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文写作教学视频

应用文写作教学视频

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一、趣味教学法把趣味教学法应用于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首先就要激活学生们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先导。

从兴趣出发,乐在其中会有成效。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教师一方面可以从理论上强调,宏观角度是为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从实践上强调,微观角度看是日常工作的需要。

比如自我介绍,就从第一次课入手,从教师精彩的自我介绍做起,从名人的自我介绍讲起,从师兄学姐的自我介绍欣赏讲起,再从新同学的自我介绍剖析开来,引导学生从关注自我形象的塑造开始,培养他们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

再比如在书信的教学中许多学生不感兴趣,认为现代人沟通有手机短信、有电子邮件、有电话沟通就可以了,教师首先要肯定这些现代化的沟通手段,但是书信也还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现在有许多用人单位专门要手写的求职信,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封信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涵有多少,也是一个人的门面问题。

在讲书信时可以将如下一些内容讲给学生。

1.无字信。

1963年山东郓城县城关医院改建时给郭沫若同志写了一封信,请他题写院名。

不久郭老就给回了信。

该院领导欣喜地拆开信一看,信封内空空荡荡。

正当大家迷惑不解的时候,有人喊道,瞧.信封上不是明写着“山东郓城县城关医院”吗?一语道破天机,大家惊叹不已。

无不为郭老的智慧幽默而折服。

2.推销信。

美国的一家服饰公司为了招揽生意,有一次给海明威寄一条领带,并附短信云:“我公司出口的领带深受顾客欢迎。

现奉上样品一条,请您试用,并望寄回成本费二元。

”过了几天,公司收到海明威的回信,外附小说一册。

信里写道:“我的小说深受读者欢迎,现随信奉上一册,请你们一读。

此书价值两元八角。

也就是说,你们还欠我八角钱。

”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3.欠资信。

德国诗人歌德收到一位朋友寄来的一封超重欠资的信。

打开信封,发现除了一张短笺外,其余全是废纸。

短笺上写道:“我身体很好,你的n。

”不久,歌德的朋友也收到一个很重的欠资邮包,包里放着一块石头和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获悉贵体康泰,我心上悬着的这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 (《中国中学生报》第1241期) 一位青年给大仲马写了一封信,建议两入合写一部小说:大仲马在回信中尖锐地写道:“先生:您怎么如此胆大包天,竟然想把一匹高贵的马和一头卑贱的驴拴在一辆车上昵?——大仲马。

”年轻人在回信中写道:“仲马先生:您怎么如此胆大包天,竟然把我比作马!’’大仲马接到回信后立刻转怒为喜,马上复信道:“请把文稿寄来,我的朋友。

我很乐意接受您的建议。

”4.欣赏古代文采斐然的经典书信。

古代文采斐然的经典书信也很多如:报任安书、诫子书、谏太宗十思疏、答李翊书、与妻书、李密写辞职信《陈情表》。

教学中还可以列举冰心先生的《寄小读者》、傅雷的《傅雷家书》、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还可以运用李春波的《小芳》、《一封家书》作为背景音乐,来欣赏书信,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使课堂气氛生动而有趣。

2、5.书信迁移。

求职信与感谢信的交替使用。

就拿感谢信来说,通常认为是感谢别人为你所做的好事,其实求职应聘后也完全或者说非常有必要写一封感谢信。

面试以后许多求职者忽略了应聘后的善后工作,可事实上,面试结束并不意味着求职过程的完结,求职者不应该袖手以待聘用通知的到来,有些事情你还必须加以注意。

在这里教师强调学生要学会写信表示感谢,为了加深招聘人员对你的印象,增加求职成功的可能性,面试后的两三天内,你最好给招聘人员打个电话或写信表示感谢。

中国妇女报的报道说,感谢电话要简短,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感谢信要简洁,最好不超过一页纸。

感谢信的开头应提及你的姓名及简单情况,以及面试的时间,并对招聘人员表示感谢。

感谢信的中间部分要重申你对该公司、该职位的兴趣.增加一些对求职成功有用的新内容。

感谢信的结尾可以表示你对自己的信心,以及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贡献的决心。

二、模式化教学所谓的“模式”,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

它是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征,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构建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

我们也可以把它视为对先前经验的总结和学习。

这罩体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认识的发展是这一过程的不断循环往复。

从中寻求普遍规律。

体现的是受教育者本人的实践活动和体悟。

在强调科学理论传授的同时,更注重受训者本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此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被观察和点评,能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

1.应用文写作的思维模式。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所完成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

文学写作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在写作中作者要借助文学形象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

