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牛学第1章 牛种及其品种

养牛学第1章 牛种及其品种

含脂率5~7%。娟姗牛的牛乳中干物质含量为各种
乳用品种之冠,牛乳色黄,风味佳。
因为其耐热性好,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培育 乳用牛的一个良好亲本。
其它奶用品种还有爱尔夏牛、更赛牛等。
二、肉用牛品种
(一)海福特牛
1、产地
原产于英格兰,属中小型早熟肉牛品种。
2、外貌及品种特征
该牛体躯毛色橙黄或黄红色,头、颈、腹下、 尾帚和肢下部为白色毛。颈短粗多肉,垂皮发达, 体躯呈圆筒状,四肢短粗。
解放后,陆续从国外引进奶牛品种,产奶量
提高较快,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附近及工厂、 矿区、学校等,目前人均牛奶的占有量仅8kg。我 国计划到 2030 年,奶产量达 4250 万吨,使人均占 有量达25kg。
乳牛数量变化表
年度 奶牛及改良牛(万头)产奶量(万吨)
解放初
1965
1 2
43
1978
1985
(二)安格斯牛
1、产地
安格斯牛属于小型肉牛品种,原产于英国。
2、外貌及品种特征
安格斯牛以被毛黑色和无角为其重要的外貌 特征,故亦称无角黑牛。该牛体格低矮,结实, 头小而方,体躯宽而深;四肢短,且两前肢、后 肢间距相当宽。该牛皮肤松软,被毛光泽而均匀。
总产值的60%。美国畜牧业中养牛业也居首位,新 西兰、丹麦占 90% 以上,挪威、瑞典占 80% 。我国 92年为21%,2000年达到30%左右。
第二节 我国养牛业概况
我国养牛业己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国牧区 少数民族早有挤奶习题,并以牛乳及其产品为生。 初期乳牛多为外国传教士带入, 未形成产业。
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养牛业能有效地将大量粗饲料转化为动物蛋
白,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
为农业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 役牛可为农业提供动力,用于耕田、运输等。
五.大力发展养牛业,可以迅速提高
我国畜牧业产值
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畜牧业产值在农业 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其中养牛
业占有相当比重。例如,在德国养牛业占畜牧业
6月龄体重63kg,1岁体重108kg,而在冬春季节 适当补料时,可分别提高至106kg和159kg。 善爬高山、陡坡,具有较强的耕作能力。阉 牛每小时可耕田0.9亩;载重300kg,每日可走30
公里。
用婆罗门牛和黑白花奶公牛杂交效果良好。
我国培育品种:
1、三河牛 原产内蒙古,由西门塔尔等10多个品种杂交 选育而成,红白花色,属乳肉兼用型品种。 2、中国草原红牛 原产内蒙古、河北,由短角牛、本地牛、丹麦 红牛杂交选育而成,深红色,属乳肉兼用型品种。
1、产地
原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
2、外貌及品种特征
毛色以黄色最多,面部、腹下、四肢下部毛 色较浅。属大型役肉兼用品种。公牛以萝卜头角 为多,母牛角细;背腰平直,颈短厚;鬐甲较高, 公牛肩峰隆起8~9cm,前胸较发达。
3、生产性能
成年体重公牛为 980kg,母牛为 478kg。南阳
牛役力好,最大挽力为体重的70%。其产肉性能;
躯宽深。 黑白相间,黑白比例及位置不等,但额部有 白星,尾帚、四肢下部为白色。母牛后躯发达; 乳静脉粗大而多弯曲,乳房特别庞大,发达且结
构良好,一般个体结构匀称,皮下脂肪少,被毛
较细短;
3、生产性能
乳用型 荷斯坦牛 成年公牛体重 成年母牛体重 900~1200 650~750
单位:kg
兼用型 荷斯坦牛 900~1100 550~700
1981
1990
12.1
12.8
1.2
1.4
13.3
14.2
由于国际市场的需要,肉牛业发展也很快, 从饲养头数和饲养水平上都在迅速提高,已达到 平均日增重1.5~2公斤,周岁体重500多公斤,出 栏率近50%,每增重1公斤需饲料3.8公斤。
肉牛的发展倾向于大型,瘦肉多,生长迅速,
饲料报酬高的品种,肉牛业也不断转向专业化,工
48
162
1990
1997
264
442 601
2000
489
827
肉牛方面,真正重视肉牛的发展只是近几年的 事. 1990年我国开始发展“秸杆养牛,过腹还田” 综合开发项目,使畜牧业与农业之间形成一个良好
的生态循环。
至 1995 年,全国推广氨化秸杆2000 多万吨,
青贮7000多万吨,节约饲料粮近2000万吨。
在肉类中 1994 年世界人均占有牛肉 10千克。
发达国家为30-40千克,而我国仅为2.73千克,我 国很多地区养牛主要是为耕田,上市的牛肉多为 由耕牛淘汰的老,弱,病,残牛,味道及营养都 较差 。 但近几年牛肉 消费的增长速度比 其它肉类的增长速
度高2~5倍。
