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九江市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兴建的鑫瑞华庭-1#.2# ,位于江西省瑞昌市范围内,该工程地下0层,地上6层,室内外高150 mm,建筑物高度(室内外地面至主要屋面板的板顶):19.6m.设计标高,场地绝对标高施工中确定m.二.一般说明1.在本说明中凡画" "符号者,为本工程设计所采用.2.计量单位(除注明外): 1)长度: mm; 2)角度: 度; 3)标高: m; 4)强度: N/mm‘Œ2•.3.本工程所注标高均指建筑完成面标高,施工时应扣除粉刷层及其它面层的厚度.4.凡施工图中说明与本图(结构设计总说明)不一致时,一律以施工图中说明为准.5.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图纸不清、与其它专业图纸不一致或工程地质不良(与设计不符)等问题时请及时与我公司联系进行处理。
6.对本说明和结构施工图需作设计变更或修改时,应征得我公司结构工程师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或修改手续,否则不得随意变更或修改.7.本套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部分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制图规则及结构构造详见国家标准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包括修正内容)》11G101-1.三.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___级;3.建筑耐火等级:____级;4.地基基础设计等级:___级;5.建筑桩基设计等级:___级.四.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重新期为50 年):W‘Ž0•=____ KN/m‘Œ2•,地面粗糙度:b类2.2.基本雪压(重新期为50 年):S‘Ž0•=____ KN/m‘Œ2•.3.本工程根据______________ 于____年__月提供的《__________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_____________ 》及《_____》进行基础及地下室设计.施工时如发现工程地质符或不良地基,请及时与我公司联系处理.4.本工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__侵蚀性.抗浮设计水位为____m,防水设计水位为____ m.5.场地土类型为___.五.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的主要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程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3.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13.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1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15.住宅建筑规范六.抗震设计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2.场地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设防烈度:3.剪力墙抗震等级:__级;4. 框架抗震等级:___级七.结构计算程序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结构整体分析.3.使用及施工堆料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取值.4.图中未注明的荷载均参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有关条款执行. 当结构图中特别注明的荷载标准值与"结构设计总说明"不一致时,均以结构施工图中标注值为准.5.地下室顶板室内部分施工活荷载标准值:_____;地下室顶板室外部分绿化(或业主活动场地)活荷载标准值:,地下室顶板室内覆土厚度按九.基础部分1.本工程采用__人工挖孔桩__基础,具体要求另详结施_03-04_______.2.基槽开挖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避免基槽积水.不应扰动土的原状结构,如经扰动,应挖除扰动部分,根据土的压缩性选用级配砂石(或灰土,素砼等)进行换填处理.用级配砂石或灰土换填时压实系数应≥0.973.开挖基坑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定期观测其对周围道路市政设施和建筑物有无不利影响,非自然放坡开挖时,基坑支护应做专门设计.4.4.基础施工前应进行钎探、验槽,如发现土质与地质报告不符合时,须会同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单位共同协商研究处理.5.5.机械挖土时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坑底应保留300mm厚以上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6.6.混凝土基础底板下(除注明外)设____素砼垫层,厚度为100(垫层下为较硬砂土层时)或150(垫层下为淤泥等软弱土层时).7.7.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及时用素土回填,并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0,压实系数≥0.94.十.地下室部分本工程有___层地下室,具体要求另详结施________.十一.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详结施___平面布置.2.沉降观测的标志选用:a). 墙(柱)标志b). 隐蔽式标志墙(柱)标志大样详图1,隐蔽式标志大样详《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附录D.3.3.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以及水准基点的设置,均应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相关要求。
