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洪沟、暗涵施工方案 (3)一、工程概况 (3)1 工程概况 (3)2 编制依据 (3)3 编制原则 (3)二、施工部署 (4)1、组织机构 (4)3、劳动力安排计划 (5)4、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5)5、技术准备 (6)三、施工进度计划 (6)四、暗涵主要施工方案 (6)1、施工程序 (7)2、施工方法 (7)2.1测量放样 (7)2.2基坑开挖 (7)2.3地基承载力检测 (8)2.4暗涵底板施工 (8)2.5墙身及顶板施工 (9)2.6伸缩缝处理 (10)2.7暗涵出口 (10)2.8 台背回填及涵顶填土 (9)2.9检查验收 (11)五、明渠主要施工方案 (10)1、施工程序 (11)2、施工方法 (11)2.1测量放样 (11)2.2基坑开挖 (11)2.3地基承载力检测 (12)2.4基础施工 (12)2.5墙身施工 (12)2.6 台背回填 (15)2.7 检查验收 (15)六、本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检测频率和方法 (16)1、基坑开挖质量检测 (16)2、混凝土基础质量检测 (16)3、钢筋工程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17)七、质量控制措施 (17)八、文明施工措施 (20)九、安全保证措施 (20)1 、安全生产目标 (20)2、五项安全管理制度 (21)3、保证安全具体措施 (22)十、环保措施 (23)附图、脚手架搭设、模板加固、临时排水及施工平面布置图排洪沟、暗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 工程概况排洪沟、暗涵位于厂区东侧,排洪沟主要接收上游自然水沟内排水,排洪沟为C15毛石混泥土结构,排洪沟长254米,排洪沟末端接钢筋混泥土暗涵,暗涵长126.25米,暗涵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壁板、顶板厚度为40cm、底板厚度为50cm,暗涵混泥土为C30抗渗混泥土,抗渗等级P8,垫层混泥土为C15。
2 编制依据2.1、施工图纸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4、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2.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2.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2.7《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20012.8其他有关工程技术规范3 编制原则3.1 遵守合同条款要求,认真贯彻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指令和要求;3.2 严格遵守合同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3.3 坚持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实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3.4 自始自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5)实施项目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技术、资金、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的优化处理,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
二、施工部署1、组织机构为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建设,我公司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已选派了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施工经验丰富、态度诚恳、勤奋实干、科学务实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建了项目管理班子和管理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从已组建的项目管理机构中指派工程师具体负责本工程的施工,其他各部门人员协助配合,以质量、安全、工期成本为中心。
开展高效率的工作。
A.项目组织人员2、劳动力安排计划根据该工程的特点,我项目部已组织了专门施工排洪工程的劳务作业施工队,配置了普工20人、模板工20人、架子工10人、钢筋工15人、砼工8人、防水工2人。
各工种紧密配合,具体分工如下:普工:清理基槽土方,搬移材料、碎石垫层铺设、基槽回填,配合技术工种作业等。
模板工:支模前的放线,配模,支模及加固,拆模等。
架子工:施工脚手架及支撑、承重脚手架搭设等。
钢筋工:钢筋加工及半成品的运输,绑扎,保护层的控制等。
砼工:砼的浇筑入模,振捣,养护等(砼的搅拌运输由商品砼站集中组织供应)防水工:暗涵的沉降缝处理等。
3、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为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拟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如下:4、技术准备4.1、进行测量放线及水平高程复核,对照设计图纸,核对排洪沟、暗涵位置及流水面高程是否与现场相符,若发现不符,应及时通知监理及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修改,以满足排水要求。
4.2、对地基进行验槽、试验检测,确保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4.3、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对用于该工程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对商品砼的生产要求进行交底和委托,确保工程质量。
4.4、进行技术交底,程序为:项目总工组织,施工员→班组长→作业工人,以书面形式下达。
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认真领会贯彻施工意图。
三、施工进度计划厂区东侧排洪工程拟分成两段施工,排洪沟一段、暗涵一段,共分成两个班组施工,计划工期三个月,计划开工日期以甲方书面通知为准,结束日期以开工日期往后推3个月。
