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管理评审报告【精选资料】管理评审报告 HYR5602主持人 XXX 评审地点公司会议室评审时间 2008年8 月20 日评审形式会议评审目对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参加人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评审依据:(1)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3) 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定评审内容:(1)内部审核结果;(2)顾客及各相关方的反馈;(3)过程的业绩及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4)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是否及时、有效;(5)改进的建议;(6)资源的状况。
评审结论:1(内审:2008 年8月14 日进行的第七次内审,审核组根据计划的安排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审核,审核的范围涉及管理层及公司各部门(除财务外)和ISO9001:2000标准的所有要求,审核组对公司在最近一年里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符合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及是否能够在公司各部门得到有效的实施、保持和改进进行了审核,审核过程是在客观、公正、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的,审核共发现2项一般不合格项,分别在质技部和生产部。
所发现的不合格项,相关部门都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整改。
对通过本次内审及内审不合格项的整改完成情况,说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体系运行是有效的,体系应充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作持续改进。
2(客户及相关方反馈:供销部对相关客户进行了满意度的调查,并进行了汇兑分析,综合情况表明:客户对公司的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是满意的。
合同履行率达100 %。
3(过程的业绩:从各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和今年前七个月的产值来看,表明各部门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的工作中下了很大工夫,但由于今年形势比较严峻,销售部要加大力度做好攻关工作,争取更多的任务,确保今年年初制定的销售产值650万元能最终完成。
4(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评价情况:公司相关部门对产品质量从材料进货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均按相关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检验与验收,并做好了相关记录,各项检验和验收的结果都达到了要求,满足符合性要求。
通过这次内审,现行的质量方针充分体现了公司在质量方面的宗旨和方向,质量目标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已全部实现。
因此本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适宜的。
5(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今年,加大力度严抓治安工作,做好治安防范;同时加强仓库管理,堵住了公司管理上的漏洞,新增加原材料仓库;加大力度对公司的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确保了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内审不合格项进行整改,并落实跟踪,确保了体系的可持续性。
6(在治安、安全管理过程中,经过去年的认真整改,及时堵住了存在治安和安全隐患的漏洞,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力度宣传,加强员工防范风险的意识,大大增强了员工的治安、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06年下半年至07年上半年,公司没有发生治安事故,也没有发生大的安全事故。
7(体系变更的需求:通过审核,认为本公司现行的体系是适宜的,暂时没有改进的需求,本公司应密切注意国家、地方及行业主管部门对公司经营、管理各方面工作的规定,同时留意客户的需求变化,以便采取措施,及时调整现行的体系,以适应需要。
8(改进的建议:根据各部门的工作汇报、内审的情况,由于06年年底,部分员工卖工龄离职,以及生产不断扩大的需要,公司应该考虑多渠道引进各类人材,不断提高员工的生产能力和素质。
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要加大力度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
9(资源状况:现有的资源能基本满足要求,资源的配备从使用成本来看,基本是适宜的。
从今后发展来看,还须加大力度对设备的投入,购置卷板机、新C6140车床等设备。
纠正、预防措施立项:1、加强培训,引进人材,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2、抓好生产工艺改造,搞好技术攻关工作,逐步积累资金,改善现有落后的生产、生产设备。
管理评审综述:本次管理评审,由XXX总经理主持,会议审议了各部门的工作报告,并对公司现有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评价和探讨。
结果表明: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9001:2000标准的所有要求,体系的建立是充分的;体系能够对公司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所有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各部门能够按照体系要求对各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体系的实施和运行是有效的;现行的体系能体现到了公司的发展规模、体制、人员的素质、产品的性质,能够被各级员工所理解和充分实施。
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虽然有部分人员有所变动,但都能很快适应新岗位。
通过不断强化员工意识,努力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质量均有了较大的改进,效率也有一定的提高,对内审发现的不合格也能够按文件要求进行改善。
充分说明,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基本是适宜的、充分的、有效的,并已基本具备持续改进的能力。
改进意见:1、继续加强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2、抓好生产工艺改造,搞好技术攻关工作,降低生产成本。
3、适当引进高素质人材,包括技术工人。
4、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现有落后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
