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五、简答题
22.铁工具和牛耕的广泛应用;各国水利工程的修建(如都江堰等);各国的变法调 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如商鞅变法等)。
六、小活动
28.教育观察:孔子;法制园地:韩非;军事天地:孙武;自然与环境:孟子
七、小探究
24.秦国的强大是赵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某些人物会影响 历史的瞬间,但不能改变整个历史的发展方向。
(1)为什么每年都有数万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拜谒炎帝神农?
(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2
21.阅读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 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 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 (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五、简答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于夏朝 (
)
A.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郡县制
2.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
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古代的哪一古代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 .世袭制
C.禅让制
D .郡县制
3.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
①商汤②周文王③齐桓公④晋文公
A.①②
B .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4.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重视教育
B .勤政爱民
C .发展经济
D.增强军事力量
5.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
①陶器 ②铁器 ③石器 ④青铜器

A. 张仲景
B. 李时珍
C.华佗
D. 扁鹊
13. 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所描写 的人物是( )
A.李冰
B .孔子
C.屈原
D.司马迁
14.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1
15.2007 年,山西“黑砖窑事件”经新闻媒体报道后,震惊了全国,惊动了党中央和
A.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 7 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 3 次。同时鲁 国却朝齐 11 次,朝晋 20 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依附于诸侯
D .周王室地位衰落
7.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
A.甲骨文
B .小篆
C.隶书
D .行书
11.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 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 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 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12.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
了一下他的感觉。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的?(
22.归纳一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六、小活动 23.假若时光倒流到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孙武、孟子、孔子四人到某电视台应聘节 目主持人,招聘的栏目有:教育观察、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按照他们的各 自主张,你认为他们分别应当去应聘哪个栏目? 七、小探究 24.战国后期发生了著名的长平之战,最终秦国大败赵国。有人认为赵括是秦国和赵 国胜负的关键。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国务院,中央领导作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你认为应该采用下列哪一家思想处理(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二、读图题
17.仔细欣赏中国古代著名的青铜器,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 2)曾侯乙编钟为什么被海内外专家学者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 3)你认为随州市应该如何抓住机遇,擦亮两张“文化名片”?
三、读图题
17.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青铜立人像
18.(1)A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B 屈原; 代表作《离骚》 C韩非;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国家。
3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2.A3.C4.B5.B6. D7.C8.A9. D10.A11.A12.D13. C14.A15.D
20.( 1)A:大禹; B:李冰( 2)都江堰( 3)依靠人民群众;采用堵和导相结合的方 法( 4)克己奉公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民服务的精神。
21.( 1)商鞅( 2)徙木赏千金(立木赏金)( 3)商鞅变法奖励耕战。( 4)秦国 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最终秦灭六国统一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18.写出以下三个人物的名字以及主要成就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 ,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 ,A 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 , 他治水 13 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 和儿子一起, 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 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 使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 A 和 B 分别指的谁?
四、材料解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炎帝神农诞生地随州市曾都区厉山镇,每年都有数万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谒祖。 1978 年夏出土随州城西擂鼓墩的曾侯乙编钟,被海内外专家学者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随州市抓住机遇 , 擦亮两张“文化名片”。
A.吴国
B .晋国
C.齐国
D.宋国
8.下列人物之间不可能是战场上的对手的是(

A. 晋文公 VS楚庄王 B. 夫差 VS勾践 C. 庞涓 VS孙膑
D. 白起 VS赵括
9.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不包括(

A.改革盛行
B .战争不断
C.王室衰微
D .国家统一
10.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 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 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 应该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