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浅谈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浅谈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形势下,与之相适应的素质教育只有努力创新,才能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创新的教育离不开勇于创新的教师,而教学实践是教育创新的土壤。

战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力军。

要创新必须立足实践,加强研究,离开研究的教育必然是盲目的、苍白的。

作为教师,要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教育的服务对象,研究教育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

只有不断地研究探讨,才能获得新知,才能有所创新。

从这个意义上讲,要使教师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承担起培养和提高人才素质,尤其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促进教师从传统经验型向研究创新型转变。

身处素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与陈旧的教育思想理念的碰撞。

在探索教育方法、途径的同时,难免会遇到许多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若要回避,那必然要重蹈应试教育的覆辙,只有面对它,分析研究它,从而摒弃其中陈腐的东西,并在新的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找到有效的教育途径。

这种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创新。

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对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随时进行分析和研究。

具体地说就是:
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乐于为教育事业做出奉献。

2.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乐于接受新的教育信息,能在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教学观的指导下,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3.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针对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并善于把在研究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使教学质量真正得到提高。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广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并善于结合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取他人之长,形成自己的特色。

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学校应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岗位培训。

除了经常组织教师开展“现代教育观摩”,听“现代教育报告”外,还要鼓励教师大力开展本学科的教学研究活动。

提倡:人人有研究课题;人人教学有创新;人人能撰写论文。

只有通过各种积极的教学活动,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有力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从而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组稿编辑:张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