施测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观测结果应由业主及时提供给设计方.十二.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一)混凝土强度等级除施工图另有注明者外,结构各部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详表三:(二)钢材1.本结构施工图中,以"‚"表示HPB300热轧钢筋,其两端均作弯钩,fŽy•=fŽy•'=270N/mmŒ2•;以"ƒ"表示HRB335热轧钢筋,fŽy•=fŽy•'=300N/mmŒ2•;以"…"表示HRB400热轧钢筋,fŽy•=fŽy•'=360N/mmŒ2•(横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Žyv应按表中的数值采用;当用作受剪、受扭、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时,其数值大于360N/mmŒ2•时应取360N/mmŒ2•;)2.结构施工图中,‚6钢筋可采用ƒ6(HRB335 级)钢筋钢材,或采用 6(HRB400 级)钢筋带换.3.抗震设计的各类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楼梯)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要求:(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3)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4.4.结构构件进行钢筋代换时,除满足等强度代换外,还应满足最小配筋率、最大间距、裂缝宽度及挠度等各项控制要求.(本注适用于本工程所有结构构件.)5.5.吊环及受力预埋件的锚筋一律采用HPB300(Q235)热轧钢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预埋铁件均采用Q235B 级钢材.6.6.电弧焊所采用的焊条,其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或《低合金焊条》GB/T5118的规定,具体型号按表四选用:(三)构造要求1.本工程所处的环境类别和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2.a)一类环境:室内正常环境;二a类环境:室内潮湿环境、露天环境和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露天构架等);二b类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b)未采取提高耐久性措施的非预应力构件的结构砼:处于一类环境时要求水胶比≤0.60,氯离子含量≤0.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处于二a类环境时要求水胶比≤0.55,氯离子含量≤0.20%,碱含量≤3.0kg/m‘Œ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处于二b类环境时要求水胶比≤0.50,氯离子含量≤0.15%,碱含量≤3.0kg/m‘Œ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a)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b)设计年限为50年的砼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五.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mm)3.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为LŽa•或抗震锚固长度LŽaE•详国标11G101-1 第53 页.4.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钢筋的连接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a)框架柱、剪力墙暗柱: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b)框架梁: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或焊接接头;c)纵向受拉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
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当钢筋的直径d>22mm时,不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在受拉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d)基础梁及地下室底板纵筋的连接(悬挑梁除外):1).梁、板底筋可在离支座1/3跨长处或跨中附近连接;2).梁、板面筋一般在支座处锚固连接.e)楼面梁、板纵筋的连接(悬挑梁除外):1).梁面筋可在离支座1/3跨长处或跨中附近连接;f)梁、板底筋一般在支座处锚固连接.5.板构造要求:a)双向板(或异形板)的底筋,短向筋放置在底层,长向筋放置在短向筋之上.在楼、屋面板中,当施工图中未注明时,板底钢筋在梁支承处应伸过支承中心线,且≥10d;板底钢筋在剪力墙支承处则应伸到板端头且≥15d(d为板筋直径)。
