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清服装展示
胡服--流行于开 元,天宝年间。它 的特征是翻领,对 襟,窄袖,锦边。 我们西安韦洞墓, 以及乾县李仙蕙墓 出土的壁画,陶佣 中有大量反映。新 疆吐鲁番阿斯塔那 出土的绢画中也有 穿这类服饰的妇女, 同时出土的还有先 天二年(公元713 年)以及开元二年 (公元714年)的 记帐文字,由此可 推断唐朝确实是流 行胡服的年代。
唐宋元明清服装展示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 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 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 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 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 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 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 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 唐代规定“大带制度”,一带上的 装饰品的质地和数量区别官品登记。比 如一品官以下佩戴刀子和砺石,文物三 品官以上佩玉带,四、五品官佩金带, 六、七品官佩银带。而平民百姓只能佩 铜、铁质的小刀等物件。 唐高祖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服的 颜色,浅咖啡色为五品官服颜色,深绿 色为六品官服颜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 颜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颜色,浅青色 为九品官服颜色,黄色或白色为宫外之 人或庶民的服色。
唐代前、中、后期主要的帔子披搭方式
高宗时期的裙衫帔
武周前后的裙衫帔
初唐至中晚唐,裙衫帔组合的流行变化
大袖衫---《簪花仕女 图》描绘得是贵族妇女在 庭中散步采花,捉蝶时的 情景。图中人物的服饰, 与其它唐人画像不同,如 头戴特大花朵,身穿透明 纱衣等,都是罕见的新奇 装束。对照文献记载,这 种服饰应是中晚唐时期的 样式,并一直流传到五代。 以纱罗做女服的衣料是唐 代服饰中的一个特色,尤 其是不穿内衣,仅以轻纱 蔽体的装束更是创举。
明朝服饰属于汉族传统服 饰体系,在推翻元代蒙古人统 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 明太祖朱元璋根据汉族的传 统,”上承周汉,下取唐宋“, 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明代许 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 首创的。比如“网巾”,有象 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四 平方巾”象征国家太平,还有” 六合一统帽“即“瓜皮帽”, (入清剃发后,为适应新发 型,”瓜皮帽变矮,清式"瓜皮 帽"后来几乎被西方人当作中国 典型的帽子)。服饰发展到明 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 纽扣(多为金属质或玉质子母 扣)作为主要系结物之一,但 仍以系带隐扣为主。但是纽扣 并非始于明代,从宋朝的褙子 胸前部分曾经见到过一颗纽扣 的形式。
宋朝男子服饰分类
冕服:宋朝开始减少 冕服的种类,大典礼 穿非冕服的情形,就 经常出现。 朝服:宋代在颈下加 上特别的装饰谓之 「方心曲领」。 公服:宋代以常服为 公服。
宋朝官服
宋朝皇帝朝服
宋朝女子服饰分类
宋代女装拘谨、保守, 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褙子 的“遮掩”功能加强,一切 的“张狂”刹时都收敛了许 多。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 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 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 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 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 的花边。 女服服饰主要有礼服和 常服。礼服:其服色大致与 唐代相同。常服:均以大袖 上衣,长裙、霞帔为常服。 在宋朝出现的缠足陋俗, 说明当时统治阶级价值观念 的腐朽和妇女地位的低下。
元朝男子服装分类
冕服: 天子衮冕服。 皇太子衮冕服。 公服:行礼时百官所 穿的。 常服:元代上层主要 服装。 元朝留辫束发 元朝并没有完整的冠 服制度。 蒙古人 入主中原后仍保持其 生活习俗,但同时又 受汉族的影响,服饰 日趋华丽。
元朝女子服装分类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 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 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 「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 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 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 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 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 子。 元代妇女服装分贵族和 平民两种衣。贵族多为蒙古 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 材料多为貂鼠皮和羊皮。多 为宽大的袍式,衣袖形似灯 笼,袖口窄小,袖身宽肥。 这种袍式肩部装饰十分华美。 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云 锦、茸类及毛毡织物,颜色 多为红色。
一套完整的盛唐男常服
袒露半臂的仆侍僮奴
初唐与晚唐的缺胯衫,开衩位置不断上升
盛 唐 襕 袍 复 原 图
唐朝女子服饰分类
唐朝女服服饰包括: 大礼服: 袆衣:最隆重的大礼服。 褕翟:皇太子妃最降重的 大礼服。 常礼服: 青衣:皇后礼见皇帝时穿 着的。 朱衣:皇后宴见宾客时穿 着的。 钿钗礼衣花钗礼衣:归嫁 礼服。
清代男子一般服饰
⑴马褂:长袍或长衫配马褂、马甲,腰束 湖色、白色或浅色长腰带,后系手巾,是 清代男子一般通穿的服装.马褂长仅及脐, 左右后开楔,袖口平直(无马蹄袖端), 形式有袖长过手或袖段至腕、对襟、大襟、 琵琶襟诸式. ⑵马甲:马甲即背心、坎肩,也见紧 身.马甲为无袖的紧身式短上衣.有一字 襟、琵琶襟、对襟、大襟和多纽式等几种 款式.除多纽式无领外,其余均有立领. ⑶袍、衫:清初款式尚长,顺治末减短至 膝,不久又加长至脚踝.袍衫在清中后期 流行宽松式,有袖大尺余的. ⑷衬衫:衬衫穿于袍衫之内,衬衫的形状 与长衫相似,也有上面不用二袖,上半截 用棉布,下半截用丝绸,在腰部相逢接而 成的,成为"两截衫".颜色初尚白,后 一度流行玉色、蛋青色、油绿色或白色镶 倭缎、漳绒边的. ⑸短衫短袄:有立领右衽大襟与立领对襟 两式,与裤子相配,外束一条腰裙,是一 般劳工人民的服装式样.南方农民夏穿牛 头短裤,即传统的犊鼻 发展而来.长裤于 裤脚镶一段黑边.北方人穿长裤,用带子 将裤脚在髁骨处扎紧,东夏都如此.冬天 的套裤,上口尖而下口平,不能盖住腿后 上不部及臀部.