附 (1)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2)各部门质量体系运行报告; (3)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现情况报告;件备注批准审核编制日期日期日期 2008年8月20日附加工作总结一篇,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方案5篇第一篇一、指导思想2014年,全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的非法违法行为,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通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计划的实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全区安全生产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指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内。
全区安全生产高危领域和重点监管单位的监管面达到100,。
三、主要任务(一)执法检查工作日安排我局现有在册行政执法人员14人。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监管年度执法工作计划编制办法的通知》要求,2014年我局总法定工作日为3500个工作日,其中:综合执法工作日为2000个工作日;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日为800个工作日;非执法工作日为700个工作日。
在综合执法工作日中,实施行政许可为550个执法工作日;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为850个执法工作日;开展安全生产举报查处为200个执法工作日;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报告的受理、登记建档、跟踪监控、督促整改等为200个执法工作日;开展机动执法为200个执法工作日等。
(二)监管执法计划任务分解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监管的原则,对危险化学品、冶金、烟花爆竹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根据生产经营单位上年度安全等级确定现场检查的频次;对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原则上组织1次安全执法检查。
根据专项检查工作日确定全年开展执法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数量是160家。
其中:安全监督管理科28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46家;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科27家;监察大队59家。
开展执法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名单见附件。
四、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明确执法检查内容。
局成立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局长全面负责。
各业务科室(大队)负责人负责具体执法工作,要明确本科室(大队)执法检查的主办和协办人员。
全局执法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安全管监总局《暂行规定》的具体要求,对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和《暂行规定》第八条提出的19项内容认真实施检查,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并制定现场检查工作方案,确保年度监管执法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精心组织,认真执行计划任务。
各业务科室(大队)要严格按照月度计划细化分解执法任务,根据月度计划制定每周计划。
检查人员在实施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前,应当明确检查的项目、内容、方法和标准,准备必要的检查测试工具、仪器及法律文书等执法检查准备工作,必要时,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组织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涉及专业性内容的,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参与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并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检查中,应当作出书面现场检查记录,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分别签字,存档备查,并及时把执法检查记录录入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暨重大危险源预警信息系统。
要统筹兼顾,上下沟通,要优先安排每月到期必须进行复查的生产经营单位。
确需对计划作重大调整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审批和备案。
(三)严格执法,健全执法检查考核制度。
要依法严肃查处安全生产领域的非法违法行为,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在执法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整改,发现违章行为及时纠正,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的案件,应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并及时移交。
建立执法检查季度督查制度和半年执法检查完成进度通报制度,确保执法检查工作任务的有效开展。
各业务科室(大队)要定期对年度执法工作计划进展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并将安全监督检查的结果依法以适当方式予以通报。
局牵头部门每季度对计划完成进度进行督查,计划的执行结果和执法效果作为各科室(大队)和执法人员年终考评依据之一。
第二篇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活动,强化全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严厉查处各类职业卫生违法违规行为,促进用人单位加强职业卫生管理,落实职业病防治各项措施,改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基本达到国家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要求。
二、工作任务(一)突出重点行业领域。
加大对本辖区内用人单位的执法检查力度,重点抓好木质家具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皮革箱包及制鞋、电镀和化工等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领域以及职业病危害严重、接触人员多、发生过职业病危害事件的企业的监督执法。
(二)突出重点检查内容。
主要包括: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的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或普查的情况;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开展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警示标识的设置情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和现状评价的开展情况;为劳动者提供个体防护用品,特别是劳务派遣用工单位为劳务派遣工发放个体防护用品的情况;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的情况。
具体可参照《省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基本要求及自查情况表》的要求进行执法检查,通过执法检查促进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