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1六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2020-2021-1六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八个单元,以儒家经典及其他传统文化经典中的格言草句通读为主,开展经典启蒙教育。

“九州万邦”"“天人合一”两个单元介绍古代辽阔疆域及观察天下的方法,使同学们理解古入的思维方式,并増强民族自豪感;"义战”“"邦交”两个单元,介绍古代战争、外交的原则,引领大家关注当今世界趋势,并做出正确评判;"家与国”“古与今”“需与道”“墨与法”四个单元,介绍中国传统的大国小家观念、古今变化之道及传统思想流派,引导同学们处理好个人与集伂的关系,运用不断发展的观点,正确地分不同思想观点,坚持历史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本学期我们将进行“感悟人文(三)”的学习。

【本册教材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特点,理解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含义,从而体会山岳河海的美好,感受“知”“仁”与自然万物的关系。

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明白了儒家德政思想中以民为本的主要内容,并能结合读书经历和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知道的以民为本的实力,立下服务大众的志向。

2.通过学习,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和背诵经典诗句。

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数学生能通过诵读等活动,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对传统文化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

能够尝试表达自己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了解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并能熟练诵读相关作品。

【本册教材的重、难点】1.通过教师范读、比赛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文,背诵经典篇章,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2.能够结合译文和老师的讲解大概了解古诗文的意思。

3.了解文化名人,并能熟练诵读相关作品。

4.通过搜集资料、诵读经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教育教学的策略】个性化备课本学期紧紧围绕“在深度学习中提升师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主旨,构建体现区域特色的教研课程。

紧紧围绕区打造“生本智慧课堂”为工作重点,根据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我将具体从以下方面开展教学实施:策略一:构建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班级文化。

1.班级板报可以开辟传统文化经典长廊,以礼、孝、忠、诚为主题,向学生讲述感人的传统美德故事和传统文化中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经典代表。

学习园地中可以展示学生的中国结、剪纸、书法、绘画等作品,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2.鼓励学生从家中带来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投放到班级图书角,供学生借阅,增加学生知识储备。

3.每学完一课,鼓励学生将收集的资料贴在班中的展示牌上,这样可以随时回顾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策略二: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

1.巧妙使用背诵卡,可根据背诵的篇目设定等级,学期末发放等级证书。

2.做好平日的过程性评价,运用每节课后的成长袋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策略三:做好“以学定教”工作。

1.督促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为学习课程做好铺垫。

2.在每节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除了搜集资料,设计教学活动外,还要在课前先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调整教案,这点很重要。

策略四:组织特色活动,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启蒙性的特点。

1.围绕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可以组织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班级活动。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

3.鼓励学生在假日里参观文化馆、博物馆,游览文化古迹、文化名胜等,使学生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课时安排】每课1课时,共16课时五、全册教学进度第一单元九州万邦单元分析【教材分析】“九州万邦”并不是从古代典籍中随意拈出的一个词语、一种理念,面是中国文化一贯的精神和传统。

中国文化的整体和谐观不仅体现为先贤的哲学理念,更体现在上古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作为一种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存续着。

这种民族精神应该根植在少年儿童的心中,让它开出更灿烂的花。

本单元精心设计了“地有九州”“协和万邦”两方面的内容。

《地有九州》一课重在认识九州、认识中国的领土。

古代中国天文学上有“九州分野”的概念,古人遂以九州作为地理上中国领土的代名词。

邹衍则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在《禹贡》九州的基础上,邹衍进一步提出了“大九州”之说,在认知中国领土的基础上还发现世界的存在。

《协和万邦》一课讲述了历朝历任执政者的最高政治思想。

尧、舜、禹等古贤王,既重视从地理上守护疆土,也注重利用土地让民众过上安定的生活。

上下和睦,百姓安居乐业是儒家思想的理想社会,强调“和”的重要性。

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

”说的就是人人友爱,家庭和睦,才能万事兴盛。

以家见国,以小见大,道理相同。

本单元的两篇课文是从《吕氏春秋》《史记》等经典中斟酌摘取的名言韵文,根植学生心灵,帮助学生从小认识自己祖国的疆土,树立民族自豪感,树立天下观、整体和谐观。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两篇课文是从《吕氏春秋》《史记》等经典中斟酌摘取的名言韵文,《地有九州》一课重在认识九州、认识中国的领土。

