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

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

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主要从澳进口铁矿石、氧化铝、煤、羊毛、大麦等, 主要对澳出口计算机、服装、箱包、玩具。 ➢ 2015年6月17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澳大利亚贸易与投资部部长长安德鲁·罗布在澳大利亚 堪培拉分别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PART TWO
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2.2中澳经贸合作发展前景
(3)双方经济技术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 目前,中国经济正迈入一个新的历史阶
段,需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技术设备,澳大利亚有不少技术和管理经验值得中 国汲取。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加速,为澳大利亚公司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 进行合作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新机会。
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
1.2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的发展趋势
(3)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增加。
澳大利亚是第一个同中国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的国家。十几年来双方的技术合作成果显著,合 作范围包括农林牧业、能源采矿、建材、纺织、交通、城市改造、教育、卫生、审计等诸多领域。 中澳自建交以来所签署的大量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协议,为双边经贸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利的 保障。2014年双边中澳“自贸区”的建立,将把双方的经济互补与战略利益推向新的高度,因为这毕竟 是发达国家与中国建立的FTA,在全球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3.3借鉴国际合作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两国贸易水平
中澳合作可以吸取中国与亚太一些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的成功 经验。中国与美国的政治、外交关系会受到一些敏感问题的困扰, 但经贸关系仍然有很大的发展,其基本经验就是依靠民间企业力量 的推动。
因此,中澳双方经贸合作发展,除了两国政府的努力之外,应 大力推动民间企业的交往,特别是促进澳大利亚厂商认识中国市场, 进入中国市场。澳大利亚政府应鼓励和倡导民间资本的先驱精神和 前导作用。澳大利亚厂商进入中国市场,可以采取与日本、新加坡 企业合股进入的方式以降低风险,这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中也不少见。 只有当更多的澳大利亚厂商进入中国后,才能建立起生产国际化的 分工结构,从而使两国贸易从单纯的资源性互补交换,发展为既有 资源互补性质的,又有产业内中间品交换性质的多样化贸易形式 , 达到从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上的进一步密切两国经贸关系。
03
PART THERE 中国和澳大利亚经贸合作发展的建议
I. 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双边贸易 的互利性和可持续性
II. 拓宽贸易渠道,增强双边贸易 的互补性和多层次性
III. 借鉴国际合作成功经验,进一 步提高两国贸易水平
3.1.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双边贸易的互利性和可持续性
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双边贸易的互利性和可持续性,一 是继续扩大两国传统产业间的贸易。随着两国经济的蓬勃发 展,双方市场对传统商品的需求将继续增强,因此两国传统 商品贸易的潜力仍十分巨大。二是大力拓宽两国的产业内贸 易。中澳两国在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产业结构都在 升级,已经具备了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中澳双方的双向投资方式也应当完善。尽量向产业关联性的 双向投资方向发展,才能使投资效果达到更好水平。采用关 联投资方式首先可以提高双向投资的关联度,有利于产业国 际分工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整体发育和提高。
济联委会第九次会议。费希尔访华前,中澳两国就“羊毛标准合同”达成协议。
PART ONE
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
1.1中澳经贸关系历史沿革
➢ 1999年7月,澳外长唐纳访华时,外经贸部长石广生与其就中澳正式结束有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的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
➢ 2005年5月,中澳启动首轮自贸协定谈判。 ➢ 2014年11月17日,双方共同宣布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实质性结束。中国是澳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
China-Australia trade relationship
汇报人: XX