板面通长筋需搭接时可在跨中搭接.剪力墙处板面钢筋伸入剪力墙内不应少于L‘ŽaE•b)建筑物外墙阳角,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的一般现浇砼板,板角上部钢筋纵横两向必须重叠设置成网格状配置,板配筋图上间距大于100者,均改为100,予以加强,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板短边跨度的1/4.c)所有板配筋图中,未注明的面筋分布钢筋,楼面均采用ƒ6@200,屋面均采用 8@200. d)当板有高差处,高差c≤梁宽b减50mm的1/6且≤30时,该梁支承处板面筋可连续布置,按图2施工;否则板面筋应断开,按图3施工.e)楼板上的孔洞应预留。
当孔洞的最大尺寸≤300时,将板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截断;当孔洞尺寸>300时,应按设计要求附加钢筋或增设小梁,另详大样.f)当无特殊注明时,管道竖井(通风井除外),其板内钢筋仍应按图设置,并按板上开洞规定处理,待管道设备安装完毕后,再用同各楼层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微膨胀砼浇筑;板厚见各平面图标注.g)当板内有预埋管线通过时,应确保管线距板面、板底净距不小于25mm。
并按图4加强. 配有双层钢筋的一般楼板,均应加设支撑钢筋(),…10钢筋制成,每平方米设置一个. i)悬挑板阴阳角的板应配置附加斜向构造钢筋,做法见图6.j)凡在板上砌隔墙时,应在墙下板内底部加设加强筋(图纸中另有要求者除外),当板跨L≤1500mm时:2…14,当板跨1500<L<2500mm时:3…14,当板跨L≥2500mm时:3ƒ16并锚固于两端支座内.6.梁构造要求:a)下列部位梁箍筋的间距应全长加密,若施工图中未满足,则按此要求执行:悬挑梁、弧形梁、梁顶设有立柱(LZ)的梁、水平折梁箍筋全长加密为100mm.梁顶设有立柱(LZ)的梁、水平折梁箍筋全长加密为100mm.c)梁的腹板高度h‘Žw•≥450mm时,凡配筋图未注明者,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均匀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的纵向构造钢筋,其配筋量详表六,做法详图14及国标11G101-1第87页.d)钢筋混凝土悬挑梁主筋的配筋构造在国标11G101-1第89页基础上进行修正,修正内容为:悬挑梁梁面主筋(除第一排2根角筋,并不小于第一排纵筋的1/2外)其余主筋均下弯至受压区锚固具体修正详见图7.e)当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宽度时1/4时,则采取增设梁的水平加腋措施进行处理,详11G101-1第83页.详图5.f)当主次梁相交而在主梁上未注明吊筋或加密箍,应在主梁上设置加密箍每侧不少于3道箍筋;当二梁高度相同(例十字形井字梁)而未注明加密箍,应同时在二梁上设置加密箍每侧不少于3道箍筋.加密箍规格同该梁箍筋规格,间距50mm.g)井字梁(JZL)纵筋通长设置伸入支承边梁或墙、柱内,纵筋不得在长、短向井字梁相交处截断.在梁交叉格点处,除另行说明外,短向梁受力钢筋设置在长向梁受力钢筋下面. h)主次梁相交处,次梁宽度范围内,主梁中箍筋必须设置.i)当施工图中仅绘出梁、柱断面而未注明钢筋的构造处理时,则其主筋构造锚固和搭接均应符合同类型构件在国标11G101-1第57~61、79~80、84、87~90页的要求.7.柱构造要求:框架柱箍筋除按国标11G101-1要求进行加密外,尚应在下列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为100mm:a)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或因设置填充墙、楼梯休息平台等处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4的柱,取全高;b)框支柱取全高;c)错层处框架柱取全高;d)一级及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8.剪力墙及连梁构造要求:a)剪力墙水平钢筋在端部的锚固要求详见国标11G101-1第68、69页.b)剪力墙身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连接详见国标11G101-1第68、70、73页.c)连梁(LL)顶面、底面纵向受力钢筋必须置于墙的竖向钢筋以内,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详见国标11G101-1第74、75、76页.d)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9.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其他要求:a)预埋件的锚筋应放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外排主筋的内侧.b)当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楼板的设计强度时,梁柱(墙)节点处的混凝土应按柱(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单独浇筑,如图8,在混凝土初凝前即浇筑梁板混凝土,并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c)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拆模和浇筑上层混凝土.但所有钢筋混凝土悬挑构件(悬挑梁、板)、弧梁及跨度≥8m的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允许拆除模板及支撑.d)梁板跨度≥4m时,模板按跨度的0.2%起拱;悬臂梁板挑长≥1.8m时,按悬臂长度的0.4%起拱.e)梁、柱、剪力墙箍筋和拉筋弯钩构造严格按照11G101-1第56页要求施工.f)对于外露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女儿墙、挂板、栏板、檐口等构件,当其水平直线长度超过l2m时,应按g)本工程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必须符合有关施工规范的要求,特殊情况应与设计方共同协商解决.