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由丙烯酰胺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加聚反应。
2.熟悉聚丙烯酰胺在碱溶液中的水解反应。
二、实验原理
聚丙烯酰胺可在过硫酸铵的引发下由丙烯酰胺合成:
由于反应过程中无新的低分子物质产生,所以高分子的化学组成与起始单体相同,因此这一合成反应属于加聚反应。
随着加聚反应的进行,分子链增长。
当分子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即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纠缠形成网络结构,使溶液的粘度明显增加。
聚丙烯酰胺可以在碱溶液中水解,生成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随着水解反应的进行,有氨放出并产生带负电的链节。
由于带负电的链节相互排斥,使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有较伸直的构象,因而对水的稠化能力增加。
聚丙烯酰胺在钻井和采油中有许多用途。
三、仪器和药品
1.仪器
恒温水浴,沸水浴,烧杯,量筒,搅拌棒,电子天平。
2.药品
丙烯酰胺(化学纯),过硫酸铵(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丙烯酰胺的加聚反应
(1)用台秤称取烧杯和搅拌棒的质量(后面计算用到这一质量)。
然后在烧杯中加入2g 丙烯酰胺和18mL 水,配成10%的丙烯酰胺溶液。
(2)在恒温水浴中,将10%丙烯酰胺加热到60℃,然后加入15 滴10%过硫酸铵溶液,引发丙烯酰胺加聚。
(3)在加聚过程中,慢慢搅拌,注意观察溶液粘度的变化。
(4)半小时后,停止加热,产物为聚丙烯酰胺。
2.聚丙烯酰胺的水解
(1)称量制得的聚丙烯酰胺,计算要补充加多少水,可配成5%聚丙烯酰胺的溶液。
(2)在聚丙烯酰胺中加入所需补加的水,用搅拌棒搅拌,观察高分子的溶解情况。
(3)称取20g 5%聚丙烯酰胺溶液(剩下的留作比较用)加入2mL 10%氢氧化钠,放入沸水浴中,升温至9 0℃以上进行水解。
(4)在水解过程中,慢慢搅拌,观察粘度变化,并检查氨气的放出(用湿的广泛pH试纸)。
(5)半小时后,将烧杯从沸水浴中取出,产物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6)称取产物质量,补加蒸发损失的水量,制得5%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比较水解前后5%溶液的粘度。
(7)将制得的聚丙烯酰胺倒入回收瓶中。
五、数据处理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原始数据表
六.思考题
1.过硫酸铵用量对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有何影响?
答:过硫酸铵用量大,聚合程度高,所得溶液的粘度更大;过硫酸铵用量小,聚合程度低,存在大量丙烯酰胺单体,所得溶液粘度较小。
2.为什么聚丙烯酰胺合成时,要将温度升到60℃?
答:聚丙烯酰胺合成时,温度过高,引发剂的分解速度加快,自由基活性较大,反应容易失去控制;温度过低,反应过慢且难以生成大分子链聚合物。
因此,将温度升到60℃,为反应最适温度,有助于生成大分子链聚合物。
3.试分析影响部分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部分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溶液pH值、溶液浓度,反应时间、搅拌等。
七、实验总结
经过本次“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实验,我熟悉由丙烯酰胺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加聚反应;以及聚丙烯酰胺在碱溶液中的水解反应。
实验中需要细心谨慎,有耐心。
再搅拌时,速度不要太快,以免在水浴中将烧杯碰倒。
动手操作能力是慢慢锻炼出来的,相信在以后的实验中也会不断总结,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