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大学国际税收计算题及补充

广西大学国际税收计算题及补充

1.关税对国际贸易条件的影响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好;<1,坏)调整关税改善贸易条件的前提:进口商品供给弹性<进口商品需求弹性2.居民与非居民的纳税义务⏹在境内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而不超过五年的个人,临时离境期间由境外支付的部分免于缴税:1)在中国受雇的个人,其实际工作期间应包括在境内外享受的休假日以及接受培训的天数。

2)对境内外同时担任职务或在境外任职的境内无住所个人,对其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

3)境内企业采用核定利润方法计征所得税或不征收的,在该企业受雇个人的工资视为境内企业支付。

✓史密斯先生从2008年5月起被美国一公司派到我国,在该公司与我国合资的M公司任职做技术指导工作,我国M公司每月向其支付人民币15000元,美国公司每月向其支付工资折合人民币35000元。

2012年6月,史密斯先生被临时派往泰国为一家公司检测设备,于2012年6月5日从中国出境。

当年6月17日回到中国后继续在M公司工作。

现计算史密斯先生2012年6月应在我国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不考虑税收抵免问题)。

史密斯先生被美国公司临时派到泰国工作12天属于临时离境,这期间他在泰国工作取得的由美国公司支付的工资中属于“境外来源、境外支付”,无须向我国纳税。

(1)按当月境内、境外支付的工资总额计算的应纳税额:(50000-4800)×30%-2755(速算扣除数)=10805(元)(2)当月应纳税额:10805×(1-35000/50000×12/30)=7779.6(元)⏹在境内无住所而一年中在境内连续工作不超过90日或累计工作不超过183日的个人:✓英国居民伍德受英国T公司委派到我国一家企业提供业务帮助,入境时间为2013年2月1日,在我国企业工作5个月,英国T公司每月向其支付工资折合人民币8000元,我国企业每月支付工资12000元。

2013年4月,伍德被派往日本的英国T公司一家关联企业工作了20天,然后返回中国企业继续工作。

那么,伍德2013年4月在中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为多少?应纳税额=[(20000-4800) ×25%-1005] ×12000/20000 ×10/30=559(元)⏹在境内无住所而一年中在境内连续工作超过90日或累计工作不超过183日的个人:✓续上例。

假定伍德要在中国工作10个月,那么,伍德2013年2月来华工作,当年9月被派往设在日本的英国T公司的关联公司工作了20天,则其在中国的纳税义务为:应纳税额=[(20000-4800) ×25%-1005] ×10/30=931.67(元)⏹高管人员的规定:高管:指公司正、(副)总经理、各职能总师、总监及其他类似公司管理层的职务。

1)来自无税收协定国家的高管人员在一年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天;来自协定国家的高管人员,但协定中规定高管工资适用董事费条款,且其在协定规定的期间中在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日的个人:2)无税收协定适用,或按税收协定应认定为中国居民的企业高管人员,在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90天但不满5年的;按协定规定应认定为对方国家居民且按协定规定应适用董事费条款的企业高管人员,如果在税收协定规定期间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了183天但不足365天的个人:3)无税收协定适用,或按税收协定应认定为中国居民的企业高管人员,在中国境内连续居住5年后的纳税年度中,仍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3.不同税收管辖权重叠所造成的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扣除法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将该所得负担的外国税款作为费用从应税国外所得中扣除,只对扣除后的余额征税。

✓假定甲国一居民公司在某年取得总所得100万元,来自于甲国(居住国)的所得70万元,来自乙国(非居住国)的所得30万元;甲国公司所得税税率为40%,乙国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0%。

如甲国实行扣除法,分析该公司纳税情况。

甲国公司缴纳的乙国税款(30×30%) 9万元甲国公司来源于乙国的应税所得(30-9) 21万元甲国公司来源于本国的应税所得70万元甲国公司境内境外应税总所得(70十21) 91万元甲国公司在本国应纳税款(91×40%) 36.4万元甲国公司实际共缴纳税款(9+36.4) 45.4万元结论:缓解但不能免除重复征税。

⏹减免法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在标准税率的基础上减免一定比例,按较低税率征税;对其国内所得则按正常的标准税率征税。

只能减轻而不能免除国际重复征税。

⏹免税法指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全部或部分免予征税。

单边免税的一般限定条件:1)能够享受免税的国外所得必须来源于那些课征与本国相似所得税的国家(不包括国际避税地);2)享受免税的国外所得一般为本国纳税人从国外分公司取得的利润或“参与免税”;3)本国纳税人若想享受“参与免税”,其在国外企业持有股份的时间必须达到规定的最低限(1~2年);4)还有一些国家“参与免税”还要求派息公司必须是从事制造业、商业、银行业等经营活动的公司。

免税法在实行累进所得税的国家的两种做法:1)全部免税法: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不予征税,并且在确定对其国内所得征税的税率时也不考虑这笔免于征税的国外所得。

2)累进免税法: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不予征税,但在确定对其国内所得征税的税率时,要将这笔免于征税的国外所得与国内所得汇总一并考虑。

