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碘与健康和疾病优秀课件

碘与健康和疾病优秀课件


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 (亚呆小病)
存在于缺碘性地甲肿和地 克病流行区的一种碘缺乏 症,患者以轻度智力落后 为主要表现(智商在69— 50),并拌有轻微神经系 统损伤、体格发育障碍或 激素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 人。这些人缺乏典型地克 病的临床特点,因此很容 易被人忽视,有时被认为 是“正常人”。
怀孕妇女(胎儿)婴儿、 儿童、青少年、成年人
碘缺乏病
●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是由于机体缺碘造成的人类健康一系 列障碍的统称。碘缺乏危害后果严重,病谱 中除众所周知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 汀病外,还增加了妇女流产率、死产、先天 畸形及围产期死亡率,生活在病区的所有人 群均无幸免,包括当地的牲畜。更严重的是 缺碘影响胚胎、婴幼儿、儿童的脑发育,造 成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病区儿童因缺碘减 少约10个智商。
界上大部分地区环境存在碘缺乏。
人体碘缺乏
人体内碘的来源主要为食物和水 。人体 对碘的生理需求量为0.1~0.3 mg/d。正 常情况下,通过日常饮食(天然水、食 物)和呼吸空气即可摄入所需的微量碘。 但一些地区由于受地理条件等因素限制, 使水质、地质中缺碘,农作物含碘量少, 造成饮食中缺碘而摄入量不足;有些地 区由于受地方性水质、地质因素影响, 日常饮食中含有阻碍人体吸收碘的物质, 也会造成人体缺碘。
粘液性水肿
粘液性水肿:粘液性水肿也称真性粘液性水肿,是由甲状腺功能
不全导致甲状腺素缺少,面部出现蜡样水肿。多见于因甲亢甲状腺切
除过多或放疗破坏太多者。常伴有其他内分泌疾病。
皮肤呈非凹陷性水肿,水肿处皮肤苍白或蜡黄色,这是由粘多糖
沉积所致。特点多是全身性浮肿,用指头按压不出现凹陷性改变。有
特征性的面部表现为:表情淡漠、呆板,面及眼睑水肿,鼻宽,唇厚,
心健康,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①
孕妇缺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智
力低下或痴呆:②婴幼儿缺碘会引起发育
迟缓,影响智力发育;③青春期学生及成
年人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呆小症
克汀病发生于甲状腺肿流行的 地区,胚胎期缺乏碘引起的呆小症, 称地方性呆小症。碘是甲状腺合成 甲状腺素所必需的原料。在缺乏食 用碘的地区,很多成人患有缺碘症, 引起甲状腺肿大。小儿胚胎4个月 后,甲状腺已能合成甲状腺素。但 是母亲缺碘,供给胎儿的碘不足, 势必使胎儿期甲状腺素合成不足, 严重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尤其 是大脑的发育。若不及时补充碘, 将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
我国现有智力残疾 人1017万,其中 80%以上是因缺碘 造成,如不采取防 治措施,每年还将 有数量相当可观的
碘与健康和疾病优秀课件
碘缺乏
● 环境碘缺乏 ●人体碘缺乏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有“智力元素”之称。健康成
人体内的碘的总量为30mg (20~50mg),其中70%~80%
存在于甲状腺。
碘对人体的作用
(1) 促进生物氧化 (2)调节蛋白质合成和分解 (3)促进糖和脂肪代谢 (4)调节水盐代谢 (5)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利用 (6)增强酶的活力 (7)促进生长发育
舌大、光滑发红,发音喋喋不清,言语缓慢费力。
1.土壤因素
雨水冲刷是大部分病区土壤缺碘的主要原因。 土壤碘含量也和岩石与土壤性质相关。
2.饮水因素
饮水碘越低碘缺乏发病率越高。
3.膳食因素
人体碘主要来源于食物,60%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品, 海产品主要含量最高
人类所需的碘,主要来自食物,约为一日总摄入量
地方性克汀病(呆小病)
同地甲病一样,主要发生在严重 缺碘地区,它对人的健康危害较 大。由于胚胎期和新生儿严重缺 碘,甲状腺激素缺乏,造成神经 系统,尤其是大脑和其他器官或 组织发育分化不良或缺陷,典型 临床症状与体征是智力低下、聋 哑、生长发育落后,神经系统症 状明显,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 甲肿。
碘缺乏病症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 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 称,常见的碘缺乏病症有四种:
●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病)
●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
●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亚克汀病)
●怀孕妇女(胎儿)婴儿、儿童、青少年、 成年人缺碘症状
地方性甲状腺肿
是由于环境缺碘而引起的 地方病,是IDD的主要表现 之一,其主要特征是甲状 腺增生、肥大,形成恶性 循环,缺碘者的脖子愈来 愈粗,造成粗脖子病。
碘的缺乏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
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妇女在怀孕期间
缺碘,会导致流产、早产、死产、胎儿先
天畸形;儿童在生长过程中一旦缺碘,则
严重影响智力发育,即使轻微的缺碘,也
会成为学习上的低能儿。碘缺乏病是目前
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损害的最主要原因,
同时碘缺乏病直接引发甲状腺肿、克汀病
(聋、哑、呆、小)等,严重危害人们身
奶含碘量相对稍高,其次为肉类,淡水鱼的含碘量低于肉
类。植物含碘量是最低的,特别是水果和蔬菜。
环境碘缺乏
我们把自然环境碘含量低微到 不能满足人体最低需要时称为碘 缺乏。
.
自然环境缺碘实际上是指土壤和水碘不足。 在距今8000-18000年第四纪冰川期,由于 冰河溶解,冰水冲刷,将富碘的成熟土壤大 量冲走。而由岩石形成的新土壤,其碘含量 仅为原成熟土壤的四分之一。这样就造成世
80%-90%,其次为饮水与食盐。食物碘含量的高低取决
于各地区的生物地质化学状况。
海洋生物含碘量很高,如海带、紫菜、海鲜鱼、干贝、
淡菜、海蜇、龙虾等,其中干海带含碘可达240mg/kg;
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山区或不易被海风吹到的地区,土壤和
空气中含碘量较少,这些地区的食物含碘量不高。
陆地食品含碘量以动物性食品高于植物性食品,蛋、
缺碘
怀孕期妇女缺碘不仅严重 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还 会危及胎儿,从而导致流 产、早产、死产、先天畸 形、克汀病、亚克汀病、 单纯性聋哑以及新生儿甲 低。儿童期及青春期缺碘 主要导致地甲病、甲肿、 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成人 缺碘将导致甲肿、甲低、 智力低下。
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世界性疾病,全
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 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 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 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 性甲状腺肿5.66亿,克汀病 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 病人高达3亿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