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四年级下册《植物的扦插和嫁接》教学设计基本信息主题概括性设计内容一、主题内容分析我们知道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以外,还可以用茎和根进行营养繁殖。
大自然中的竹子、枣树分别以地下茎、地下根繁殖后代。
事实上,扦插与嫁接是繁殖果树的主要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实验探究,明确植物的生殖方式。
二、主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繁殖方式。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
(2)能够模仿人工繁殖方式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插扦或压条等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2)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学生对植物的生殖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以及无性生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却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主题活动一: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其应用,并对与植物的生殖有关的实验进行探讨,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并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应用有所认识。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上还不够强,再加上有性生殖的有关知识在小学没有学过,所以要通过查阅资料、访问他人等多种途径,获得植物繁殖方式的信息,了解在繁殖植物时的注意事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体会到不同的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
(4)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3)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及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从探究实验事实中判断、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2)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3)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四、教学重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
2.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
3.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五、教学难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概念。
2.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3.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六、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七、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教师准备1.引导学生在上课的前一周观察几种身边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作记录。
2.准备关于“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和“马钤薯的块茎发芽生根”的幻灯片。
3.收集关于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以及无性生殖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资料。
学生准备:1.在上课前观察几种身边常见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作记录。
2.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实例八、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课下我们搞了一次植物怎样繁殖的调查。
那么植物是怎样进行繁殖的? (请学生回答)(二)汇报调查情况,探索研究。
1.植物的种子繁殖。
(1)教师出示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图,引导学生说说种子是怎样长成新植物的,然后引出种子繁殖的概念。
(2)可让学生举例说明种子繁殖的过程。
(3)让学生说说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外,还有什么其他繁殖方法。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植物利用根、茎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法称为营养繁殖。
2.植物用茎进行繁殖。
(1)教师出示大蒜、水仙花或洋葱等鳞茎,让学生观察鳞片里的芽。
引导学生认识鳞茎里的芽会慢慢长大,长成新的植物。
然后引导学生认识马铃薯、姜等块茎也能从块茎的芽眼里长出新芽来。
(2)请学生看课文中甘蔗繁殖的插图,了解还有一些植物可以将茎埋在地下,使茎上的芽萌发出新的植物。
(3)通过提问:植物的茎还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复习茎的知识,重温茎扦插的具体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认识这种繁殖方式称为茎的扦插。
(4)让学生说说有哪些植物是通过茎扦插来进行繁殖的。
然后教师介绍几种常用茎来进行扦插的植物,如葡萄、石榴、杨柳等。
3.植物用根进行繁殖。
(1)教师出示番薯的块根和已出芽的番薯块根,让学生观察块根上的芽眼和幼芽,引导学生认识一些植物块根上的芽能长成新的植物。
(2)教师提问:冬天一些小草都枯黄了,到了春天又会发出新芽,你知道这些芽是从什么地方发出来的吗?引导学生认识许多杂草在春天会从它的地下根或地下茎上发出新芽,长成新的植物。
(3)让学生讨论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物学原理。
4.调查周围用营养体进行繁殖的植物。
可让学生说说周围有哪些植物是用营养体繁殖的。
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走走,调查校园里哪些植物是用营养体繁殖的。
5.做一个繁殖方式的实验。
指导学生做观察鳞茎繁殖的活动或茎扦插的实验。
教师可将大蒜、洋葱等浸在水里,让学生观察这些鳞茎是怎样发芽、长大的,或者用葡萄枝、柳枝等做茎扦插实验。
6.活动与探究植物的组织培养是一种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由于它的科技含量高,繁殖速度也快,在农林业生产中已获得广泛利用。
