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税检查教学模拟案例

纳税检查教学模拟案例

企业所得税综合检查案例
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下设非独立核算的甲产品生产部、建筑安装部和交通运输部三个分支机构,甲产品生产部负责甲产品生产经营,建筑安装部从事建筑安装劳务,交通运输部从事交通运输业务,由公司总部统一组织财务会计核算,对各分支机构的营业收入设置二级科目分别核算。

甲产品生产部营业收入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规定纳税。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公司在册职工人数304人,均为生产经营人员(其中合同工为10人)。

一、公司财务会计制度
1、公司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对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为5‰。

2、甲产品生产部生产经营甲产品,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产成品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其领用和销售的成本,按规定经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品种法,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3、该公司城市维护建设费按7%征收,教育费附加按3%征收。

二、业务资料说明
1、公司全年计提列支业务招待费为850000元。

2、2011年1月1日购入面值为1000000元,票面利率为10%,期限为3年的国家发改委发行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

另外,公司持有一定数额的国库券。

公司在2011年度内,对甲产品生产部部分闲置生产设备进行了出售,所有固定资产清理工作均已完成。

3、公司对中大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拥有其股权30%,中大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当年实现税后净利润90000元。

4、2011年1月1日,公司向其关联企业借入资金3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不足。

承诺年末归还并且年利率为5%(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5%)。

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各月“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各期初、期末无留抵进项税额。

6、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数量为500件,本月完工7200件。

甲产品一律以不含税单价1800元销售。

以上2005至2010年亏损数额经税务机关核定,2010年为企业自报数,后经税务机关核定为200000元。

8、该企业会计资料齐全,账表、账账、账证、账实相符,借、贷平衡,所给业务视为真实,会计凭证手续完备。

凡未给出的会计资料及其处理,视同正确。

所给资料数据单位为元。

三、会计报表
(1)产品生产部门销售甲产品7500件,不含税单位售价1800元。

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1579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3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295000
(2)公司为某企业在长江一码头打捞一艘沉船取得报酬20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20000
贷:营业外收入20000
(3)本月生产甲产品领用原材料结转9000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9000000
贷:原材料9000000
(4)结转生产领用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87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87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87000
(5)结转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成本9666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966600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9666000
(6)结转本月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100845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845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10084500
(7)12月10日,企业根据11月份已完工程月报表和已完工程价款结算单实现工程结算收入400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预收账款——建设单位(备料款)400000
贷:盈余公积——公益金400000
(8)12月20日,企业收到建设单位支付的抢工费、全优工程将和提前竣工奖60000元,直接用于发放职工福利。

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6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60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60000
贷:银行存款60000
(9)12月份,公司依据会计制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50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存货跌价准备5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50000
(10)公司筹建成立于2005年,筹建期共发生费用5000000元,其中有2000000元用于购置固定资产。

2011年分摊开办费(以前年度分摊不考虑正确与否),会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750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750000
(11)年末通过国家救灾委员会向灾区捐款1000000元。

会计处理为:
借:营业外支出1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
(12)公司8月对某项固定资产进行修理,发生修理费用27000元,该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元,已提足折旧,假定使用年限为3年,修后给管理部门使用,会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27000
贷:银行存款27000
(13)公司去年年初以全新的固定资产对Y公司进行投资,合同约定Y公司无论盈亏,每年末固定支付20000元的投资收益,本公司不承担任何风险。

2011年末公司收到Y公司款项。

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20000
贷:营业外收入20000
(14)公司收到返回教育费附加款50000元。

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50000
贷:资本公积50000
(15)12月份公司为B公司搬家,共取得收入10000元,冲减上月空B公司的货款,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账款10000
贷:销售费用10000
(16)12月末偿还公司向关联企业(非金融企业)生产借款一年的本息31500000元(其中利息费用1500000元,以前各月未预提利息费用)。

会计处理为:
借:短期借款30000000
财务费用1500000
贷:银行存款31500000
(17)年末按权责发生制结转国家重点债券本年利息收益100000元,会计处理为: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00000
贷:投资收益100000
(18)依据税收法规规定,12月企业收到先征后退的增值税款30000元,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30000
贷:资本公积30000
(19)全年度实发在册职工工资总额3048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3000000
管理费用48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3048000
提取附加“三费”。

会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525000
管理费用8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426720
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60960
应付职工薪酬——教育经费45720
(20)12月份支付银行罚息8000元。

会计处理为:
借:营业外支出8000
贷:银行存款8000
五、2011年部分会计账簿资料
6、2011年度投资收益明细账
要求:1、简要指出存在的会计处理错误和影响纳税的问题
2、计算2011年度应补或退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税额,其他各税费不予以考虑。

3、指导该公司做相关调账分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