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营养与保健课程论文简述当前国内外茶饮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比较茶饮料与天然现泡茶之间的营养保健功能。
学院医药商学院专业市场营销年级 08 级学生姓名陈丽君学号 08075093252009年 11 月 15 日一、茶饮料的发展现状及展望茶饮料一般经提取、过滤、调配、灭菌和包装等过程精制加工而成,种类较多,我国的行业标准将其分为以下儿类:茶汤饮料(浓茶型和淡茶型)、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其他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和奶味茶饮料。
茶叶是世界二大饮料之一,更是我国的传统饮料,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一直采用泡饮的方式。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茶饮料以其方便、健康、天然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茶饮料的发展时间虽然较短,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己经历了速溶茶、果汁茶、纯茶和保健茶四个阶段。
本文就茶饮料的发展现状、日前所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以及比较茶饮料与天然现泡茶的营养保健功能作一综述。
1茶饮料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中国大陆国内茶饮料的研制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种出现过一段高潮,开发生产了多种风味的茶碳酸饮料、茶酒等产品,但限于当时的加工技术及消费水平,产品寿命非常短。
经过一番波折后,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再次得以发展。
日前,国内己有50多家公司生产茶饮料,市场销售产品达60多个。
1997年茶饮料产量接近20万吨; 1998年发展势头迅猛,产量达到44万吨以上,仅次于纯净水、碳酸饮料和司’一泉水而居饮料第四位;1999年产量达到85万吨; 2000年是我国茶饮料发展最快的一年,总产量达185万吨,一举超过果汁和果味软饮料名列各类软饮料的第二位。
另据AC尼尔森零售指数最新数据,2001年6~ 7月,全国茶饮料的销售额比5~ 6月增加了94% ,戊为国内各类软饮料中增长最快的一个类别。
台湾省茶饮料在台湾省的出现时间较早,并且发展速度较快。
1987年茶饮料的销售额仅为4. 5亿台币,而到1994年则高达138. 6亿台币,市场占有率达35%以上,连续两年高居饮料业的榜首。
1997年的销售额为126亿新台币,人均消费茶饮料18kg; 2000年的销售量为215万吨,占软饮料市场份额的30%以上,其中销量最大的为鸟龙茶,其次为奶茶、绿茶和红茶。
台湾省的软饮料从1992年至今,茶饮料始终超过碳酸饮料而排列第一位。
茶饮料在台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己步入产品的成熟期,增长开始减缓,产品结构多元化、日味多样化,竞争激烈。
日本日本的茶饮料开发较早而目发展速度较快,是日前茶饮料的最大生产国。
1981年鸟龙茶饮料在日本开始普及;1994年,日本罐装鸟龙茶、红茶、绿茶类饮料的销售额己达5500亿日元,销售量达74. 42亿罐,茶类饮料的市场占有率达19%,仅次于咖啡饮料和碳酸饮料;1995年茶饮料产量首次超过碳酸饮料1997年液态茶饮料销售量为379. 4万吨,销售额7400亿日元;2000年上半年,日本软饮料市场较1999年同期上涨了2%,红茶和碳酸饮料略有下降。
近年来,日本消费者崇尚健康饮食,作为无糖型健康软饮料的代表,鸟龙茶在日本市场上的销售势头日益强劲;同时,无糖、有益健康、饮用方便的绿茶饮料的发展也非常迅猛,2001年绿茶饮料增长达到20%~30%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美国美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己开始研制速溶茶,茶饮料的研制开发也比较早。
美国的茶饮料包括两类:一类是不添加任何辅料的纯茶水;另一类是冰茶,以茶为基质,再调以甜、酸等风味物质配制而成,而目以冷饮方式饮用的一类茶饮料。
据资料报道,美国人均年茶饮料消费量为6. 6加仑,约为25L,略高于果汁,但只有软饮料的1/ 6。
美国的软饮料市场仍以碳酸清凉型饮料为卞,但茶饮料的销量呈上升趋势。
1998年冰茶的销售约为4. 3亿美元,比1997年增加了5. 3%,增长率比软饮料高两倍,1999年较1998年增长8% , 2000年茶饮料生产量达420万t。
近儿年来,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如立普顿、可日可乐、白一事可乐等不断推出各类冰茶和冷茶饮料,扩大茶饮料市场。
因此,液态茶饮料在美国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欧洲1997年冰茶饮料占饮料市场的10. 3% ;2000年西欧茶饮料的产量达250多万吨,主要品种为红茶和绿茶,其中瑞士发展最快,人均消费量达32L/年。
2、茶饮料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原料我国的茶叶产地广阔、品种繁多、花色丰富,各花色风味各异,而目不同季节、产地、品种加工方法不同,茶叶风味也不同,这就为茶饮料品质的一致性提出了难题。
另外,现在茶饮料生产所用的原料大多是中低档茶叶,本身的内含成分和风味都比较差,加之加工过程中的损耗,茶饮料的品质就很难达到人们的要求。
还有农药残留量以及重金属含量也是值得关注的方面。
加工工艺方面这方面的问题是制约茶饮料发展的重要因素。
日前茶饮料加工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有:一是茶汤汤色褐变;一是混浊沉淀;二是香气损失。
加工工艺的好坏决定了茶饮料品质的好坏,加工工艺的发展也是茶饮料发展的基础。
所以,我们应该加快对内含成分变化机理的研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现有的加工工艺,使茶饮料的风味与原来茶叶的风味尽可能保持一致,以符合人们追求健康天然食品的要求。
风味及包装方面日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茶饮料主要要是调味型茶饮料,有鸟龙茶、红茶以及绿茶等几个种类。