请你搜集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资料,做一个小小的剪切报。
7.作业设计:(1)填空()可以用种子繁殖,但通常是用茎繁殖。
()可以用根繁殖;()可以用茎繁殖。
(2)简答你知道植物有哪些繁殖方式?……………………板书设计: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主题活动二:扦插月季一、教材分析:学习月季花的扦插方法。
掌握月季花的扦插方法和技术,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培养审美情趣,体验劳动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本课前学生已收集了一些资料,基本掌握了一些植物的栽培技术,有一定的植物栽培的知识和技术。
但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缺乏实践活动,动手能力差。
缺乏对劳动程序认识,劳动意识不强。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月季花的扦插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月季花的扦插方法和技术,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审美情趣,体验劳动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正确掌握月季花的扦插方法。
五、教学方法六、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1.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月季花的扦插方法。
2.剪刀、花盆、花盆托盘、扦插用的土壤、树枝或其他枝条、筷子、透明塑料袋、多媒体。
3.上课前(2 小时内)指导学生采集适用扦插的月季花枝条,选好基质。
七、教学过程:(一)欣赏激趣1.赏花激趣(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些花的图片,想不想看?(2)课件展示:请欣赏!(各种各样的月季花供学生欣赏,激发学习探究兴趣)知道是什么花吗?(月季花)对,这就是月季花。
漂亮吧!月季花不仅典雅美丽、芬芳诱人,而且月月开,被誉为花中皇后,还能作为药材使用。
想不想自己培育一棵新的月季花?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月季花的繁殖方法很多:播种、扦插、嫁接、压条都可以成活,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繁殖方法就是扦插,这节课,我们就用扦插的方法培育新月季。
【板书:扦插月季】(二)探究实践1.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探究月季花的扦插方法。
课前老师让大家了解月季花的扦插方法,你知道月季花的扦插方法有哪些吗?怎样扦插?指几名生交流【随板书(课件展示):月季的扦插方法:①嫩枝扦插②硬枝插③芽插】现在这个季节适用哪种扦插方法?(嫩枝扦插或生长期扦插)今天我们就用嫩枝扦插的方法扦插月季。
我们一起看段视频。
2.播放视频(示范指导)请仔细看,认真听,用心想:扦插月季花主要应做些什么?怎样做?看了视频,你能说说扦插月季花主要应做些什么?小组讨论指名交流随板书,课件展示:(三)采收枝条(四)插穗处理(五)扦插方法:1.今天,我们就用花盆作为苗床。
你能具体说说怎样选择土壤、怎样采集插条吗?(怎样进行插穗处理、怎样扦插吗?)随板书课件展示总板书:(略)2.师小结:要插好月季,选择适合的土壤、插条都很重要,处理好插穗很关键,请根据视频讲的或自己了解的方法马上动手剪一段插穗,看谁剪得正确!(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动手剪插穗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评价)教师示范学生修正或重新剪。
4.扦插月季(1)强调注意安全,填写实践记录(2)指名展示(师可补充)(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经过一阵忙碌,月季花插好了,你知道插后特别是近期应该怎样管理吗?(师可补充)2.通过扦插月季,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七)展示交流,评价作品1.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小组评选。
选代表汇报展示交流。
说一说评一评2.教师出示过程评价表:3.全班展示,介绍自己的扦插。
互相提出建议。
4.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适时鼓励学生。
(八)拓展与创新同学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这节课的收获,也可以提出自己新的想法。
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究、去利用呢。
板书设计:既要懂得一些生物学知识,又要动手学一些技能。
因此,我们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什么叫嫁接,了解桃树的形态和基本特性,学习平接桃树,了解什么叫扦插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桃树目前只可以在不同品种的桃树之间嫁接,还不能跨物种嫁接。
二、学情分析喜欢花草木是小学四年级孩子的天性,他们对各种植物的变化是非常感兴趣的,愿意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妙。
根据学生的需求及兴趣,让他们了解植物的变化,并通过嫁接的方法繁殖植物有很多好处,学习关于扦插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叫嫁接,了解桃树的形态和基本特性,学习平接桃树,了解什么叫扦插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2.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一项技能。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叫嫁接,了解桃树的形态和基本特性,学习平接桃树,了解什么叫扦插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四、教学方法五、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多媒体教室教学准备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通过嫁接的方法繁殖植物有很多好处,对于桃树就可以嫁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关于扦插的知识,究竟怎样嫁接桃树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
(二)学习与探究现在老师很想听听你们是怎样嫁接桃树的。
你准备如何嫁接呢?小组讨论,交流经验。
(三)实践与体验根据自己的构思,尝试嫁接。
1.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听一听同学的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
针对性地选择嫁接的枝条。
将芽接刀在接穗呀的上方 0.5 厘米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不宜过重伤及木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