《协和万邦》强调“和”的重要性。

根植学生心灵,帮助学生从小认识自己祖国的疆土,树立民族自豪感,树立天下观、整体和谐观。

【教学重难点】根植学生心灵,帮助学生从小认识自己祖国的疆土,树立民族自豪感,树立天下观、整体和谐观。

【教学构想】个性化备课在教学中,兼顾后进生,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并抓住每一次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指导背诵方法,一点一滴地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成功地巩固所学知识,这样一来,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以后加倍努力学习。

此外,还要经常和后进生谈心,逐步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课时安排】4课时第1课地有九州【教材分析】教材内客解读方面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另一方面教授文章内容,让学生了解古人对中国、对世界的认识。

教此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教师要用积极的评价语言和多样的评价方式进行有效评价,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既要实现熟练记诵的目的,还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鼓励学生自己借助“字词释义”“诗文通译”两个板块扫除学习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一方面掌握了“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学习”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记诵课文内容。

2.借助“诗文通译”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多样的学习活动,分辨《吕氏春秋》中的“九州”与邹衍所说的“九州”之间的关系。

4.联系现在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了解古人对“天下”的认知。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辨《吕氏春秋》中的“九州”与邹衍所说的“九州”,是本课的难点。

2.联系现在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了解古人对“天下”的认知,是本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对古文知之甚少,需要教师的引导。

【学法指导】主要通过图片来展示文本内容,再通过交流讨论来激发学生思考和感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书籍、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大禹的头像。

有谁认识他是谁?2.老师简介大禹。

大禹,姓姒,名文命。

画的父亲名解,是黄帝的后代。

大禹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

3.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4.大禹治水之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

(板书课文题目)二、诵读经典,学习课文1.认识《吕氏春秋·有始》中的“九州”。

(1)自由朗读选自《吕氏春秋·有始》的文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领读,正字正音。

(3)多种形式认读,熟读成诵。

(4)请你借助“宇词释义”“诗文通译”,理解古代中国划分出了哪九州?(5)出示《禹贡九州图》。

找一找九州的位置,圈一圈范围。

(6)说一说“九州”指什么?“九州”就是当时的“中国”。

中国除了有“九州”之称以外,还被古人称作什么?板书:神州、华夏、中华、中国。

(7)出示现在中国地图,进行地域的比较。

2.认识部衍所说的“赤县神州”以及“大九州”。

(1)自由朗读选自《史记·孟子荷卿列传》的文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多种形式认读,熟读成诵。

(3)读一读“诗文通译”,说说邹衍所说的“赤县神州”指什么?“大九州指什么?(4)出示《大九州地图》。

(5)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古时候的《大九州地图》就是我们现在的《世界地图》。

邹衍所说的“大九州”包含着《吕氏春秋》中的“九州”。

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深化学习1.同学们,你的家乡在哪里?对照“九州”的区域,看一下你的家乡在古代属于哪个“州”呢?在地图上找一找,找不到的同学可以跟其他同学讨论一下。

2.用自己的话说说《吕氏春秋》中的“九州”与邹衍所说的“九州”以及“赤县神州”之间的关系。

、3.教师小结。

《吕氏春秋》中的“九州”即“小九州”,是大禹在治水过程中通过实地丈量确定的天下概念。

九州的说法在《尚书》《史记》等古代文献中都有记载,《吕氏春秋》的这段选文把九州与战国时代的列国联系在一起来讲解,显得更清楚了。

战国时期阴阳学家邹衍所说的“赤县神州”则是《吕氏春秋》中所说的“小九州”。

邹衍所说的“九州”是“大九州”,他认为在小九州之外还有大九州的存在中国的“天下”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州而已。

当时人民对于天下的认识还很狭窄,没有意识到所谓的天下只不过是地球的一部分。

邹衍则打破了这种狭窄的认识,放眼到了世界。

二、学习“日积月累”,进一步理解“神州“”的含义1.多种方式朗读。

2.小组讨论,说说对名言的理解。

3.文中提到的“赤县”“神州”指什么?三、课后作业:身体力行背诵课本第10页《我来背九州》的内容。

【板书设计】地有九州地有九州…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②,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③,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⑦,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③,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吕氏春秋·有始》【作业设计】读熟,身体力行背诵。

【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