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姓名:单位:得分:一、概念(20分)1、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答: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2、流行病学调查:答: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3、医源性感染:答: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4、疫区:答: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5、消毒:答: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二、填空题(20分)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2004 年8月28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于2004 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 2 种,乙类25 种,丙类11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传染病预防工作。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__________ 、_______ 技能_____ 的培训。

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10、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三、简答题(60分)1、甲乙丙传染病包括那些病种答: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2、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采取措施是什么答:(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3、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是什么答: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圭寸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于采取前款所列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出决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4、山东省计划免疫程序中的“七苗”防“九病”分别指什么答:七苗"是指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

九病”是指各疫苗相对应的结核、乙肝、麻疹、脊灰、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流脑和乙脑。

5、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哪些不同答: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医源性感染是医院内感染的一部分,指在医院实施手术、治疗、诊断、预防等技术措施(如静脉内插管、导尿管、注射针剂、输血、吸入疗法、烧伤治疗等过程中),滥用抗生素以及应用免疫制剂等而引起的感染。

引起此类感染常见的微生物有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

6、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答:传染病暴发是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病率显着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称流行。

一、填空题:每小题 2 分1、规范处方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2、处方管理办法适用于与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3、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4、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5、开具西、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 种药品。

6、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7、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签字。

8、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应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9、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10、处方开具当日有效。

特殊情况需延长,应由开方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 3 天。

11、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 日用量,特殊管理药品按国家相关规定。

12、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 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3 日常用量。

13、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 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14、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 日常用量。

15、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一日常用量。

16、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医疗机构使用。

17、药师应当凭医师处方调剂处方药品,非经医师处方不得调剂。

18、药师调剂时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19、药师调剂处方时的“四查”为查处方、查药品、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性。

20、药师调剂处方时的“十对”为对科别、姓名、年龄、药名、剂型、规格、数量、药品性状、用法用量、临床诊断。

21、药师在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22、除麻醉、精神、医疗用毒性药品和儿科处方外,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就诊人员持处方到药品零售企业购药。

23、医疗机构应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

24、医疗机构对出现超常处方 3 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 2 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25、除治疗需要外,医师不得开具麻醉、精神、医疗用毒性和放射性药品处方。

26、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 1 年,医疗用毒性、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为2 年,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 3 年。

27、处方管理办法施行时间为2007 年5 月1 日。

28、处方内容包括:前记、正文、后记三部分。

29、麻醉、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前记还应当包括患者身份证编号,代办人姓名、身份证编号。

30、处方印刷用纸颜色,普通处方为白色,急诊处方为淡黄色,儿科处方为淡绿色,麻醉、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为淡红色,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为白色。

二、判断是非题:(每小题分,请在题后括号内,对的打“2”错的打“为”1、处方不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为2、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

(2 )3、处方标准和处方格式可由医疗机构自行制定。

(X )4、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应填写清晰、完整。

(2 )5、处方书写应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2)6、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

(2 )7、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可以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

(X )8、药品用法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2)9、西药和中成药及中药饮片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

(X )10、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2 )11、处方开具时,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

(2)12、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

(2 )13、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应当经所在执业地点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2 )14、医师在注册的医疗机构签名留样或专用签章备案后,方可开具处方。

(2 )15、执业医师和药师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和调剂资格。

(X)16、医师开处方应使用经药监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

(2 )17、除特殊病情需长期使用麻醉、一类精神药品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访18、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一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V )19、非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X )20、药士可以从事处方调配、审核、发药工作。

(X)21、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V)22、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可以调剂。

(X)23、医师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或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医疗机构取消其处方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