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运动心理学练习题

体育运动心理学练习题

体育运动心理学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1.体育的产生是一个长期孕育演变的过程,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和()的过程。

2.1913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在《》一书中论述了体育运动中的美学问题。

3.1925年,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的()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运动心理学诞生了。

4.1926年我国著名体育教育专家马约翰先生撰写的《》一文是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最早的专论。

5.认知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学习、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更多地是依靠“软件”系统的能力,而不是“硬件”的生理功能。

6.本体运动感知觉包括()、()、()、()、()。

7.表象运动技能练习的优点是()、()。

8.表象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9.运动表象包括()、()()和()。

10.体育运动中的动作记忆的特点有()、()()。

11.我国学者许尚侠对动作操作进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2.心理敏捷性涉及以下各因素()、()、()()和()。

13.体育运动中所要求的智力为()、()、()、()()和()。

14.奈德弗对体育中的注意进行研究时将注意力分解为()和()两个纬度。

15.根据奈德弗注意方式理论将注意方式分为()、()()和()。

16.在体育运动中,时常会产生特殊的感受,主要有()()和()。

17.自我效能对行为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和()。

18.体育参与的动力调节系统包括()、()、()()和()的成分。

19.体育参与动力调节系统的功能()、()()和()。

20.体育活动动机产生的条件()和()。

21.对于所有的体育运动参加来说,参加体育运动的需要可概括为()、()、()、()()和()。

22.对所从事的活动的成功和失败的各种原因的解释分析可归纳为()、()、()和()。

23.目标设置可从()、()、()和()四个方面影响练习者的心理。

24.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25.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发动、选择、()和()的功能。

26.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可将运动动机分为()和社会性动机。

27.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可将运动动机分为生物性动机和()。

28. 为了获得刺激、运动愉悦感觉和渲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29. 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30. 根据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参与的心理动因主要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可以将运动动机划分为()和外部动机。

31. 根据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参与的心理动因主要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可以将运动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和()。

32. 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

33. 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运动活动的动机,属于()。

34.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和间接动机。

35.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

36. 指向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机,是()。

37. 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果的动机,是()。

38.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等称为();而将心理需要称为()。

39. 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一行为任务的实际能力的推测与主观评价是()。

40. 影响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和()。

41. 促使学生从没有体育活动动机到形成活动动机的过程是(),而将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的过程是()。

42. 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是()。

43. 学生对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是()。

44. 学生为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而从表面上接受社会、学校的规定、要求,听从体育教师的说教,在体育行为表现上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过程,是体育态度转变的()。

45. 学生逐渐自愿地接受他人的体育观点和群体规范,使自己的体育态度与社会、学校和体育教师的要求逐步接近的过程,是体育态度转变的()。

46. 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他人的体育观点、信念,并把这些新的观点、信念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彻底转变了自己体育态度的过程,是体育47.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引起的,它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起点。

48.成就目标定向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的数量标准,而是个体内心所追求的()。

49.唤醒有三种表现,即()、()和()。

50.一般来说,运动技能越复杂,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相对()。

51.渐进放松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是();第二阶段是();第三阶段是()。

52.渐进放松训练的方法首先是(),然后(),通过对比可更深刻地体验放松一刹那间的肌肉感觉。

53.()是在催眠术的启发之下,于1890由德国生理学家沃格特年提出、由德国精神病家舒尔茨完成,后来又由舒尔茨的学生加以完善,并使之广为流传于各国的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

54.自生训练主要包括六个部分,有()、()、()、()、()、()。

55.模拟训练可分为()模拟和()模拟两大类。

56.几种常用的模拟训练方法包括()、()、()、()、()()。

57.模拟训练是针对()或()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

58.运动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

59.所有的运动技能都包含()过程和()过程,不同运动技能的这两个过程的强弱和方向是不同的。

60.运动技能都包含有以下心理过程:⑴();⑵(),在哪里及何时做;⑶(),并实施行动。

61.运动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向()过渡。

62.根据技能操作中环境背景的稳定性特征将运动技能分为()和()运动技能;根据动作操作过程中的连贯程度可将动作分()、()和();9.当个体学习某项新技能时,练习曲线一般有五种共同趋势:()、()、()、()和()。

63.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有()、()、()、()和()。

64.注意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等方面。

65.常见的4种放松训练方法是:()、()、()和()。

66.体育活动中的预测思维包括对运动客体和对()的预测两种。

67.最佳竞技状态的结构成分()、()和()。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体育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效果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并且能够满足各年龄阶段学生的需要的练习方法是。

()A游戏法 B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 C分解和完整练习法 D讲解法与示范法4.有利于教师因人而异和提出练习的不同教学要求和标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的分组形式是。

()A能力分组 B兴趣分组 C友伴分组 D性别分组5.在体育教学之前为了了解学生对学习新内容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而进行的评价是指。

()A渐进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准备性评价7.贯穿体育学习策略的教学始终的动力系统是。

()A学习兴趣 B学习动机 C学生的智能 D学生的技能8.射击项目是类型的动作技能。

( )A. 开放性技能B. 连续性技能C. 系列性技能D. 不连续性技能9.驾驶赛车是类型的运动技能。

( )A. 是一种决策很少而运动技能成份较多的运动技能B. 是一种有着较多决策和较多运动技能的运动-认知性技能C. 是一种有着较少决策和较少运动技能的运动-认知性技能D. 是一种有着较多决策和较少运动技能的认知技能10.明显需要练习者根据目标个体的动作进行反应应答。

( )A. 闭锁性技能B. 开放性技能C. 不连续性技能D. 连续性技能11.射箭和弹钢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能,但根据环境稳定性来进行分类,它们可归为。

( ) A. 闭锁性技能 B. 开放性技能 C. 不连续性技能 D. 高策略性技能12.运动技能的组成包括。

( )A. 智力过程和心理过程B. 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C. 心理过程和技能实施过程D. 智力过程和技能实施过程13.以下哪一规律不属于技能练习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有。

( )A. 先慢后快B. 一蹶不振C. 高原现象D. 起伏现象14.影响技能迁移的客观因素是。

( )A. 技能间的相似性B. 心理定势C. 认知技能与策略D. 学习的态度15.以下陈述不正确的是。

( )A. 基本运动能力无法迁移B. 技能的分解练习不利于技能间的迁移C. 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后期,不要希望从相似的技能中获取更多的迁移D. 一般而言,运动技能间的迁移很小16.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17.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

()A. 广泛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18.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首先由开始。

()A.乐趣B.直接兴趣C. 有趣D. 物质兴趣19.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是。

()A.中心兴趣B.核心兴趣C.重点兴趣 D.唯一兴趣20.20世纪初期提出了渐进放松训练法。

()A. 雅各布森B. 舒尔兹C. 戴维斯D. 马约翰21.在渐进放松训练中,首先应体验最适宜的。

()A. 暗示B. 回忆C. 感应D. 唤醒水平22.下列哪种训练属于自生训练。

()A. 放松训练B. 系统脱敏训练C. 肢体发暖训练D.生物反馈训练23. 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A.运动动机 B. 体育习惯 C. 运动兴趣 D. 体育态度24.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动力和的作用。

()A. 驱动B. 引诱C. 阻碍D. 定向25. 体育活动的愿望达到一定水平,推动采取学生行动,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

相关主题