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考前串讲资料第一章绪论1.简述现代领导发的基本趋势。
P42(1)决策工作的专门化;(2)领导主体集团化;(3)领导方式民主化;(4)领导方法科学化。
2.试述为什么应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P44(1)领导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包含着其丰富的科学内容。
(2)领导活动有其他领域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
(3)领导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3.简述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兴起。
P46(1)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
(3)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
4.简述领导科学的特点:P50(1)综合性;(2)应用性;(3)社会历史性。
5.试述领导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P50(1)领导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而且也必须指导领导科学,但是也不应该代替领导科学这一具体学科。
(2)领导科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学研究领袖、权力等问题,是构成领导科学最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一。
政治学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进行研究的,领导科学主要研究的是现代的领导现象,研究对象更为专门。
(3)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领导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
领导比管理层次高,管理比领导门类多。
(……)领导科学是从管理科学中派生出来的。
(4)领导科学与党的建设学说的关系:领导科学和党的建设学说有不少内容是想通的,但党建学说研究内容更集中,而领导科学的研究范围更广阔。
6.简述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
P51(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
(2)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
(3)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4)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
7.(结合我国现阶段情况,)试述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
P52(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3)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
(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
8.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P54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根本学风,也是学习领导科学的根本方法。
(1)重视理论学习。
(2)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同时,还须注重:①实证方法;②历史方法;③比较方法;④案例方法;⑤系统方法;⑥借鉴方法。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1.简述领导的特征:P58(1)认识特征:①原则性;②超前性;③综合性;④创造性;⑤系统性。
(2)实践特征:①权威性;②依附性;③目标性;④组织性;⑤协调性;⑥超脱性;⑦服务性。
3.简述被领导者的特征:P65(1)服从性;(2)受动性;(3)对象性;(4)源泉性;(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
4.简述被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P66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3)被领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5.简述怎样做好被领导者。
P66(1)要服从领导;(2)要支持领导;(3)要监督领导。
6.论述领导者和被领导的关系:P67从性质上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额制约。
其关系主要是:(1)相互信任;(2)相互促进;(3)相互支持;(4)相互转化;(5)相互监督。
第三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1.简述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
P70(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
(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
2.简述领导的一般职能。
P70(1)引导;(2)指挥;(3)组织;(4)协调;(5)监督;(6)教育。
3.简述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
P74(1)科学决策;(2)选才用人;(3)思想政治工作。
4.简述领导的总原则。
P77(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2)实事求是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群众路线原则。
5.简述领导的基本原则。
P78(1)统一领导原则;(2)分层领导原则;(3)系统整体原则;(4)权责一致原则;(5)民主公开原则;(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领导观念1.简述现代领导观念的基本特征:P83(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备坚定的、鲜明的政治立场;(2)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要摒弃或改变那些已经过时的、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旧观念,又要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正确的、进步的新观念;(3)既要有中国的民族特色,立足本国与当前,又要面向世界与未来,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的需要。
2.简述领导观念在领导活动中的重要作用:P84领导观念影响和制约着领导工作的方向和水平,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1)领导观念指导领导者的思维活动,制约领导思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2)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影响领导活动的成败。
3.试述现代领导者应树立哪些新的领导观念。
P84(1)政治观念;(2)人本观念;(3)权力观念;(4)法治观念;(5)市场经济观念;(6)改革创新观念;(7)政绩观念。
4.简述领导者树立(清醒的)政治观念的必要性 P85(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观念。
(2)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需要正确的政治观念。
(3)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需要树立清醒的政治观念。
(4)坚持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需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5)做好对外工作,有效抵制和平演变,需要坚定的政治观念。
5.简述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的基本要求。
P86(1)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2)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甘当人民公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心自己的头脑,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全局。
(4)坚持严肃的政治纪律,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
6.简述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必要性。
P87(1)坚持以人为本是由领导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决定的;(2)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对领导者的本质要求;7.简述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基本要求。
P88(1)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2)坚定先人后事的立场;(3)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4)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5)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6)倡导人文关怀。
8.简述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的基本要求 P90(1)对权力内容的正确认识。
(2)对权力来源和性质的正确认识。
(3)对权力行使原则的正确认识。
(4)对权责关系的正确认识。
(5)对用权监督的正确认识。
9.简述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必要性 P91(1)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2)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切实依法行政的首要条件。
(3)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
(4)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保障人权的需要。
10.简述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基本要求 P92(1)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2)自觉抵制特权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3)自觉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树立人权保障的观念。
(4)自觉坚持依法领导,树立依法用权的观念。
11.简述领导者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的基本要求 P93(1)认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
(2)熟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了解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3)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
(4)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12.简述领导者树立改革创新观念的必要性 P95(1)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应对时代变革的客观需要。
(3)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4)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保证领导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3.简述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改革创新观念的基本要求 P96(1)认识改革创新的性质和目的。
(2)明确改革创新的价值和作用。
(3)坚定改革创新的立场和方向。
(4)始终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5)善于选择合理的改革策略和方法。
14.简述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P98(1)明确什么是政绩。
(2)明确为了谁创造政绩。
(3)明确看待政绩的标准。
(4)明确怎样创造政绩。
第五章领导决策1.简述科学决策的基本标准P105(1)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2)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3)实现决策目标所付的代价要小;(4)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较小;2.简述科学决策的基本原则P106(1)客观原则;(2)信息原则;(3)预测原则;(4)程序原则;(5)可行原则;(6)选优原则;(7)“外脑”原则。
3.简述追踪决策的特征 P110(1)回溯分析;(2)非零起点;(3)双重优化;(4)心理效应。
4.简述科学决策的程序 P1075.简述德尔菲法的实施步骤P110(了解)(1)组成专家小组;(2)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询问专家的其他相关要求。
然后,由专家做书面答复。
(3)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预测值的。
(4)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
(5)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作第二次修改。
(6)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6.头脑风暴法必须遵循的原则P111(1)自由畅言;(2)强调数量;(3)禁止评论;(4)相互借鉴。
7.简述德尔菲法的特点 P110(1)匿名性;(2)多轮反馈性;(3)最终结论的统一性。
8.简述决策树法的步骤 P112(1)根据决策问题绘制决策树。
(2)计算概率分支的概率值。
(3)计算各概率点的收益期望值,确定最优方案。
9.简述决策活动中领导者的主要职责 P114(1)考虑决策目标的确立;(2)组织决策方案的制订;(3)负责决策方案的抉择;(4)领导决策方案的实施。
10.简述领导者抉择的基本要求P115(1)时效性;(2)系统性;(3)民主性;(4)合法性;(5)灵活性。
11.简述领导者应发挥智囊团的作用:P116(1)对决策问题进行科学预测;(2)对决策方案进行具体的设计,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3)对决策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咨询;(4)对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