而应用文写作是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

它的写作主体可以是一个群体、一个法定的作者或者是领导或群体的代言人,也可能是一个写作个体。

在写作中不能将个人的主观情感融入写作中。

同时它无需关注写作对象的外在形态,而是力图把握和揭示写作客体的本质极其发展规律。

这是将写作思维由“个别”到“一般”的转化与运用。

是各种概念、判断、推理、的综合运用,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揭示,是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测、是对方针、政策、的最好诠释,更是意见、精神的最好表白。

所以在应用文写作中除了运用一般的思维方式外,它更适合运用对象思维和模式化思维。

当然一篇好的应用文常常是多种思维方式恰倒好处地运用。

对象思维。

应用文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写作目的是为解决实际需要的问题而写作,对象思维也是一种思维活动方式。

就是写作者围绕对象的形状、性质、规律而进行思维。

对应用文写作而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就是其写作对象,而写作者力求把握写作对象自身的本质极其写作规律,这一思维过程就是对象思维。

这样看对象思维在应用文写作中应该说是思维的一个整体的流动过程,它使写作主体由关注自我必须有意识地转化为对写作客体的关注。

这种成功的转化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可能就是我们在讲应用文的写作要求时常说到的富有“客观性”、“针对性”、“实用性”,文章读起来自然会感到“言之有物”、“令人信服”模式化思维。

在应用文写作中思维的方式常常受文体的制约,约束写作者按着一定的模式去思考,而那种创造性的思维、形象思维的使用是非常局限的。

正如前文所言“模式”是一种内在的尺度约束着写作者的思维活动。

但同时它又不无意义地为写作者提供了比较科学、全面、规范的写作思路,我们可以把它比做带着锁链跳舞。

它起到了师傅领进门的作用,尤其是对初学应用文写作的人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要写一份“函”。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按着这样的思路思考:首先考虑为什么要写这份函?是要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还是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亦或催办有关事宜、函报材料、统计数字和表格等。

以上可以理解为函告的事由,通过这份函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需要或要求?想要得到对方的帮助,希望对方给予支持。

与对方更好地合作,为此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

征询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处理意见,调查、征询某一问题或某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向业务职能部门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将有关信息(如评估、竞赛、检查工作等结果)告知有关单位。

学生如果沿着这样的思维模式思考就能快速、规范地写出“函”这一公文来。

当然任何一种文体的写作都不可能仅仅运用了一种思维模式,我们是想借助这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快速入应用文写作之门。

2.应用文写作的结构模式我们都知道,结构是写作者依据文章主题的需要,对所选择的材料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安排,也可以概括为它是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

从文学写作的角度来说就是“谋篇布局”、就是“言之有序”,那么对于应用文写作而言,结构是什么呢?它是法定的格式,是规范的格式,是惯用的格式,是约定俗成的格式。

写什么样的应用文就要用什么样的格式,什么样的应用文就有什么样的结构。

3.应用文写作的语言模式:(1)应用文写作的句型模式。

叙述句模式:应用文中的叙述句非常简洁而概括性强。

如“×教函[2006]×号”收悉。

这样的叙述句可以说干练、简洁。

说明旬模式:在应用文写作中说明句就要用得明白如话。

例如: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界定。

观点一: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这主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和谐社会部分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观点二: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属性来看,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

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

议论句模式:用来表明作者看法和观点的文句。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原则,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充分认识保持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维护社会稳定。

”(2005年4月17日人民日报评论:《从构建和谐社会看稳定》) (2)应用文写作的词语模式:如在公文写作实践中,有一批使用频率极高、相对稳定、具有一定模式化特征的语言,不同的特定模式化词语适用于不同的语境:从词语的功能特点出发归纳其使用模式。

如开端用语,贵(单位)、你(局)、我(处)、兹有、兹派、收悉。

再如表时间的用语:日前、迅即、须即、应即、届时、如期、如期。

像“草拟、提请、呈请、责成、交办、办理、查阅、执行、原则同意、报批、酌情”等都属于公文审批、批办、办理时的用语。

而“报请、恳请、拟请、烦请、切望、特、妥否,请批示等都属于公文中的期求用语;而“务必、准予、不宜、切勿、力戒、希予等都属于表态类的公文用语。

“为荷、为盼、可否、妥否、当否、此布、此令、特此××、”等都属于公文的结尾用语。

特定的句式:公文写作中有一些具有特殊规律性的句式组合甚至适用于常用的事务性文书中。

目的句:由发文主体直接讲明自己的发文目的。

“为”、“为了”完成时态句:“……了“完成了”、“解决了”、“取得了”、“克服了”、“开展了”、“推动了”等。

祈使句:“必须”、“不得”、“严禁”、“不准”“不得巧立名目.”、“必须搞好……工作”判断句:“……皆属于”、“凡……者”“凡……的”“现将……”结构组成的句式。

如“现将《关于××的通知》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浓缩句式:在公文写作中为了特定表达的需要常常简化语句,高度浓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