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卒中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脑卒中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脑卒中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失眠原因以及护理对策。

方法收集脑卒中失眠患者142例,调查其失眠原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

结果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改善。

结论脑卒中患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失眠,在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失眠;脑卒中;中医;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1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16-02
脑卒中是以突然昏倒、口眼歪斜、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为主证的常见急性病症。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约有95%的脑卒中患者有失眠以及睡眠结构紊乱等症状,因而睡眠障碍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患者的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其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还将加重脑卒中的发生危险因素[1-2]。

本研究探讨了脑卒中患者的失眠原因以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年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与ct或mri 检查明确诊断为脑卒中;急性发病,意识清楚并且生命体征平稳,
第一次发病或既往有脑卒中病史但没有后遗症者;能独立完成各种问卷和量表;脑卒中前无明显的失眠症状。

其中,男86例,女56例;年龄在44-83岁之间,平均为(62.3±6.8)岁;其中,99例脑梗死,43例脑出血。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采用自制睡眠状况调查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调查患者的睡眠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开始失眠的时间、失眠环境、失眠形式以及影响睡眠的因素等,即患者的情绪及精神状况、环境状况、是否有疼痛、用药因素以及各类躯体疾病等。

1.3疗效评价实施护理干预1月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即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价,明显改善:患者的入眠时间在20min以内,失眠中断时间低于10min/次,睡眠时间在8h/d以上;改善:失眠次数不超过每周2次;无效:失眠次数在3次或3次以上每周。

1.4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p3.
2.2中医特色护理
3.2.2.1耳穴压豆取耳部穴位,主穴取交感、皮质下、内分泌、心、神门,配穴则辨证取穴,2-3穴/次。

常规消毒,并避开破溃、硬结、水疱等皮肤,取穴后进行按压,力度以存在酸麻胀感觉为宜,2-3次/次,1-2min/次,持续3d后换另一侧按压。

3.2.2.2涌泉穴贴敷入睡前以热水泡脚30min左右,晾干后对双足涌泉穴进行按摩,各10min,取6g肉桂粉与适量白醋调和成为糊状,置于敷贴之中并贴于穴位处,然后再按摩10min,1h左右取下,
以免皮肤起疱。

对皮肤疾病以及过敏体质或者局部皮肤存在破损、疥疮者忌用。

3.2.2.3中药沐足取香附、郁金、合欢皮、石菖蒲、丹参、桑枝、川芎、丝瓜络、桂枝、益母草、酸枣仁以及夜交藤适量以水煎煮,取药液于临睡前30-60min浸泡足,并予以足浴按摩,1次/d,0.5h/次,连续2周,可促进足部血运,起活血理气或镇静安神的功效。

浸泡时注意温度在35-40℃左右,以免温度过高造成烫伤或者温度过低无法完全发挥药效[4]。

3.2.2.4穴位按摩对涌泉穴进行擦按,睡前洗足之后采用左手的小鱼际肌部位擦按右足的涌泉穴,并以右手的小鱼际肌擦按左足的涌泉穴,以手贴合足心的皮肤左右来回摩擦各100次,直至足心透热为止。

以指端按恰太溪穴及失眠穴,各3-5min,在睡前1次。

如果早醒以后不寐,可对第2掌骨靠近虎口一侧进行点按,连续7d
即可,可起到安神的功效。

4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5小结
失眠是脑卒中后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病部位、患者的心理因素、用药因素、强制体位、疼痛以及病理生理因素均是发生失眠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于发生脑卒中失眠者,应全面分析其失眠原因及危险因素,制定并实施合理有效的睡眠护理干预措施。

脑卒中患
者的免疫能力较低,如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将严重影响机体的运动以及修复功能的康复[4-5]。

积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不仅可减少相关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医护理具有独特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本研究对脑卒中失眠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施护、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穴位按摩、中药沐足联合常规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黄蔚喆,张慧.脑卒中住院病人失眠的护理干预[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3):248-249.
[2]李莉,张生翠.脑卒中失眠患者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9):313-314.
[3]董慈,王巍,刘丽等.住院脑卒中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河北医药,2012,34(11):1745-1746.
[4]王妙桃.脑卒中患者失眠的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567-1569.
[5]张为民.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失眠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z2):239-2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