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
这则寓言故事寓意深刻,后来由此演化出一 些成语,你能想出几个?还能说出意思吗?
黔驴之技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 黔驴技穷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 庞然大物
已经用完了。 体型大而笨重的东西,也指貌似 强大而实则虚弱的东西.
一词多义
① 以为 虎见之, 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 (把……当作)
以为且噬己也 (认为)
Qian
kuī
yinyin
hai
dun
黔
Shi
窥
xia
慭慭然
tiao liang
骇
遁
噬
Hao
狎
跳 踉
sheng
好事者
不胜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
喜欢多事的人 到了 却
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
它(到) 把(它)当作
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
躲避 偷看 靠近 一方对另一方
一词多义
慭慭然, 莫相知 ( ……的样子 ) ( 然而,但是 )
②然
然往来视之
二、一词多义
黔之驴 ③ 之 放之山下 (助词,的) (代词,它,指驴) (代词,这种情况 或这件事)
计之Biblioteka 词类活用 船载以入 用船(名词作状语)
稍出近之 蹄之 尽其肉
接近(形容词作动词) 用蹄子踢 (名词作动词) 吃光 (形容词做动词)
知。
黔之驴
害怕 但是 靠近 能承受 只 始终 踢
柳宗元
逃跑 将咬 渐渐 更加 盘算 咬断 吃光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 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
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
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 喜, 计 之 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 其肉,乃去。才 离开
有一天,驴大叫起来,老虎吓了一大跳,逃得远 远的;认为驴将要咬自己了,非常害怕。可是老虎 来来回回地观察它,感到它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渐渐听惯了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 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老虎又渐渐靠近驴,进 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驴禁不 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了老虎。老虎因而很高兴,心 里盘算着说:“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 起来大声吼着,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 离开。
情节再现
情节再现
放 之 山 以为神
蔽林窥之
下
情节再现
一 鸣 大骇
远遁
以为且噬己
甚恐
情节再现
往来视之 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
益狎
荡倚冲冒
技止此耳
不胜怒
蹄之
跳踉大口 阚
情节再现
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
庞然大物,善于 怪叫,蹄踢,装 腔作势,借以骇 人,是一个虚有 其表、实际无能 的蠢物。
前,存有戒惧心理;反
1、 四人一小组,结合课下 注释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 每组派出代表翻译全文。
翻译
贵州这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 用船运进一头驴来,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 就把它放在山脚下。一只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 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成神奇的东西了, 隐藏在树林中偷偷观看。过了一会儿,老虎渐 渐靠近它,小心翼翼,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 东西。
本文是一篇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 裁,结构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 可以是人或非生物。多用借喻手法, 借用含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对 现实加以讽刺或说明一定的道理。
寓言和童话
寓言和童话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的故事都是 假托的、虚构的,都可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 当故事的角色,也都有教育意义。 但二者毕竟是有区别的。寓言的篇幅一般短小, 结构单纯,情节简单,幻想程度较轻,语言朴实精 练,要言不烦,通篇构成一个比喻。 童话的篇幅较长,长篇可达数万字,结构比较 复杂,情节比较曲折,幻想比寓言更丰富、更奇特, 语言多加修饰,刻画人物形象比较细致,但不可能 通篇构成一个比喻。
写作背景:
柳宗元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在朝中任职期间,和刘禹
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集团。由
于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导致革新失败,此后革新人士
遭保守势力的排挤,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多年的贬 谪生活,使他身心备受折磨,写出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作 品。其中,他的寓言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 现实。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 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 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 也,甚恐。然 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 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 近,益狎,荡 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 乃去。
你觉得老虎和驴子谁的优点多一些? 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从老虎的角度我们懂得:
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从驴子的角度: 我们不能做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 要有真才实学。
写作目的
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
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 上层人物。
黔 之 驴
柳 宗 元
学习目标
1、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 用法。 2、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把握形象特点, 理解掌握“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等成 语。 3、理解本文内容,从多角度挖掘本文寓意。
唐 朝 著 名 文 学 家
柳 宗 元
柳宗元:
字子厚,唐朝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唐代文学家。和韩愈合称为“韩柳”,被 誉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作品多 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残暴凶残,同 情人民的不幸遭遇。他的散文以山水游记 最为后人所传诵,他的寓言也很有名。他 的作品,有的揭露统治者的压迫剥削,反 映人民的痛苦;有的倾吐自己的抑郁的情 怀,代表了 一部分有理想而又遭遇坎坷的 知识分子的感情。作品有《江雪》、《小 石潭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应迅速,行动灵活,谨 慎小心,善于观察,反 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 底细后,大胆果断地攻
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
于死命,是一个机智、
勇敢的形象。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 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 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 不要被貌似
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