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钛及钛合金的分类

钛及钛合金的分类

钛及钛合金的分类市场供货的钛产品主要有工业纯钛和钛合金两大类:一.工业纯钛:钛属于多晶型金属,在低于882℃为a晶型,原子结构呈密排六方晶格,从882℃至熔点都是B晶型,呈体心立方晶格。

工业纯钛在金相组织上呈现a相,如果退火完全的话,是大小基本相等等轴状单项晶格。

由于存在着杂质,所以工业纯钛中也存在着少量的B相。

基本上是沿着晶界分布。

工业纯钛按GB/T3620.1—2007新标准共有九个牌号,TA1类型的有三个,TA2—TA4每个类型的各有两个,它们的差别就是纯度的不同。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TA1—TA4每个牌号都有一个后缀带ELI的牌号,这个ELI是英文低间隙元素的缩写,也就是高纯度的意思。

由于Fe,C, N, H, O在a—Ti 中是以间隙元素存在的,它们的含量多少对工业纯钛的耐腐蚀性能以及力学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C,N,O固溶于钛中可以使钛的晶格产生很大的畸变,使钛的被强烈的强化和脆化。

这些杂质的存在是生产过程中由生产原料带入的,主要是海绵钛的质量。

要是想生产高纯度的工业纯钛钛锭,就得使用高纯度的海绵钛。

在标准中,带ELI的牌号在这6个元素含量的最高值均低于不带ELI的牌号。

这些标准的修改是参照国际上或者说是西方国家的标准(我们国家的标准正在努力向西方国家靠拢,因为我们国家的很多基础工业还是比他们落后一些,很多老标准都是沿袭前苏联的),特别是在杂质的含量以及室温力学性能上各牌号的指标和国际上,以及西方国家基本上保持一致。

这个新标准主要是参照ISO(国际标准)外科植入物和美国ASTM材料标准(B265, B338, B348, B381, B861, B862, B863这七个标准)。

并且与ISO和美国的ASTM标准相对应,例如TA1对应Gr1, TA2对应Gr2, TA3对应Gr3, TA4对应Gr4。

这样有利于各个行业在选材和应用上明晰各国标准的参照,也有利于在技术和商贸上与国际上的交流。

表1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钛TA4ELI 工业纯钛0.30 0.05 0.050 0.0080 0.25 0.05 0.20TA4 工业纯钛0.50 0.08 0.050 0.0150 0.40 0.10 0.40这个新标准的纯钛表上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GB/T3620.1—1994与GB/T3620.1—2007相对照,原来的TA0变为TA1,原来的TA1变为TA2, 原来的TA2变为TA3,原来的TA3变为TA4,而原来的TA4变为TA28, 二是随着牌号的数字增加,这5个杂质元素的含量也在增加,也就意味着强度增加,塑性逐步下降。

这里还要注意的一点是,Fe,这个元素是作为杂质存在的,而不是作为合金元素特意加入的。

从GB/T3620.1—2007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TA1~TA4杂质元素含量逐步增加,但主要是Fe,和O这两个元素增量明显,C, N, H的增加不是很明显。

工业纯钛有别于化学纯钛,化学纯钛是用于科研机构进行纯金属某些特性的科学研究,而工业纯钛是直接在各行业应用的材料,同时比化学纯钛含有较多的上述5种杂质,工业纯钛的特性就是其强度不高,塑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可以冲压.,焊接,机加工性能也较好,在各种氧化腐蚀的环境里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特性。

所以在板材这个品种里大约70%以上的都是工业纯钛的,主要应用于化工行业的反应釜,压力容器的加工成型。

在这几个纯钛牌号中,应用最广泛的是TA1,,其次是TA2.。

讲到工业纯钛有一点大家必须明确,就是工业纯钛不能用热处理的办法提高强度,如果某一批号的纯钛的力学性能低了,别幻想着怎么处理一下让它合格,那是白费劲。

工业纯钛金相组织TA2 650℃退火 100X二.钛合金钛合金的分类据资料介绍,有多种分类法,比较常见的是以退火后的金相组织形态进行分类:1. 退火后基本组织是a相的,称为a型钛合金。

