下降等3.不断地反复着一种节奏,而不是缓急相济4.第一部分篇幅往往比较短小和其余的两个部分不成比例5.和声调性调式出现不稳定因素。

单三部曲式的连接部常见的几种:1.当中部结束在属调或主调的半终止时,连接部只要重复主调的主和弦,通常把它改为属七和弦,或在属和弦上做单声部的旋律进行;2.有些连接部是一个短短的转调过度;3.有些连接部包含三个部分,中部的补充终止,转调过度,准备句。

再现部常见的动力化手法:1.装饰变奏,这是最弱的一种,也可以说是介乎于静止的再现部或动力性的再现部之间的一种,是把旋律加以装饰;2.改变力度,速度,音区。

音色,伴奏音型。

和声,增加对位声部等3.改变调式4,改变和声,改变调性布局,导致结构的扩充造成高潮;5.推迟调性的再现常见的是再现部从下属系调性开始使中部的不稳定性遗留给再现部。

6.再现部在高潮上出现7.结构的扩充,用向下属方向转调阻碍终止出现展开因素等方法扩大结构8.结构缩小,结构的省略,结构的紧缩9.综合性再现部,再现部综合中部的因素;再现部综合了尾声的因素,尾声提前在再现部出现。

单三部曲式各部分的反复:1.第一部分单独反复,中部和再现部合并反复(‖﹕a﹕‖﹕ba﹕‖)舞曲进行曲,谐虐曲和各种比较活泼的特性乐曲常常反复;2.第一部分不反复,中部和再现部合并反复(a‖﹕:ba ﹕‖)舞曲进行曲,谐虐曲和各种比较活泼的特性乐曲常常反复 3.单独反复第一部分(‖﹕a﹕‖ba)较少见4.单独反复第二部分(a‖﹕b﹕‖a)5.各部分单独反复(‖﹕a ﹕‖b﹕‖﹕‖﹕a﹕‖)较少见单三部曲式的应用范围:1.作为各种体裁的独立作品;2.作为复杂曲式的组成部分 3.作为变奏曲式的主题,但变奏曲式的主题大部分是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很少4.作为套曲中的一个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