三Hale Waihona Puke 养牛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养牛业不断生产的牛皮、牛骨、牛毛、角、 内脏、血等都是轻工业和医药业的重要原料。 牛皮在制革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犊牛初生重
年产奶量
40~50
6000~8000
35~45
5000~7000
乳用型荷斯坦牛产奶量高,但乳脂率较低,
含脂率约3~3.5%,比兼用型荷斯坦牛低0.2%。
兼用型荷斯坦牛的肉用性能颇好。经肥育的 该型公牛,产肉性能接近西门塔尔牛,500日龄活 重为556kg,屠宰率为63%。荷兰的牛肉几乎全部 来自经肥育的荷斯坦公牛。
3、生产性能
成年牛平均活重公牛为644kg,母牛为365kg。
最大挽力为体重的55%。肉用性能:18月龄平均屠 宰率为57%,净肉率为49%;该牛皮薄骨细,肉质 细致,大理石花纹明显。有抗结核病和抗焦虫病 的特性。但耐寒力较差。
四.晋南牛
1、产地
原产于山西省南部。
2、外貌及品种特征
晋南牛属于我国大型役肉兼用品种。毛色枣 红,鼻镜、蹄壳粉红。公牛额宽、顺风角,颈较 短粗、垂皮发达,肩峰不明显;胸部发达,臀端 较窄;母牛乳房发育较差,乳头小。具有役用牛 体形特征。
国外养牛业,正朝着不增加数量甚至减少数
量,而单产水平增加,使总产量不断提高的方向
发展。目前奶牛平均单产发达国家普遍达到
6000kg以上,比1981年提高了约40%。
世界牛数增长情况
年度 1950 1970 普通牛(亿头) 水牛(亿头) 8.0 11.4 0.89 1.25 合计(亿头) 8.89 12.65
秦川牛体重成年公牛为 656kg,母牛为 414kg。
产肉性能好,在一般饲养水平下,周岁体重
公牛为297kg,母牛为271kg。27月龄时屠宰,平均
屠宰率为63%,净肉率为53%。肉质细,大理石花
纹明显,肉味鲜美,优于国外肉牛品种。 其适应性良好,与国外品种及国内其它品种 杂交中,杂种优势明显。
二.南阳牛
2、外貌及品种特征
毛色为浓淡不等的黄色,鼻镜呈淡褐色。被
毛密而厚,皮厚有弹力。胸部宽深;公牛颈厚隆
起;母牛乳房发育较好。
3、生产性能
成年体重为公牛 466kg,母牛为 365kg。延边
牛适于水田作业,且喜走山路。瞬间最大挽力为
体重的75%。肉用性能:18月龄屠宰的公牛屠宰率
57.7%,平均日增重813g。
肉牛对饲料的转化效率较低,但高档牛肉营
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在国外售价是猪肉的3倍
以上,利润仍很高。
二.为人类提供牛奶和牛肉
牛奶含有120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
乳糖、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和人体营养所必需的
各种氨基酸。
全世界范围内乳类提供的动物性蛋白约占动
物性蛋白总量的 37% ,人均占有量约为 100 千克。 我国仅为8千克。
3、新疆褐牛
原产新疆,由瑞士褐牛和当地牛杂交选育而成,
褐色,属乳肉兼用型品种。
第三节 国外引进黄牛品种
一、 奶用牛品种
(一)荷斯坦牛
1、产地
原产于荷兰,因为其毛色为黑白相间、界限 分明的花片,故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荷兰牛。
荷斯坦牛早在15世纪就以产奶量高闻名于世, 现普及世界各地,是奶牛中数量最多,单产最高
的著名乳用品种。
该品种经各国的风土驯化,培育成各有特点 的荷斯坦牛,并冠以国名,如:日本荷斯坦牛, 美国荷斯坦牛,中国荷斯坦牛等。 由于各国对荷斯坦牛的选育方向不同,又分
为以美国荷斯坦牛为代表的乳用型和以荷兰及欧
洲国家为代表的乳肉兼用型荷斯坦牛。
2、外貌特征
乳用型荷斯坦牛体型高大,四肢较长,外形
清秀;兼用型荷斯坦牛体格较小,四肢较短,体
3、生产性能
成年体重公牛为 850~ 1100kg,母牛为 600~
700kg。该牛增重速度快,生后 200 天,活重达到
311kg。屠宰率一般为 60 ~ 65% ,肉多汁,大理石
纹良好。
海福特牛性成熟较早,6月龄可出现性行为, 15 月龄可初次配种。与各地本地黄牛杂交。杂种 牛的增重性能明显优于土种黄牛。
养牛学
第一章 牛种及其品种
第一节 养牛业的地位
一.牛能利用青粗料,饲料转化率高
牛的瘤胃有无数的细菌和纤毛虫,能起发酵 作用,分解青粗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因 此牛能广泛利用75%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农作物
秸秆、藤蔓和各种野草及其它农副产品,转变为
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奶、肉、等食品。
奶牛的奶料比小,仅为1:1.9 (猪的肉料比为 1:3;鸡的蛋料比为 1:2.5) ,其中又有一半以上是 粗料.肉牛由于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特点,经济 价值也很大.
我国牛存栏数及牛肉产量
年度 存栏量 (万头) 出栏量 (万头) 牛肉产量 (万吨)
1952
1979 1993 1995 2000
5660
7134 11201 12667 13208 1867.7 3031 3587 232.4 409.2 50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