因此,要想使茶饮料获得更多人的接受,我们就应该改进茶饮料现有的风味,使之更接近茶叶的原始风味,也就是说要加速纯茶饮料的开发;另外,也应开发适合不同年龄人群饮用的产品,丰富产品结构。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我们可以开发一些不同容量、不同形状的包装,使得液态茶饮料的包装更具有个性化。
其它方面随着茶饮料技术的发展,生产饮料的成本可能会增加。
如何控制成本使液态茶饮料的价格为消费者接受并目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将是液态茶饮料发展的一个问题。
由于茶饮料的发展非常快,许多企业纷纷投入生产茶饮料,但生产的产品非常接近,虽然能给企业带来短期利益,但从长远观点看,这对于企业以及茶饮料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因此,企业不应有自从的心理,而应加大自己的研发能力,看准发展趋势,开发新品种,树立品牌意识。
另外,国内茶饮料的整体技术水平同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设备自动化程度、精度、速度都难以满足茶饮料的生产要求。
3、茶饮料的发展趋势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饮料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茶饮料的世纪”。
虽然茶饮料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可以肯定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从这儿年茶饮料的发展趋势来看,茶饮料必将成为人们的首选饮料。
日前,全球范围内茶饮料的消费量约为1 960万吨;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茶饮料的消费量将达到2 387万t,增加427万t,茶饮料的消费量将占总饮料比例的10%以上。
我国人均年饮用茶饮料为0. 4 L,日本人均年饮用茶饮料为20~ 30 L,可以说,茶饮料在我国还应该有5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另据调查,我国茶饮料去年的市场渗透率达32. 6%,仅次于碳酸饮料和包装水,深圳、广州、厦门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的市场渗透率较高;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液态茶饮料的增长空间应该非常大。
这充分说明液态茶饮料在我国以及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并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将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慢饮细嚷的饮茶方式,而要求在保持茶叶原始风味的基础上,向方便化、保健化方向发展。
人们对于天然健康食品的追求,将为液态茶饮料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潜力。
因此,纯茶饮料以及保健茶饮料将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比较茶饮料与天然现泡茶之间的营养保健功能1、茶饮料与天然现泡茶茶饮料是指用水浸泡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调制加工而成的制品。
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萃取液、茶粉、浓缩液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饮料,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兼有营养、保健功效,是清凉解渴的多功能饮料。
天然现泡茶就是用开水沏茶。
但,要想泡好茶,既要根据实际需要了解各类茶叶、各种水质的特性,掌握好泡茶用水与器具,更要讲究有序而优雅的冲泡方法与动作。
2、茶最好现喝现沏,喝瓶装茶饮料营养价值不大。
经过工业化生产的茶饮料,其主要营养成分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B 等的含量会降低,而饮品中所加入的精制白糖、香精、山梨酸等添加剂却不是有营养的成分。
茶叶因具有降血脂、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抵抗辐射、抗氧化、延缓衰老、助消化等作用,而被誉为健康的自然护卫者。
喝茶最好现喝现沏,沏好的茶最好在25分钟内饮完,否则茶在空气中氧化太久,茶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都会大大减少。
如果不是条件所限,人最适宜的饮品还是常温的白开水或者新沏的茶水。
如果身体有特殊需要,还可喝矿泉水,纯净水不提倡饮用。
外出时如果不便于沏茶,爱喝茶的人还可将袋装的茶粉倒入水中饮用,其营养价值比茶饮料要高。
任何瓶装饮料,无论其宣称的营养成分多高、多全,都能在其标签上看到“色素”、“香精”、“山梨酸”(即防腐剂)等没营养的成分。
工业化生产的饮料如果不添加上述物质,其产品的色泽、口感等就无法统一调制。
尤其是加入的精制白糖所含的都是空洞热量,营养物质很少,过多饮用会造成升糖指数增高,过多的热量就转变为脂肪蓄积在体内,这容易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
茶饮料含有单宁,单宁会降低胃肠内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尤其是铁的吸收,常喝含茶饮料,容易降低铁的吸收,造成缺血性贫血,特别是对少女会更严重。
若是奶茶类,奶茶中的“奶”有全脂奶、脱脂奶或奶精,其中奶精并非奶类,是由椰子油、麦芽糊精及香料等制成,含有高量的饱和脂肪,会增加血胆固醇,危害心脏血管。
含茶饮料中的糖含量也不少,空有热量,积少成多,是体重增加的原因之一,同时养成嗜甜的习惯,并危害牙齿健康。
饮料都有防腐剂、色素,这是市场竞争必然结果。
发展到现在,饮料中的防腐剂和色素对人体的危害并不显现。
当然,世界上最好的饮料还是现泡的热茶,最解渴、最健康、最环保、最中国。
目前的茶饮料多是由经特殊工艺制成的茶汁浓液或干的茶粉与其它必要添加物配制而成的,茶粉或茶汁虽然提取自绿茶本身,但并不具备茶所含有的所有营养成分,况且饮料中的香味剂和保鲜剂的使用,使得茶饮料在保健功能方面无法与直接冲饮的茶相比。
茶饮料受欢迎是因为它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口味,饮料中带有绿茶的特殊清香。
茶饮料更注重的是口味,至于营养成分,是无法与直接冲饮的茶相比的,所以认为常饮茶饮料就能获得饮茶的多种保健功能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