✓假定甲国一居民公司某年度总所得100万元,来自居住国甲国的所得70万元,来自来源国乙国的所得30万元。

假定甲国实行全额累进税率,应税所得61万元—8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35%,81万元—10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40%;来源国乙国实行30%的比例税率。

现计算该公司应向甲国缴纳多少税款。

全部免税法:甲国对来自乙国的30万元所得不予征税,只对国内所得70万元按适用税率征税。

甲国应征所得税额=70×35%=24.5(万元)累进免税法:甲国根据该公司的总所得100万元,其适用税率是40%,用40%的税率乘以国内所得70万元。

甲国应征所得税额=70×40%=28(万元)⏹抵免法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用国外已纳的税款冲抵在本国应缴纳的税款,从而实际征收的税款只为该居民应纳本国税款与已纳外国税款的差额。

抵免法可以有效地免除国际重复征税。

1)抵免限额普通抵免:规定本国应纳税款的抵免额不能超过国外所得按照居住国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抵免限额)。

我国超限抵免额可以向以后结转的期限为5年。

我国目前对企业和个人外国税收抵免限额的计算主要采用分国限额法。

企业所得税:分国不分项。

把企业来源于某国的各项所得加总,一并计入分国抵免限额。

个人所得税:分国分项。

把个人来源于某国的应税所得项目,依照我国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和适用税率分别计算各项所得的应纳税额,加总求出该国的税收抵免限额。

抵免限额计算公式:分国抵免限额=境内外总所得按居住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源于某一外国的所得额/境外所得总额综合抵免限额=境内外总所得按居住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源于境外的总所得/境内外所得总额✓1、在甲国的总公司A和其设在乙国和丙国的分公司B、C都为盈利,纳税情况如下,用两种方法计算抵免限额及总公司应向甲国缴纳的税额(万元):综合抵免限额=(1200×50%)×(100+100)/1200 100万元B公司与C公司已纳外国税额(60十40) 100万元实际抵免额100万元A公司抵免后应纳居住国税额(600-100) 500万元(2)按分国限额法计算抵免限额乙国抵免限额(1100×50%×100/1100) 50万元丙国抵免限额(1100×50%×100/1100) 50万元允许乙国实际抵免额50万元允许丙国实际抵免额40万元抵免后A公司应纳居住国税额(600-50-40) 510万元在国外分公司均为盈利的情况下,实行综合限额法比实行分国限额法对纳税人有利。

在国外分公司既有盈利又有亏损的情况下,采用分国限额法对纳税人比较有利。

2、接上例,假设C公司亏损50万元,其他情况相同。

(1)按综合限额法计算综合抵免限额〔525×(100-50)/1050〕25万元实际抵免额25万元A公司抵免后应纳居住国税额(525—25) 500万元(2)按分国限额法计算乙国抵免限额(550×100/1100) 50万元由于C公司在丙国的经营亏损,所以不存在抵免问题。

A公司抵免后应纳居住国税额(525-50) 475万元⏹直接抵免与间接抵免直接抵免指居住国的纳税人用其直接缴纳的外国税款冲抵在本国应缴纳的税额。

间接抵免指居住国的纳税人用其间接缴纳的国外税款冲抵在本国应缴纳的税额。

✓假定甲国一居民公司在某年度获得总所得10000万元。

其中本国所得8000万元,乙国(来源国)分公司所得2000万元。

现计算该公司在采用抵免法时应向甲国缴纳多少税款。

(1)当甲国适用税率为30%、乙国为30%,两国税率相等时,甲国政府允许该公司用已纳全部乙国所得税冲抵甲国总公司的应纳税额。

总所得按甲国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10000×30%) 3000万元分公司已纳乙国税额(2000×30%) 600万元实际抵免额600万元总公司得到抵免后应向甲国缴纳的税额(3000-600) 2400万元(2)当甲国税率为30%、乙国税率为20%时,该总公司仅能按实纳外国税款进行抵免,在实行税收抵免后,还要就乙国所得按照两国税率差额,向甲国补交其税收差额。

总所得按甲国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10000×30%) 3000万元分公司已纳乙国税额(2000×20%) 400万元乙国税收抵免限额(2000×30%) 600万元实际抵免额400万元总公司抵免后应向甲国缴纳税额(3000-400) 2600万元(3)当甲国税率为30%、乙国税率为40%时,该居民公司在乙国已纳税额在甲国得不到全部抵免,其可以用于抵免的数额仅为其乙国所得按照甲国税率计算的税额。

总所得按甲国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10000×30%) 3000万元分公司已纳乙国税额(2000×40%) 800万元乙国税收抵免限额(2000×30%) 600万元实际抵免额600万元总公司抵免后应向甲国缴纳税额(3000-600) 2400万元该居民公司缴纳的税收总额(800十2400) 3200万元4.利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利用转让定价在公司集团内部转移利润,使公司集团的利润尽可能多地在低税国关联企业中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