施工缝的施工应在混凝土终凝后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干净,结合面必须保持毛面;在新混凝土浇筑之前,结合面应保持洁净、湿润,先刷一度纯水泥浆、在刷符合《JC/T907-2002》标准的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后,立即浇筑混凝土h)施工后浇带(1)本工程楼、屋面如果要设置后浇带,位置详各单体的楼、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未注明做法时按板结构主筋在缝内断开并附加钢筋,具体做法详图9;梁结构主筋在缝中不断开,并在梁两侧面附加ƒ12@200纵向钢筋,附加钢筋锚入两边先浇梁内800mm.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60天后,后浇带采用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等级(0.5MPa)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新、旧砼的结合部位应按施工缝处理,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2)在后浇带闭合前,施工方应采取有效支撑(从底部开始在后浇带梁跨内,梁底模不应拆除,若局部影响施工拆除后,需补设支撑),保证后浇带两侧墙、柱稳定和梁、板施工阶段的安全.十三.标准(通用)图集十四.砌体填充墙及其构造1.室内地坪以下填充墙:采用强度等级为___的______________砌块,___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砌筑.2.室内地坪以上填充墙:外围护填充墙及电梯井道填充墙采用强度等级为___的______________砌块,___强度等级的混合砂浆砌筑;内填充墙采用强度等级为___的________________砌块,___强度等级的混合砂浆砌筑.3.本工程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要求达到B级,墙体厚度详建筑施工图;砌体填充墙应严格按照相应砌体材料的有关施工规定进行施工.4.1)施工图中未注明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GZ),其截面为墙厚×250,内配4…14主筋及 6@200箍筋(在柱顶、柱脚500mm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为100mm).若钢筋不能通长,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应在所设构造柱的上端、下端位置预埋插筋,插筋与构造柱纵筋搭接不少于450mm.2)砌块填充墙先砌至上层板底或梁底约200mm处,待墙体沉实后,墙顶部采用实心砌块斜砌并逐块敲紧砌实,用M5混合砂浆填实,详见图(15).5.钢筋混凝土构造柱(GZ)应先砌墙后浇柱,砌墙时墙与构造柱连接处要砌成马牙槎,详图10.钢筋混凝土墙、柱(含构造柱GZ)与砌体填充墙相连处,应沿墙、柱全高每隔500mm(同时应符合砌块模数要求)设2ƒ6 拉结筋,拉结筋伸入钢筋混凝土墙、柱内250mm,伸入砌体填充墙内长度: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时宜沿墙全长放置;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时应沿墙全长放置.当砌体填充墙实际长度小于上述拉结筋应伸入砌体填充墙内的长度时,则拉结筋伸至该填充墙最远端并留设长度为100的90度弯折段.6.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7.当砌体填充墙墙长大于5m(墙厚≥200)或4m(墙厚<200时,墙顶与梁的钢筋拉结详见图11.填充墙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设置间距≤4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GZ).墙高超过4m(墙厚≥200)或3m(墙厚<200)时,在墙体半高或门窗及设备洞顶处设置与钢筋混凝土墙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水平系梁断面为墙厚×200,内配4ƒ12主筋(主体结构施工时,应在所设水平系梁的两端位置预埋插筋,插筋与水平系梁纵筋搭接不少于450)及 6@200箍筋(在钢筋混凝土墙柱边600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为100)8.砌体填充墙端部自由端,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GZ).9.对于墙厚≤120的填充墙的门框二侧,当门洞宽度大于1200时,设置混凝土构造柱GZ加固.10.卫生间、厨房四周砌体填充墙下,浇筑150高与填充墙等厚的素砼反沿.11.电梯井道采用砌体填充墙处,加设钢筋混凝土圈梁(电梯导轨梁),圈梁断面为墙厚×250,内配4…14主筋(遇钢筋混凝土墙、柱时则锚入400)及 6@200箍筋;梁位置从离底坑1500开始,每隔2500设一档,在机房楼板下500加设一道,与楼层梁重合处不设.在电梯井四个角如果无框架柱和混凝土墙时,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断面为200×200,内配4…14主筋(锚入上下框架梁400)及 6@100/200箍筋;12.屋面女儿墙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女儿墙高≤1.5m时,沿墙长间距不超过__m及墙体转角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GZ),构造柱(GZ)断面为墙厚×250,内配4…14主筋(上下端伸入支撑结构内400)及 6@200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