四、暗涵主要施工方案1 施工程序暗涵的施工程序为: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地基承载力检测→砂卵石换填及砼垫层→暗涵底板施工→墙身及顶板施工→沉降缝处理施工→墙背回填→检查验收。
2 施工方法2.1测量放样在基础开挖之前,按照图纸所示坐标及尺寸,放出排洪沟、暗涵中心线及基础开挖边线,并设临时水准点,作为排洪沟、暗涵施工过程高程控制依据,排洪沟、暗涵中心线应引至两端木桩上,以便随时进行中心线检查。
测量放线成果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2基坑开挖基础土石方开挖:本排洪沟、暗涵基础土方采用1台1.20m3翻铲挖掘机进行放坡开挖,放坡坡比为1:1,遇岩石地方采用机械凿打放坡开挖,放坡坡比按1:0.5放坡,基槽开挖时每边应预留模板支设工作面1.2m宽,工作面两侧留设300mm*300mm临时排水沟,按流水方向的反向开挖,自卸汽车运输。
反铲在开挖过程中,采用水准仪随时进行观测控制,为不扰动基底土,反铲在开挖时,应预留20cm厚的土进行人工清理。
基槽内按两侧设置排水沟,并在基坑四角设置集水井,用潜水泵不间断地抽除基坑渗水。
因排洪暗渠施工位置为整个厂区最低点,厂区所有给水,下雨时厂区东侧、南侧冲沟雨水汇集于排洪暗涵流入长江,在雨季爆发山洪时,雨水量大,为保证暗涵施工安全,沿厂区外围一圈挖设1000mm×1000mm排水沟接入暗涵终点,横穿公路位置需埋设2根钢筋混泥土圆管涵(见平面布置图),圆管涵采取360°C25混凝土包封,排水沟做法:100mm厚C20混凝土底板,M7.5水泥砂浆砌筑240mm砖墙,排水沟内侧用1:2水泥砂浆抹灰。
具体产生的工程量已现场签证形式确认。
2.3地基承载力检测基槽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排洪沟不小于0.15MPa~0.3MPa,暗涵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0.3MPa,对持力层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段,应对地基做相应处理,对原始地貌不足设计标高的,须用级配碎石分层回填至设计标高,回填每边宽出基础底部宽度500mm,并按1:1放坡回填。
2.4暗涵底板施工本暗涵10m设置一道伸缩缝,底板一次性支模成型,在浇筑底板混泥土时应连墙身一起浇筑500mm,并在墙身内按图纸要求安装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安装采用焊接钢筋与墙身主筋连接并用2根φ12的钢筋夹稳固,加固钢筋的间距为 1.5m每道。
模板采用δ=1.8cm厚竹胶板,模板背按200mm间距背设50×100木枋背楞,外侧用短钢管夹紧打入土中并支撑基坑边坡壁上,间距50cm,墙身模板加固采用Ф14对拉止水螺杆,止水螺杆长度=墙身厚度+2*自由端长度(自由端长度为250mm),对拉止水螺杆间距为450mm*450mm,为保证模板加固不影响墙身截面尺寸,在模板加固时墙内安放内衬。
根据设计要求,伸缩缝采用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安装加固采用φ12的钢筋夹稳固定(见附图)。
底板模板支设在底板、墙身钢筋绑扎完成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底板支模时墙身模板一并支设成型。
墙身内侧模板支撑可利用在底板钢筋上焊接钢筋撑脚,采用钢管进行对撑。
模板支设完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后进行砼浇筑。
砼采用9m3搅拌运输车从商品砼站运至浇筑地点,汽车泵入模,插入式振动棒分层振捣密实。
砼在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对模板及支撑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松动变形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2.5墙身及顶板施工墙身和顶板施工与底板对应,每段按沉降缝划分,并与底板垂直保持一致。
墙身施工前,将施工缝处砼表面凿毛,剔除松散砼,清理渣物并冲洗干净。
然后绑扎墙身钢筋,经监理检查验收后支设墙身模板。
墙身模板采用δ=1.8cm厚竹胶板,以50×100木枋为竖向背楞,间距25cm,横向2根φ48钢管辅以双向φ14@45cm对拉止水螺杆进行对拉加固,底排螺杆距底面不得大于30cm,止水螺杆长度=墙身厚度+2倍自由端(自由端长度为250mm),墙身模板支设时需在墙身内加设内衬,内衬间距按600mm*600mm梅花形布置。
墙身和顶板模板在支设时,考虑连续安装,墙身模板在沉降缝处使用加密拉杆固定墙身两端挡模。
顶板支模搭设满堂支撑架,双向间距100cm,顶板模板采用δ=1.8cm厚竹胶板拼装而成,以100×100木枋作背楞,间距25cm,φ48满堂钢管脚手架作支撑体系。
模板拼缝采用夹双面胶带或涂抹玻璃胶的方法进行封堵,以防漏浆。
顶板模板经监理检查验收后按设计图纸安装顶板钢筋。
在砼浇筑前,应清理模板内杂物及垃圾,并冲洗干净。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后浇筑砼。
混凝土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汽车泵入模。
墙身砼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得大于50cm,每段墙身和顶板应连续浇筑,中途不得间断形成施工冷缝。
间隔浇筑完第一次砼后,待砼浇筑完达到拆模强度,拆除挡板,将杂物清理并冲洗干净后,进行第二次砼浇筑。
浇筑C30砼的同时留置同养试块以确定暗涵拆模及台背回填时间。
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可拆模。
拆除内外侧模板。
2.6伸缩缝处理待砼强度达到设计70%后进行伸缩缝处理。
暗涵伸缩缝内采用L-600闭孔泡沫塑料板填缝,两侧设30mm×30mm双组份聚硫胶封堵。
施工前,将缝内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清理,待冲洗墙内水晾干后再进行L-600闭孔泡沫塑料板填缝处理,最后用30mm×30mm双组份聚硫胶封堵,聚硫胶封堵应与混凝土良好粘接。
2.7、暗涵出口现有设计图纸无钢筋混泥土暗涵与原有浆砌片石暗涵连接处理情况,在暗涵施工时,用挖机挖出原有浆砌片石暗涵位置,并将原有暗涵情况反馈给设计,由设计出钢筋混泥土暗涵与原有暗涵连接处理方案,由此在后续暗涵处理中所发生的费用,由总包、监理、施工方一同现场签证确认或按设计变更图纸计价。
2.8、台背回填及涵顶填土墙背回填应在墙身砼强度80%后方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