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课件ppt

摄影课件ppt

当然随着现代光学的发展,定焦 镜头已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 需要,于是各相机厂家纷纷研制 开发变焦镜头,变焦镜头就是镜 头的焦距是可变的那种,比如1835被人称为广角变焦,35-70或 28-70被人称为标准变焦,70-210 被人称为望远变焦头等等。
光圈
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光圈用F表示,有f1.0,f1.4,f2.0,f2.8,f4.0,f5.6, f8.0,f11,f16,f22,f32,f44,f64
拍出清晰的照片
(一)半按 “半按”指的是半按快门。 现在的数码相机普遍是“二段式”快门。所谓的“二段 式”,意思是快门按下的过程中是经过两段行程的,轻 轻地按下快门的时候,到了一定程度,你会发现有了一 点点的阻力,得再稍加点力才能接着按下去。 (二)对焦 我们想表现什么就应该把相机的焦点对准什么,这个想 来大家是容易明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很多人失 误。 对焦目标——半按快门——稍转动方向重新构图——轻 轻按下快门到底。 (三)稳定 我们之所以有时把照片拍糊了,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 在拍摄时手不够稳定所导致的。在按动快门时,我们的 手要尽量的稳,不然在比较暗的环境下拍. 1 采用三脚架 2 尽可能采用大光圈(当然是指排除景深的影响之外) 3 提高相机的ISO值(但高ISO值也伴随着高噪点) 4 使用闪光灯
感光度ISO
早在胶片时代我们的摄影生活就默默遵循这一行业标准, 购买胶卷时包装上都会标示ISO 100、ISO 200、ISO400 这样的字样,此处的ISO数值越大,表示胶卷的感光速 度越快,意味着ISO数值高的胶卷,只需要较弱的光线 就能使胶卷生成影像,以便在同样亮度的光线条件下, 可以使用较小的光圈或较高的快门速度,即感光度与所 需的曝光量成反比。举个例子来说,ISO 100的曝光速 度比ISO 50快一倍,因为在相同情况下使用ISO 50时曝 光1/125秒,如果换用ISO 100的胶卷只要1/25百出、种类繁多、结构复 杂、机械精密,新产品层出不穷。但无论各种照相机如何变化,结构如何纷 繁,它们的基本构造是一致的。
1.具备将目标体结成光学影像的成像系统,即镜头; 2.具备由镜头至感光材料之间的曝光通道,即暗箱; 3.具备一个能将各部件承装起来的载体,即机身; 4.具备一个能盛装感光材料的装置,即后背。
(1)镜头部分
用光学玻璃制成的镜头,把进入镜头的光线汇聚起来,在感光 材料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影像。由两片或更多片的光学玻璃组成 的透镜,叫做透镜单元。透镜单元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摄影 镜头。
镜头根据功用不同,可以分为广 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及 微距镜头等。一般来说,镜头的 视角与人眼的视角相仿的被人们 习惯上称为标准镜头,简称“标 头”,比如在135胶片相机上, 50mm的镜头最为接近人眼的视角, 故50mm头常常被人们冠之以“标 头”的称号。同理,如果比人眼 的视角更广的镜头就被称为广角 镜头了,比如35mm广角,24mm广 角,乃至18mm超广角。比人眼的 视角更小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 比如85mm人像镜头,105mm微距, 135mm长焦,180mm长焦,400mm 长焦等。
ISO50~100为低感光度。 在这一段可以获得极为平滑、细腻的照片。只要条
件许可,只要能够把照片拍清楚,就尽量使用低感光度, 比如,只要能够保证景深,宁可开大一级光圈,也不要 把感光度提高一挡。 ISO200~800属于中感光度。
在这一段,需要认真考虑这张照片做什么用,要放 大到什么程度,假如你能够接受噪点,中感光度设定降 低了手持相机拍摄的难度,提高了在低照度条件下拍摄 的安全系数,使成功率提高。 ISO1600~6400是高感光度。
在这一段噪点明显,使用这样的设置,拍摄的题材 内容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影像的质量,毕竟有的时候 拍摄的条件太差,拍到一张质量稍差的照片,总比根本 捕捉不到影像好
合理的曝光
在正确曝光的基础上,才能把你对光的感受表达出来,使你的作品具 有感染力。前者是客观,后者是主观。主观受客观的限制,二者的有机结 合是摄影创作的重要因素。因此,不要单纯考虑对被摄主体的正确曝光问 题,应综合考虑在胶片的再现能力范围内,如何把被摄主体和有关景物的 整体光效特色(特别是明暗比)表现出来,一幅好的作品不仅仅是正确曝 光的结果,而是对曝光进行选择性控制的结果。
1826年,法国人涅普斯将装有镜头的暗箱放在工作室二楼窗 台上,并在暗箱的后而装上一块涂有白沥青的铅锡合金板。 经过8个多小时的曝光后,他将板放置在熏衣草油中,把未硬 化部分的沥青擦掉,板上显现出与被摄影物相似的影像。人 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就这样诞生了。
人眼成像的原理 人眼中的晶状体就如同一个凸透镜,物体AB经过晶体透过节点后,会在 视网膜上形成像ab,当然进入眼中的光线还必须通过瞳孔而到达后主焦 点,而瞳孔则会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调节其开孔大小。 眼睛之所以能看见周围的各种物体,一是必须有光,二是眼球内可以成 像的构造。当我们睁开眼睛,从周围物体发射或反射而来的光,穿过瞳 孔和晶状体,聚集在眼睛后面的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图像。连接 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信息传送到大脑,所以我们就能看到这些物 体。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两眼所见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 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当然就这一点而言,照相机只相当于人的一只 眼,不可能产生立体的感觉了。
但是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的尺寸 远远小于135胶片的尺寸,现在的 数码单反相机如果使用传统135胶 片相机的镜头的话,常常要×1.5, 比如过去的50mm镜头,现在变成 了75mm的镜头了,相反,过去的 小广角35mm的镜头接装在数码单 反机上后反而最为接近人眼的视 角,因此在数码相机上,35mm的 镜头应该算作“标头”。
摄影
英文摄影 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 φω phos(光线)和 γραφι 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η 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 思是“以光线绘图”。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 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 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的一句精 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 的视觉图像。
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 一般用Tc表示。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 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 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 源的色温。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 中,红辐射相对说要多些,通常称为“暖 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集中,蓝辐 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一些 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 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 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 光为56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 12000-18000K。 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 谱所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 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 的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 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 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确定的标准 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相机快门
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是一种让光线在一段时间里照射胶片的装置。一般而言 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
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 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快门速度单位是“秒”。专业135相机的最高快门速度达到1/16000秒。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相邻两级的快门速度的曝光 量相差一倍,我们常说相差一级。如1/60秒比1/125秒的曝光量多一倍,即1/60秒比1/125秒速度慢 一级或称低一级。1/60秒的曝光量是1/125秒曝光量的2倍
吸引你的是什么?
亚当斯:一副好照片就是懂得站在什么地方 远-近 上-下 正常-奇特 全景-局部 早上-中午-下午-晚上
(1)、镜头光圈 (2)、镜头焦距 (3)、拍摄距离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 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 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 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 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 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 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 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能同时被眼看清楚的空 间深度称为眼的成像空间深度,即是景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