TA7 100X,是比较典型的a合金组织。

2. 退火后基本组织是a+B,但是以a 相为主的,称为近a型合金这是TA15完全退火后的组织,a含量能占到接近70%左右。

3. 退火后基本相a+B,两个相相近,称为a+B型合金,也可以称为a等轴+B转或者a初生等轴+B转或者a初生等轴+a魏氏+B残余这是TC4完全退火后的典型两相组织照片200X,是a+B各相都接近50%的形态。

这是TC11完全退火后的等轴a与B转各占近50%的金相照片。

TC21 100X a相占35%~45% 也是典型的a+B组织4. 退火后基本上是B相,但还有一定的a相的,称为近B型合金这是TB3 100X的金相组织,a相的含量较少。

5. 退火后基本全是B相的,称为B型合金Ti—40 (Ti—25V—15Cr)阻燃钛合金100X这些照片能给我们对钛及钛合金金相知识不多的人,会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钛及钛合金牌号及退火后金相组织分类类型牌号与国外相近的牌号名义成分晶型金相组织特点工业纯钛TA1 Gr.1 BT1-00 工业纯钛a型a单项组织TA1-ELIGr.1ELI 工业纯钛TA1-1 BT-00CB 工业纯钛TA2 Gr.2 BT1-0 工业纯钛TA2-ELI工业纯钛TA3 Gr.3 工业纯钛TA3-ELI工业纯钛TA4 Gr.4 工业纯钛TA4-ELI工业纯钛a合金TA5 Ti-4Al-0.005B TA6 BT5 Ti-5Al-2.5Sn TA7 Gr.6 BT5-1 Ti-5Al-2.5Sn还有一种(航空界)虽然也是以退火后的金相组织进行分类,但是分的更细,以铝的含量多少进一步分类,主要有:1.工业纯钛2.a型钛合金3.低铝当量近a型钛合金(<5)4.高铝当量近a型钛合金5.低铝当量马氏体a+B型钛合金(<5)6.高铝当量马氏体a+B型钛合金7.近亚稳定B型钛合金8.亚稳定B型钛合金9.稳定B型钛合金这里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把a+B钛合金称为马氏体钛合金,所谓马氏体就是指a+B 钛合金在淬火后的组织特点,而退火后的组织里是没有马氏体的。

在原始的B 相成分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的过饱和固溶体就是钛合金的马氏体,和钢铁中的马氏体有类似的特性。

因为在a+B钛合金中除了我们能看到的a(包括等轴的和片状的)以外,还有不少的B组织,只要B相中稳定B的合金元素超过某临界含量,都能够通过淬火保持到室温而不发生转变,B相淬火冷却时的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低于室温,只要冷却速度足够快,避免冷却过程中自B相中析出a相以及可能发生的共析分解,就能将高温相B保持到室温。

(例如亚稳定B合金和B合金,它们的稳定B相的元素含量都超过临界含量)。

但是,在许多a+B合金中B相中稳定B的合金元素含量低于上述的临界含量,由于B相的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高于室温,淬火冷却时高温相B就会部分或者全部(由B相的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Mf低于还是高于室温而定)。

通过无扩散的马氏体型相变转变成马氏体a′(过饱和a固溶体)。

这个马氏体a′用金相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的,可以在电子显微镜看到,电子显微镜放大2000倍以上是轻易而举的。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钢铁通过淬火而获得的马氏体具有很高的硬度,从HRC35到HEC70都可以,但是钛合金的马氏体却不能大幅度的提高硬把钛及钛合金中的杂质和有意加入的元素最常见的是十七个,它们是a.杂质H, C, N, O,b. Alc.Mo V Co Ni Cr Mn Cu Fe W SiD, Sn, Zr(一)先说杂质C, N, O, H,.1.)H在钛中是以间隙原子存在的,无论是在工业纯钛或者是钛合金中H都是不受欢迎的,不论是铝合金,铜合金,镍基合金,还是钢铁中也都不希望有H 存在,因为都会产生氢脆。