贵妇礼服
宋代大袖
宋代襦裙
宋代褙子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 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 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元太祖 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汗国, 灭西夏、金之后,其民族组 成主要以蒙古族为主。元代 由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长 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 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宫中 服制长期延用宋式,直到 1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 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 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 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的 “质孙服”制,汉人称“一 色衣”或“质孙服”。这是 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 点的服制
唐朝男子服饰分类
冕服:祭服,最隆典礼礼服。自天 子至百官均服之。 朝服:为次于冕服的第二等礼服。 通天冠服:天子之最隆重朝服。 远游冠服:为皇太子及亲王的最隆 重之朝服。 具服:亦称朝服。 公服:为次于冕服、朝服的第三等 礼服。 弁服:天子在朔日受朝时服之,皇 太子在朔望视事时服之。 公服:皇太子在五月常朝、元日冬 至受朝时服之。 平巾帻服:戎装的公服。 乌纱帽服:为天子及皇太子视朝、 听讼和宴见宾客的服装,以乌纱做 帽。 黑介帻服:没有公职的士人,在朝 见受诏时穿着。 常服:为使用最多的一种服装。 黄袍:天子开始常穿黄色袍。 品服:以不同服色来分别品官之职 位高低的传统。
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 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 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 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 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 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 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 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 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 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 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 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 接。大唐二百余年的女子 服饰形象,可主要分为襦 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 套服饰。下面借助古籍诗 画。
中晚唐女服- --宽袖对襟 衫,长裙,批 帛穿戴。这是 中晚唐之际的 贵族服饰,一 般多在重要的场 合穿著,如朝 参,礼见以及 出嫁等。穿著 这种礼服,发 上还簪有金翠 花钿,所以又 称“细钗礼衣”
多姿多彩的唐没落了, 取而代之的是宋。政治上 虽然开放民主, "但由于 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 和对外政策的妥协退让 -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 而是简洁质朴。宋代女装 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 静,襦衣、褙子的"遮掩" 功能加强,一切的"张狂" 刹时都收敛了许多。宋时 不论权贵的皇亲国戚,还 是一般的百姓,都爱穿着 直领, 对襟的背子,因 为既舒适得体,捷又显得 典雅大方。
明朝男子服装特点
朱元璋称帝后,为 了恢复汉族的礼仪, 便制定了以周汉、 唐宋为准则的新服 饰制度。
以袍衫为主要服饰, 而官员则以补服为 常服,头戴乌纱帽, 身穿圆领衫。 所谓补服,是指在 袍衫前有一块方形 刺绣图案的官服, 文官图为飞禽,武 官图为猛兽。
明朝女子服装特点
明代的贵妇多是 穿红色大袖的袍 子,一般妇女只 能穿一些浅淡的 颜色。裙子宽大, 样式很多。
清代女子一般服饰
1)马褂:款式有挽袖(袖比手臂长)、舒袖(袖不及手 臂长)两类。衣身长短肥瘦的流行变化与男式马褂差不 多.但女式马褂全身施纹彩,并用花边镶饰. 2)坎肩:又名紧身、搭护、背心、马甲,为无袖短身 的上衣,式样有一字襟、琵琶襟、对襟、大捻襟、人字 襟等数种,多穿在氅衣、衬衣、旗袍的外面。 3)褂襕:为妇女们在春秋天凉时穿于袍衫之外的长坎 肩.这种坎肩系圆领、对襟、直身、无袖、左右及后开 气、两侧开气至腋下,前胸及开气的上端各饰一个如意, 周身加边饰,两腋下个缀有两根长带,身长至膝下. 4)衬衣:清代女式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 袖、无开气、五个纽扣的长衣,袖子形式有舒袖、半宽 袖两类,袖口内再另加饰袖头,是妇女的一般日常便 服. 5)氅衣:与衬衫款式大同小异.不同的是衬衣无开气, 氅衣则左右开气高至腋下,开气的顶端必饰云头;且氅 衣的纹饰也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在领托、 袖口、衣领至腋下相交处及侧摆、下摆都镶滚不同色彩、 不同工艺、不同质料的花边、花、狗牙等.尤以江南地 区,俗以多镶为美. 6)围巾:穿衬衣和氅衣时,在脖颈上系一条宽约二寸、 长约三尺的丝带,丝带从脖子后面向前围绕,右面的一 端搭在前胸,左面的一端掩入衣服捻襟之内.围巾一般 都绣有花纹,花纹与衣服上的花纹配套. 7)裙子:主要是汉族妇女所穿,满族命妇除朝裙外,一 般不穿裙子.至 晚清时期,汉满服装相互交融,汉满妇 女都穿.清代女子穿的裙子有百褶裙、马面裙、 干裙、 鱼鳞裙、凤尾裙、红喜裙、玉裙、月华裙、墨花裙、粗 蓝葛布裙等等 8)云肩:为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物,清代妇女在婚礼服 上也用.清代江南妇女梳低垂的发髻,恐衣服肩部被发 髻油腻沾污,故多在肩部戴云肩. 9)一口钟:又名斗篷,为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满语 叫"呼呼巴",也叫大衣.有长短两式,领有抽口领、 高领和低领三种.男女都穿,官员可穿于补服之外,但 蟒服不许用.行礼时须脱去一口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