组 制作人:
XX
资料查询:
目 录
CONTENTS
01
中国与澳大利亚经 贸合作的现状分析
中国和澳大利亚经
02 贸合作面临的问题和发来自前景中国与澳大利亚03 经贸合作发展的
建议
PART ONE
PART TWO 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2.1中澳大经贸关系面临的问题
第一,两国间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不够合理,双边经贸往来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能源以及原材料方面。就中
国而言,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产品主要是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原材料产品,譬如金属矿砂、钢铁、煤、化肥、 羊毛、粮油食品等产品。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的大宗商品主要是传统的纺织品、轻工产品和服装。尽管近几 年中澳两国努力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商品进出口结构,比如澳方加大了中方在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化工产 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及高科技产品对澳出口的力度,但是两国贸易中的这种不平衡还是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双方 贸易的长期而健康发展。
01
02
(2)双边贸易范围将会进一步拓宽。 最近几年,由于澳大利亚在电讯、导航、交通控
制、港口建设、炼铁、采矿、粮食生产、加工、储运系统等许多方面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 水平和实力,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在中国市场上进行投资、技术转让、销售技术设备来拓宽 与中国的贸易;中国政府则通过吸收外国投资,接受技术转让,获取先进技术等多种方式 来增加中国出口商品的品种,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同时,由于澳大利亚劳动力价格较高, 所以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里,澳大利亚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将不断萎缩或向海外转移, 让出部分制成品的市场份额。而劳动密集型产品正是中国出口商品的优势所在,中国企业 将会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来填补空出的市场份额,扩大商品的出口范围。
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
1.1中澳经贸关系历史沿革
➢ 1972年12月21日建外交关系。 ➢ 1978年澳给予中国普惠制待遇。 ➢ 1981年两国签定经济合作协定书和促进发展技术合作计划协定。 ➢ 1986年双方成立了部长级经济联委会,下设10个联合工作小组。 ➢ 1988年双方签署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 1999年5月,澳副总理兼贸易部长费希尔访华,并同中国外经贸部长石广生共同主持了中澳经
PART TWO
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2.2中澳经贸合作发展前景
(1)双边贸易将会进一步发展。目前,中国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外贸体
制也实行了重大改革,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惯例接轨。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也越来越 重视蓬勃发展的亚太经济,积极鼓励澳大利亚企业在中国投资,开发中国市场。
3.2扩宽贸易渠道,增强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和多层次性
拓宽中澳双边关系的渠道应当从加强政府、企业之间的 合作来开展。在政府层面上,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原则基 础上开展的两国政府高层之间的对话以及相关部门之间建立 的交流机制,将有利于增强双方的理解,及时协调和解决双 边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在企业层面上。除了继续增强两 国企业之间已经出现的长期合作倾向外,还应从贸易向投资、 技术、信贷、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发展,从而促进双边贸易进 一步扩大。两国政府应当进一步简化两国人民之间往来的手 续,减少对人员流动的限制。
第二,双方投资的领域及规模、特别是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的层次还不够高。澳对外投资的主要方
式基本以证劵投资、股权交易为主,直接投资特别是在制造业的投资非常有限。相比之下,中国对澳投资大 多属于通过合资企业形式开展的直接投资。近几年,澳的一些行业,如金属加工制造业、交通仓储、食品加 工、房地产等行业吸引了包括中国部分国营企业和民营资本在内的投资,但是,总体来看中国在澳高科技领 域的投资非常有限,而且投资规模比较小,许多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够理想。
感谢聆听,敬请指正
REPORT POWERPOINT TEMPLATE
(2)相互投资日益增多。
澳大利亚在华投资行业主要涉及建筑、交通、销售、机场着陆系统、债券交易软件、车辆控制 系统、医疗设备、制药、制造业、环境管理、食品加工、信息技术、电讯、广告和设计、法律、金 融、保险等。澳公司在中国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增加投资,澳大利亚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重要国家 之一。
PART ONE
PART ONE
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
1.2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的发展趋势
(1)双边贸易关系呈不断上升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澳贸易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中澳互为合作伙伴,两国发展经贸合作关系 具有战略意义,双方对于发展两国的经贸关系都有强烈的欲望,而且经贸合作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具有庞大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澳大利亚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世界上第三大能源出口国,其能源生产大于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原料需 求的主要供应国。此外,澳洲是农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国,自贸协定的签署,必将促进两国经济的快 速发展。
(4)能源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澳两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济结构特别是资源禀赋不一样,经济关系互补性强。特别 是在能源方面,中澳合作颇见成效,不仅在传统能源方面,而且在双边核能合作方面也取得实质性 进展。在双边能源合作方面,2003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斥资5.43亿澳元参股澳大利亚西北大陆 架公司天然气项目,并与澳大利亚高庚天然气项目合作方签署协议,参股高庚项目上游开发,并购 买液化天然气供应我国市场。2003年底,中国华能电力斥资2.27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两座 电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