H的含量都是越低越好。

钛及钛合金可以说很害怕H 的,GB/T3620.1-2007新标准一般要求各个牌号H的含量小于0.015%,因为H在a--钛中的固溶度是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急剧下降,例如在320℃时达到0.18%,在120℃时下降到不超过0.003%, 含H的钛在显微组织中会出现自a—Ti中析出的氢化物TiH,这是脆化相,虽然对静力学性能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冲击韧性却有明显和较大的影响,数据急剧下降,而且缺口效应增加了敏感性。

H的含量对冲击韧性的影响纯钛中的氢化物(黑针)含H 0.023%但是在高纯钛粉的制造中,就利用H 的特性,把钛料放入特殊的加热炉中,升温并通入高浓度的氢气,待一定时间后关气,降温,取出已经基本粉化的钛料,再用球磨机磨成细粉,就可以用在钛的粉末冶金上了。

H 还有一个特殊的特性,就是它的可逆性,你在空气中加热钛材,或者经过酸洗,它会吸氢,而你在真空炉中加热一定时间氢可以从钛材中溢出来,用真空退火的办法可以把氢去除一部分,所以当我们某个产品的氢含量超出标准范围时,只要超的不多,就可以安排一次或几次真空退火,就可以合格了。

真空退火的条件是10ˉ3mm 水银柱(10-3帕真空度),温度在700~900℃,时间1~6小时。

2.) C, N, O 这三个元素首先要明确虽然是杂质,却是稳定a 相的主要元素,它们也是呈间隙原子的形式存在于钛中的。

氧元素是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吸收的浓度也升高。

但是却不能像H 那样用真空退火的办法去除,真空退火对O 来说,基本没有降低的作用。

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O 在加热过程中对钛的渗透力。

Ti--679(近a 合金)合金氧的玷污深度-200-100 0 1000 369 121543 21t(?)a K(Kg.M/cm 2) 1— 0.001%H 2— 0.008%H 3— 0.018%H 4— 0.04%H抗氧化涂料,以保护材料不被O的玷污。

(二) Al这个元素在钛合金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元素,除了工业纯钛和TB7,TB11外,几乎没有那个钛合金牌号不含铝的。

在金属元素中它是唯一有效的a稳定元素。

不但比其他稳定a 的合金元素便宜,同时能对钛产生许多好的影响,因为铝能在钛合金中能降低熔点和提高B 转变温度,固溶入钛中能通过固溶强化而提高室温强度并且提高高温强度,所以含铝6%~7%的钛合金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并能提高钛的再结晶温度而改善高温强度和蠕变抗力,铝还能增加材料的抗氧化能力和具有良好的焊接性。

并通过增加氢在a相中的固溶度而降低合金的氢脆敏感度。

由于铝的比重比钛还要小,有利于降低钛合金的比重而提高比强度。

AL既然这么好,能不能多加入一些呢?这里有一个Al的含量最大值一般不能超过7%,为什么呢?Al 量超过后容易在合金中产生有序化的a2.相,这个相会使合金的性能下降,为了控制某一类的合金含铝量,特别提出了铝当量的概念,具体计算公式是Al= Al%+1/3Sn%+1/6Zr%+1/2Ga%+10(O)%≤8%~9%(二)Mo, V, Co, Ni, Cr, Mn, Cu Fe, w, Si这十大元素都是稳定B相的,但它们有些元素在稳定B相同时也能稳定a相,只不过作用相对稳定B相来说弱一些,就稳定B相来说其中作用最强的是Fe, Mn, Gr,密度比Mo, W 小,所以应用广泛,是高强亚稳定B性钛合金的主要添加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