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机支付的方式、特点与实现环节

手机支付的方式、特点与实现环节

手机支付
内容简介:
✧手机支付是一种同意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
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第三方支付方式。

✧手机支付要紧通过手机账单或从与手机号码关联的银行账号
或信用卡号进行支付,具有可随时、随地支付、使用便利等特点。

✧完成一个手机支付,需要具备支付账户、支付载体、支付环
境等三个环节;目前实现手机支付的技术手段要紧有NFC、RFID-SIM和SIMpass等三种。

✧国内手机支付市场通过十年左右的沉淀,于2009年步入快速
进展时期,并呈现出诸多进展特点。

2009 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19.74亿元,可能到2010年,我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28.45亿元。

✧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虽高速进展,但它依旧全新的行业。

信息
安全、信用制度、政策法规、结算标准的不统一、渠道终端的普及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等问题都将制约着我国手机支付市场的进展。

✧目前,中国银联、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支付宝、
财付通……等多家企业都差不多进入手机支付市场,开展手机支付业务。

一、第三方支付
在了解手机支付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确实是与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

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能够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这种消费模式之因此能够一直存在,是因为有第三方在替你买单,替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商支付费用。

这种经济模式又被称为“第三方(者)买单”。

目前第三方支付要紧有:电子支付、手机支付和电话支付三种。

电子支付是基于互联网,利用诸如“财付通”、“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实现买卖;手机支付、电话支付则是通过手机、固定电话发出语音或数字化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的行为。

二、手机支付
手机支付也称为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交易双方为了某种商品或者服务、使用手机作为支付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完成的一种支付行为。

简言之,确实是同意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
种服务方式。

客户能够通过短信、WAP、客户端等多种形式,利用手机号码、支付卡、银行卡等多种支付账户,提供账单支付、手机充值、公用事业费缴费、订购商品服务、自助金融、刷手机消费等手机自助支付服务。

三、手机支付的方式及特点
1、手机支付的要紧方式
(1)第一种途径:费用通过手机账单收取,用户在支付其手机账单的同时支付了这一费用,在这种方式中,移动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了信用,但这种代收费的方式使得电信运营商有超范围经营金融业务之嫌,因此其范围仅限于下载手机铃声等有限业务;
(2)第二种途径:费用从用户的银行账户(即借记账户)或信用卡账户中扣除,在该方式中,手机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通道,将用户的银行账号或信用卡号与其手机号联接起来。

2、手机支付的要紧特点
基于手机的移动支付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其应用得到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的高度重视。

手机支付的优势在于:手机支付具有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手机的便携性为开展各种手机支
付业务提供了基础;同时,借助移动通信网络,手机支付可随时、随地进行,跨越了时刻和地域的限制。

以智能卡技术为基础,智能卡与手机结合在一起,具有交易安全、迅速的特点,是目前手机支付技术的进展方向。

四、手机支付的实现环节
完成一个支付,必须要具备的有:支付账户、支付载体、支付环境。

1、支付账户是手机支付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能够讲,那个账户的建立和拥有,就决定了手机支付体系的操纵者。

手机支付账户的拥有者除了通过账户来达到介入用户的掌控外,还能够通过账户的发生信息来对用户进行行为的分析。

目前中国手机支付的要紧账户是在银行,因此,支付的重要操纵环节是银行,或者讲是银联。

而在互联网支付方面,差不多出现了第三方支付,这些支付方建立了独立于传统银行的账户,通过这些账户来拥有了用户。

2、支付载体是用户用来完成支付操作的工具。

比如传统银行的储蓄卡、信用卡,包括一些机构自己发放的消费卡,差不多上支付的载体,支付载体的重要性相关于账户来讲是要弱一些。

因此,手机支付假如只是把手机作为一个简单的支付载体,那么
运营商在手机支付上是永久也可不能主导的,因为,载体是随时能够被替换的,只要使用方便。

3、支付环境是一个长期建立的过程。

没有完善和广泛的支付环境,就相当于有了武器却没有战场一样。

而支付环境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进展的过程。

比如我们差不多适应的银行卡刷卡消费,假如没有广泛的POS机的安装,那么这些银行卡也就可不能发挥出作用来,同理,假如手机支付没有便利的支付环境,其作用同样发挥不出来。

五、手机支付实现的技术手段
整个移动支付价值链包括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商(比如银行,银联等)、应用提供商(公交、校园、公共事业等)、设备提供商(终端厂商,卡供应商,芯片提供商等)、系统集成商、商家和终端用户。

目前移动支付技术实现方案要紧有三种:NFC、RFID-SIM和SIMpass,其中后两种是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多的方案。

1、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 NFC 是一种非接触式识不和互联技术,能够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
信。

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能够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NFC 将非接触读卡器、非接触卡和点对点(Peer-to-Peer)功能整合进一块单芯片,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开创了不计其数的全新机遇。

这是一个开放接口平台,能够对无线网络进行快速、主动设置,也是虚拟连接器,服务于现有蜂窝状网络、蓝牙和无线 802.11 设备。

这种方案将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与手机结合,将射频芯片集成到手机主板上,实现手机与POS机或读卡器之间的通讯。

但这种手机支付方案具有天生的缺陷——用户使用手机支付业务必须更换为运营商特制的手机,不仅给运营商和用户带来较高的成本,更由于为保持透传信号的强度,手机后盖不能使用金属,多用塑料材质。

手机的美观性受到限制,用户也不能随意更换自己喜爱的手机类型。

正基于此,那个方案尽管推出时刻较早,也只有日本和韩国的一些运营商推广。

中国的手机用户适应频繁更换手机,这种方案显然专门难同意。

2、RFID-SIM
RFID-SIM卡是双界面智能卡(RFID卡和SIM卡)技术向手机领域渗透的产品,是一种新的手机SIM卡。

RFID-SIM卡既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